兽医药理学重点(12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兽医药理学重点(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药理学重点(12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兽医药理学重点-第 12 页兽医药理学重点:一、总论部分1. 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或病原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2. 药效学:作用,作用机制3. 药动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4. 药物作用的方式局部:D入血前,局部产生作用全身:D入血,分布到作用部位,产生作用直接(原发):洋地黄,心脏,心肌收缩,血压升高,改善血液循环间接(继发):血液循环改善,肾血流量增多,尿量增多5.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机体不同器官,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表现明显的差异,对某一器官,组织作用特别强,而对其他组织作用很弱,甚至对相邻的细胞液不产生影响的现象。选择性高,活性强,针对性强;选择是相对性的,与
2、剂量密切相关(剂量增加,选择性降低)机理:亲和力,受体数量、类型,代谢速率6. 不良反应:与治疗目的无关或对动物产生损害的作用。包括毒,副,变态,继发,后遗。7. 副作用:在常量剂量时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是药物本身固有的作用,可以预知,是药物选择性低,作用广泛产生的。ex.阿托品,麻前给药,抑制腺体分泌(牛羊,防反刍唾液多造成异物性肺炎),减轻对心脏的抑制;同时产生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为副作用。利用副作用,老药新用。8. 继发性反应:畜禽消化道内存在许多有益微生物,各种微生物菌群间维持着平衡的共生状态。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时,对药物敏感的菌株受到抑制,一些不敏感菌株大量
3、繁殖,菌群间的平衡被破坏,导致葡萄球菌性肠炎或白色念珠菌病等。又称菌群失调,二重感染。9. 量效曲线:药物的最大效能和强度是两个不同概念。ex.环戊噻嗪1mg就能引起呋塞米100mg的排钠利尿效应,这样比较时,可以说前者效应强度约为后者的100倍。但是,前者最大排钠利尿效能远不如后者,临床上用噻嗪类无效的病人改用呋塞米后能继续排钠利尿,消退水肿,改善循环。故,药物作用的最大效能比相对强度更重要。10. 治疗指数与安全范围:治疗指数=LD50/ED50;其中,LD50越大,药物毒性越小;ED50越小,药效越好。(均为药物的剂量)故治疗指数越大越好。安全指数=LD1/ED99;一般治疗指数5,才能
4、在临床上用。驱寄生虫药3。11. 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受体特性:饱和性,特异性,可逆性12. 药物作用的非受体机制:a. 改变细胞周围环境的理化性质b. 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c. 影响生理物质转运d. 对酶的影响e. 作用于细胞膜离子通道f. 影响核酸代谢g. 影响免疫机制h. 非特异性作用13. 药物转运,简单扩散影响因素:药物解离度,体液pH。离子陷阱机制:当脂质膜两侧水相pH不同时,药物解离程度不同,当转运达到平衡时,在解离度高的一侧将有较高的药物总浓度,这种现象称为离子陷阱机制。故,酸性药物(水杨酸盐,青霉素)在碱性较高的体液中有较高的药物总浓度;碱性药物(吩噻嗪类,赛拉嗪,红,土霉素)
5、在酸性较强的体液中浓度高。ex.乳腺炎,碱性药物。14. 离子对转运:一些高度解离的化合物,在胃肠道与某些内源性化合物(有机阴离子粘蛋白)结合,形成中性离子对复合物,既有亲水性,又有水溶性,可通过被动扩散穿过脂质膜,这种方式称为离子对转运。15. 胃肠道给药影响因素:a. 固体制剂的释放:b. 胃肠的排空率:排空率影响药物进入小肠的快慢,马排空时间很短,牛则没有排空c. 胃肠内容物的pH值:胃肠液pH影响药物的解离度。一般酸性药物在胃液中多不解离溶液吸收;碱性药物在胃液中解离不易吸收,要在进入小肠后才能吸收。d. 胃肠内容物的充盈度:大量食物可稀释药物,使浓度变得很低,影响吸收。e. 药物的相
6、互作用:金属或矿物质元素可与四环素类,氟奎洛酮类在肠道内发生螯合作用,阻碍药物吸收或使药物失效。f. 首过效应:内服药物从胃肠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在肝药酶和胃肠道上皮酶的联合作用下进行首次代谢,使进入全身循环药量减少的现象。16.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a. 与血浆蛋白结合:只有游离的药物才能通过血管壁,达到靶器官,但大多数药物进入血液与白蛋白(主),球蛋白结合。(动态平衡)ex.保泰松可与双香豆素竞争结合血浆蛋白,将双香豆素置换出来,使游离药物浓度急剧增加,以致可能产生出血不止。b. 组织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其他。17. 代谢(生物转化):第一步:(氧化,还原,水解)产生极性基团,利于
7、药物与某些内源性物质结合进行二步反应。第二布:结合 结果:灭活,活化,生物毒性作用 生物毒性作用:少数药物经第一步转化后,能生成有高度反应性的中间体,使毒性增强,甚至产生“三致“和细胞坏死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毒性作用。变化类型及举例:a. 药理活性消失:苯巴比妥(芳香环羟化)羟基苯巴比妥 (催眠作用消失)氯环嗪(N-氧化)N-氧化氯环嗪 (抗组胺作用消失)b. 代谢活化:偶氮磺胺(偶氮基还原)磺胺 (抗菌作用)去氢考的松(酮还原)去氢皮质醇 (类皮质激素作用)水合氯醛(还原)三氯乙醇 (催眠作用)c. 毒性化:扑热息痛经N-羟化,还原后可与核酸结合引起肝细胞坏死(有些动物肝脏内可以生成葡萄糖
8、醛酸,结合代谢物可消除其毒性,但猫狗的肝脏内不能产生葡萄糖醛酸,故不能对猫狗使用扑热息痛)d. 药理活性改变:异内基异菸肼(抗抑郁)(N脱烷基化)异菸肼(抗结核)可待因(镇咳)(O脱烷基化)吗啡 (镇痛)e. 药理活性不变:18. 药酶的抑制或诱导酶的诱导:有些药物能兴奋肝微粒酶系,促进其合成增加或活性增加。如苯巴比妥,苯妥因,水合氯醛,氨基比林,保泰松,苯海拉明。酶的抑制:有些药能抑制肝微粒酶系,减少其合成或活性减弱。如有机磷杀虫剂,氯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19. 药物的排泄:a. 肾排泄:肾小球滤过:血浆中游离药物及代谢产物,可从肾小球基底膜滤过,滤过的药物量取决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及
9、肾小球的率过滤。肾小管主动分泌:有些药物或代谢物可在近曲小管主动分泌,该过程需能量和非特异性载体,分为主动分泌酸类和碱类的载体,存在竞争抑制现象,即亲和力较高的药物会抑制另一药物的排泄。ex.青霉素G与丙磺舒合用时,丙磺舒可抑制青霉素G的排泄,使其血中浓度升高约1倍,半衰期延长1倍。肾小管被动重吸收:脂溶性大的药物可以简单扩散的方式,从小管液中重吸收入血液。尿液的PH值通过影响药物的解离度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如酸性药物在酸性尿液中重吸收比碱性尿液大。ex.酸化剂:氯化铵,维C, 碱化剂:碳酸氢钠b. 胆汁排泄(肠肝循环):有些药物在肝细胞中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汁,随胆汁达到小肠后被水解,
10、游离药物被重吸收的过程。c. 乳腺排泄:被动扩散方式。由于乳汁的PH较血浆低,故碱性药物(红霉素,TMP)在乳汁中的浓度高于血浆,酸性药物(青霉素,磺胺类药)则相反。离子陷阱d. 其他:汗腺,呼吸,唾液,泪水20. 血药浓度:一般指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只有磺胺类才指全血中的药物浓度,因为磺胺药要分别到红细胞里面。21. 半衰期:体内药物浓度或药量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一次用药后经过5个半衰期后体内药物基本清楚干净;肝肾功能不全者半衰期相对延长。22. 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反应到达全身循环的药物总量。23. 表观分布容积Vd:指体内药物均匀分布时,由血药浓度推算得到的药物占据的体液容积。可反应药物
11、分布到体内各部位的能力和反映药物剂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24. 生物利用度:药物经血管外给药后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百分数。绝对生物利用度F=AUCev/AUCiv100 剂型与静脉给药比值相对生物利用度F=AUCtest/AUCstandard10025. 联合用药及药物的相互作用联合用药:临床上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疾病。目的为提高疗效,消除或减轻毒副作用,减少耐药性。a. 协同作用 A+BA,B 青+链(青破坏细胞壁,主G+,链抑制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主G-,扩大抗菌谱) 磺胺+TMP(磺胺药的化学结构与PABA类似,能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影响了二氢叶酸的合成,而甲氧苄胺嘧啶
12、(TMP)可以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与磺胺药合用,可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因而抗菌作用大幅度提高因而使细菌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b. 相加作用A+B= A+B 四环+磺胺 c. 拮抗作用A+BA,B 青+四环;四环抑制细菌的繁殖使青丧失靶点。 药物的相互作用: 药动学的相互作用a. 吸收物理、化学的相互作用胃肠道蠕动和分泌功能的改变胃肠道微生物群体的改变药物诱导黏膜功能的改变b. 分布血流量对分布的影响:心得安减少心输出量,从而降低肺血流量,降低肝清除率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抗凝血药华法林受保泰松的影响药物转运过程的影响c. 生物转化:酶的诱导:药物使肝微粒体酶的量增加或活性增强。如
13、镇痛药、抗警觉要,镇静药,安定药等。酶的抑制:药物使肝微粒体酶的量减少或活性减弱。如氯霉素,糖皮质激素,恩诺沙星,含氯杀虫剂等。d. 排泄:药物的肾小球滤过:由于从血浆蛋白被置换增加,如保泰松置换磺胺药物的肾小球分泌:竞争性主动转运系统使重吸收增加,如丙磺舒可使青霉素的血浆浓度提高,半衰期延长。药物在近端小管滤过:同时使用下述药物使重吸收减少,排泄增加。利尿药:呋塞米,氢氯噻嗪等。碱化剂:使弱酸性药物排泄加速,如水杨酸,巴比妥类等。酸化剂:使弱碱性药物加速排泄,如苯丙胺,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 药效学的相互作用a. 作用于相同的受体:如毛果芸香碱与阿托品作用于M受体b. 作用于相同的生理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兽医 药理学 重点 1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