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班固专题练.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班固专题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班固专题练.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班固专题练班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永平初,东平王苍以至戚为骠骑将军辅政,开东阁,延英雄。时固始弱冠,奏记说苍,荐桓梁、晋冯诸人,苍纳之。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具言固著述意。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成世祖本纪,迁为郎。固又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奏之。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固以为汉绍尧运,以建帝业,至于六世,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编于百王
2、之末,厕于秦、项之列。太初以后,阙而不录,故探撰前记,缀集所闻,以为汉书。固自永平中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当世甚重其书学者莫不讽诵焉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修呼韩邪故事,朝见天子,请大使。宪上遣固行中郎将事,将数百骑与虏使俱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闻虏中乱,引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诏以谴责兢,抵主者吏罪。论曰:司马迁、班固父子,其言史官载籍之
3、作,大义粲然著矣。议者咸称二子有良史之才。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若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彪、固讥迁,以为是非颇谬于圣人。然其论议常排死节,否正直,而不叙杀身成仁之为美,则轻仁义,贱守节愈矣。固伤迁博物洽闻,不能以智免极刑;然亦身陷大戮,智及之而不能守之。呜呼,古人所以致论于目睫也!(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注】抑抗:缩小与夸张。亹亹(wi):勤勉不倦的样子。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文化常识看,句中的“永平”“建初”等年号表示时间,所以“固自永平中”与“至建初中”后都应该断开。B从句意看
4、,“潜精积思二十余年”是“诏”的具体内容,“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余年”是一个表意完整的句子。C.从语法角度分析,“重”形容词用作动词,作“当世”的谓语,与“其书”构成动宾结构,“其书”后要断开。D.从句间关系看,“重其书”是“当世”“莫不讽诵焉”的原因,所以“莫不讽诵焉”前应断开。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后泛指二十岁左右的男子。B.尧是传说中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史记记载其为“五帝”之一,是儒家推崇的圣明君主。C.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D.宾客
5、是指投靠依附王侯贵族并为其效命的门客。文中的“宾客”指窦氏的族人。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班固聪颖多才,年轻有为。他九岁时就能诵诗作文,长大后博览群书,师承多人;二十岁时就向刘苍荐才并被接纳。B.班固经历磨难,立志修史。他被人举报私修官史而遭遇了牢狱之灾;在班超澄清冤情后,被皇上召到校书部继续著书。C.班固潜心编著,享誉当时。他追述帝王的功德,私下里撰写他们的本纪,人们称赞他与司马迁都具有优秀史官的才能。D.班固治家无方,牵连被害。班固疏于管教家中之人,因其奴仆醉酒冒犯种兢而被其怀恨在心,后来遭到种兢挟私报复,被害致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6、汉语。(8分)(1)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具言固著述意。译文: (2)会南匈奴掩破北庭,闻虏中乱,引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译文: 5.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汉书的优点和不足。(3分) 1.C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A项,“受诏”的主语是“固”,“永平中”作时间状语,故应在“固自永平中始受诏”后断开;“建初中”是“乃成”的时间,意义相连不可断开,故应在“至建初中乃成”后断开。B项,“潜精积思二十余年”是写班固潜心研究二十余年,不是“诏”的内容,其主语是“固”,“受诏”的主语也是“固”,故“始受诏”“潜精积思二十余年”二者之间应断开,且“始
7、受诏潜精积思二十余年”不是一个语意完整的句子。D项,“莫不讽诵焉”的主语是“学者”,而非“当世”,故应在“学者莫不讽诵焉”前断开。2.D本题考查考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原文中“及窦氏宾客皆逮考”中的“宾客”指窦氏的门客,并非窦氏的族人。3.C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他追述帝王的功德,私下里撰写他们的本纪”说法错误,因为原文中“史臣乃追述功德,私作本纪”的意思是“史臣便追忆叙述他们的功德,私自撰写本纪”。追述帝王的功德,私下里撰写他们的本纪的不是班固,而是史官。4.(1)班固的弟弟班超担心班固被郡吏审核拷问,自己不能申辩清楚,便赶赴朝廷上书,详细说明班固编
8、著的意图。(关键词“为所”“自明”“诣阙”各1分,句子大意1分)(2)正赶上南匈奴趁北匈奴不备攻破北匈奴的所在地,班固听说他们发生内乱,便带兵返回。等到窦宪败亡,班固首先受到牵连被免官。(关键词“掩破”“引”“坐”各1分,句子大意1分)5.优点:补录缺失,对前代历史进行了详尽记录;极有文采,叙事详细又能注重体例。不足:评价标准失当,看轻仁义和气节。(3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从原文中“太初以后,阙而不录,故探撰前记,缀集所闻”等,可概括出汉书补录缺失,对前代历史进行了详尽记录;从原文中“固文赡而事详。若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等,可概括出汉
9、书极有文采,叙事详尽又能注重体例;从原文中“然其论议常排死节,否正直,而不叙杀身成仁之为美,则轻仁义,贱守节愈矣”,可概括出汉书评价标准失当,看轻仁义和气节。【参考译文】班固字孟坚。九岁时,能写文章,诵诗赋,长大后,便博览并通晓古籍。他所掌握的学问不是向固定的老师学来的,不拘泥于篇章字句的解释,指出文章大意就行了。永平初年,东平王刘苍凭借皇上至亲的身份担任骠骑将军一职辅佐朝政,打开东阁,招请英雄。当时班固才二十岁,写了陈述意见的文书劝说刘苍,推荐了桓梁、晋冯等人,刘苍采纳了他的建议。父亲班彪去世后,班固回到故乡。班固认为班彪所续写的前代历史不详细,就专心钻研,想完成班彪的事业。不久有人给显宗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新高考语文押题 高中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考语文新题型 语文模拟试卷 高考作文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