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北京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京市西城区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30个小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6个小题;第三部分为答题纸。 2选择题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或用黑色字迹笔填写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笔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120题每小题1分,213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1右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细胞分裂不同 时期呈现不同状态B是产生核糖体、mR
2、NA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C在细胞周期中发生周期性变化,其主要成分是 磷脂和蛋白质 D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 核需要消耗能量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都是在核糖体上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B人体内环境pH变化不影响细胞内酶的催化作用C若要长期保存酶,应将其放在低温环境下 D酶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为氨基酸3红细胞中溶质的总浓度约为2%。蔗糖不能透过红细胞的细胞膜。当红细胞被分别浸入 高渗的蔗糖溶液和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细胞形态发生的变化依次是A涨破、皱缩 B皱缩、皱缩C膨胀、膨胀 D皱缩、涨破4下列生理过程中,能用右图表示的是A神经细胞排出钠离子B垂体细胞分泌生长激素C肾小
3、管细胞分泌钾离子D肝细胞排出葡萄糖分子5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糖类等能源物质中的化学能B植物细胞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光反应固定的太阳能 C温度的突然变化会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 D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是供应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6脊椎动物胚胎发育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竞争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脊椎动物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B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只与一个靶细胞建立连接C神经元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自动死亡 D神
4、经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7骡子是马( 2n=64)和驴(2n=62)交配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骡子通常不育。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骡子体细胞中染色体不能正常的复制和平均分配B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C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有部分染色体丢失 D骡子原始生殖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但无同源染色体8在黑腹果蝇(2n=8)中,缺失一条点状染色体的个体(单体,如图所示)仍可以存活, 而且能够繁殖后代,若两条点状染色体均缺失则不能 存活。若干这样的黑腹果蝇单体相互交配, 其后代为单体的比例为A1 B12C1/3 D2/39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可推测细胞中DNA量的变化。用此方法,在下列
5、时期能检测到培养的皮肤细胞中DNA量加倍的是A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B细胞周期的间期中DNA复制时C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D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的前期10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由于相似的生活方式,整体或部分形态结构向着同一方向改变,这属于趋同进化。在趋同进化过程中A通过相互选择,不同生物的基因库趋于相同B同一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不存在相互选择和影响 C自然选择使不同生物对同一环境产生了相似的适应性 D不同生物将演化为形态结构相似的同一物种11我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自行生产的乙肝疫苗,其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的衣壳蛋白,并非完整病毒,不具备感染性和致病性。注射这种疫苗后,人体能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
6、。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肝疫苗不含有病毒遗传物质因此无致病性B疫苗中病毒的衣壳蛋白属于抗原物质C注射疫苗后人体产生的是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D此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会使人体产生记忆细胞12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B高浓度2,4-D可以抑制双子叶植物类杂草的生长C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的增多主要是由赤霉素调节的 D温室种植的番茄开花后喷洒乙烯可促进果实的形成13以下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C兴奋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D神经递质经主动转运穿过突触
7、前膜进入突触间隙14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B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C种群是物种的繁殖单位和生物进化的单位 D种群密度和数量动态是种群特有的特征15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B不同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是相同的 C群落演替直到达到顶级群落才会终止 D群落演替过程中其优势种逐渐发生改变1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B传代培养时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细胞 C癌细胞在培养瓶中不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D动物细胞培养一般需要使用CO2培养箱17以下关于
8、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酿酒过程中密封的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 B酿制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相同 C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 D制作泡菜时,乳酸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和CO218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获得“烟草一菠菜”一种新型的烟草品种。下图为培育杂 种植株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操作不是必须的是 A在融合之前除去两种细胞的细胞壁 B原生质体先进行脱分化处理再融合 C原生质体融合后筛选杂种细胞继续培养 D诱导杂种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成植株19某小鼠生活过程中被多种病原体感染过,科学家以该小鼠为实验材料,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获得了抗某
9、种病原体的高纯度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被多种病原体感染过的小鼠体内会产生多种效应B细胞B经细胞融合后形成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可分泌多种特异性抗体C用“抗原抗体检测法”可筛选出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使用了细胞培养和细胞融合技术20有些人工林面积大,构成的树种单一,树木年龄和高度比较接近,树冠密集,这种森林被称为“绿色沙漠”。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或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B密集的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林下缺乏灌木层和地表植被,群落结构简单C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短,生态系统的稳态容易维持 D生物多样性水平低,缺少天敌对虫害的控制,
10、易爆发虫害21下列有关蓝藻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周围分布着大量核糖体,通过RNA传递遗传信息合成多肽B细胞中无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不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C DNA分子裸露不形成染色体,但基因的传递遵循孟德尔定律 D蓝藻细胞的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分别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完成22切开的苹果不马上食用,果肉很快变成棕褐色,这是因为细胞被破坏后,其中的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接触,使其被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完整的苹果中不会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A酚氧化酶只能在细胞外催化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B小分子的酚类物质可自由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生物膜C细胞有生物膜系统存在,使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不接触
11、 D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结构协调统一完成生理活动23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氨基酸,以追踪抗体合成与分泌的途径,则在效应B细胞内出现放射性标记的结构及顺序是A核膜、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B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C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24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h)控制的遗传病。下图中两个家系都有血友病患者,2和III3婚后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是XXY非血友病的儿子(一2),家系中的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均正常。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2性染色体异常是因为2在形成配子过程中XY没有分开B此家族中,III-3的基因型是XHXh,一l的基因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西城区 高三上 学期 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