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管理-允许失败.docx





《好的管理-允许失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的管理-允许失败.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好的管理,允许失败好的管理,允许失败 马畅 很多人粗浅地认为,灰度就是谁也不得罪、世故圆滑。实际上,这是对灰度庸俗化的理解,并非其真正内涵。华为前全球招聘负责人冉涛在采访中说:“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也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而是一种中间状态构成了这世间的美,这个中间状态,就被称为灰度。而灰度的本质在于,关注人性、把握人性。” 灰度反对非黑即白的二分法,这正好对应了人性中的善恶并存。人是社会性动物,企业的构建和管理同样基于人。人向往超越自我、幸福和自由; 企業也希望能与员工实现双赢、共创价值。而灰度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正是作用于促使企业与个人共同实现各自的成功。 一、鼓励员工成长,也允许失败
2、 事实上,灰度并不深奥,它更像是一种不左不右的处世方式、管理方式。然而,让灰度落地,很困难。作为管理者,想要把企业管理好,该如何运用灰度,把握人性? 1.让员工幸福成长 冉涛说:“管理者对人性的深刻认知,是管理的基石。”究竟什么是人性?比如,员工进入一家公司,自然想要有更好的发展,都希望得名得利、升职加薪、快速成长,在物质和精神上均得到满足和提升,这就是人性。如果只让一个人奉献却不让他获取,这便是违背了人性。因此,管理者要能察觉人性的复杂特点,并基于此,在公司里建立起机制,让干得好的员工名利双收。 这个机制,必须能引导员工走向成功,给到员工想要的名和利,并让员工得到自我成长,收获幸福,这才是人
3、性的管理机制。员工能有所成长,企业自然也有所发展。企业只有不断弥补、完善、良性循环切合人性的机制,管理才能走上正向发展; 同时,越来越多的员工会被培养为出色的人、伟大的人,成为推动组织前进的引擎。 但企业的发展是会“忽左忽右”的,所以管理者也要不断完善机制,驾好马车,不偏离方向,让企业始终向前迈进。在冉涛看来,机制是基于人性建立的,因此做好管理就要把握好人性,而想要做到这点,核心在于寻求平衡。灰度看似是大家都好,但实际却不是,真正的灰度,是要坚持好的,摒弃不好的,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冉涛说:“在向正确的道路行进时,管理者要团结大多数人,看到组织左偏了就往右拉、右偏了就向左拉。但是管理者
4、不能为了袒护左边的人,打击右边的人,也不能为了右边的人,打击左边的人。要有正确的目标,否则就有可能成为一个老好人,或是结党营私。” 2.容忍失败和不完美 经营企业,就像是经营人生,是一个包容失败的过程。每一个企业都想要打造一支好部队,但是没有人会把一支完美的铁军送上门来,所以,管理者需要自己去努力带动和栽培自己的团队。而在打造团队的过程中,管理者最需要做的就是:容忍失败、容忍不完美。团队从不完美,逐渐变得完美,必定要穿过一条艰苦漫长的荆棘路。这个过程,只能坚持,不能急躁。 二、管理好目标,分配好利益 对企业来说,灰度用人,还是离不开绩效管理和分钱。 1.绩效管理要科学且有价值 建立科学的绩效管
5、理,既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也能让员工更好地完成业务目标,推动企业发展。很多企业的管理者,80%的时间用在管理80%的人上,付出了大量时间和心血,却成效甚微。冉涛说:“如果管理者能反过来,用80%的时间管好两端占20%的人,中间部分的人自然会懂得要向前跑。”他还总结了做好绩效管理的三项原则: 第一,科学的目标。一方面,制定绩效目标一定要科学,科学的绩效目标也一定要有科学的方法做保证,同时要跟战略挂钩,否则,绩效管理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在牢牢抓住科学目标的基础上,允许绩效评价的迭代与优化。企业不应该追求数字的完美,而要力求通过评价找到真正能创造价值的人。 第二,公正的过程。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
6、,如果存在不公正的评价,掺杂了过多的私情,那么员工就会把重心放在钻营人际关系、拍上司马屁上。因此,管理者在构建公正的绩效评价过程时,要摆脱个人喜好,以结果为导向。这也是一种管理者克制自身人性之恶,培养人性之善的表现。 第三,管理者花费了大量时间去做目标管理,去做公正的过程,但如果评价出来的结果没有得到刚性应用,那么绩效管理仍然是没有意义的。刚性应用,就是要和员工的刚性需求挂钩。员工在企业中,最关心的就是自己能否升职加薪,如果绩效没能和这些事挂钩,大家便不会重视绩效管理,因为这没有尊重人性的特点。 2.让付出多的人获得更多利益 在冉涛眼里,利益分配的核心在于让干得好的人多拿,干得不好的人少拿或不
7、拿; 这个核心就是一个度,管理者只要把握好这个度,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他认为,想要做好利益分配需要做到两点: 第一,导向清晰。利益分配的结果永远也不可能让每个人心服口服,但是因此想要糊弄员工也是不行的,管理者分配利益的目的,应该是让该拿的人拿到钱、不该拿的人拿不到钱,而不是让每个人都满意。 第二,容忍不满,但必须有底线。对于干得非常不好的人,一定要让他拿不到钱,严重情况还要将其辞退。这时宁可与他劳动仲裁,也不能发给他几万块钱,打发走便算了,因为这涉及组织导向的问题,随意处理会导致不良的风气。 在华为灰度管理法一书中,冉涛写道: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管住了人性的恶,而不是回避人性的贪婪、恐惧,要用
8、制度建立起坚固的堤坝,把每个人都变成善的人。这里看上去又变成了非黑即白,而冉涛指出,实际上,黑或白也是你在平衡时所体现出来的“灰”。 这与任正非所说的道理相似:黑和白永远都是固定的标准,什么时候深灰一点,什么时候浅灰一点,管理者要掌握这种灰度。给每个人都发一样的钱,是不现实的,这种熬大锅饭吃最终会导致优秀人才大量流失,而混日子的员工整日在公司里养老。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员工,需要对目标有合理的管理,假如今年想要多拿钱,那么就要规划好,自己要在今年达到怎样的目标; 而管理者让付出得多、做得好的员工今年多拿钱,其他员工就都会想在明年做得更好一点。 对此,冉涛总结说:“总之,管理者永远要建立起
9、一个企业成长分享的机制,通过对人性的洞察与管理,识别出谁能与你一起坐江山,谁又能与你一起打江山; 让做出成绩的员工,得到相应大小的收获。”无论时代再如何进步,管理最底层的逻辑还是关注人性、把握人性。一个关注人性到极致的企业,必定会是一个伟大的企业。 所以,仅仅是企业自身成功,并不是真正的成功,员工与企业双赢,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成功。企业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帮助员工实现目标、获得幸福。在这个过程中,员工作为个人,既要与企业相辅相成,也要对自身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三、每个人都能把控自己的幸福 灰度本就有着对人性的深刻觉察和高度关注,个人在企业中,想要锻炼自我、积累财富、提升幸福,也需要保持对人性的正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 允许 失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