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 人教版(2019) 必修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2章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 人教版(2019) 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 人教版(2019) 必修2.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中生物(2019)必修2第2章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确立的依据:(一)课程标准要求概念3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大概念)3.2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重要概念)3.2.4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次位概念)(二)课程标准解读次位概念“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中的行为动词“概述”属于理解水平,具体要求是“把握内在的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其中要引导学生在分析基因和染色体平行关系的基础上做出推论,进而引导学生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观察摩尔根实
2、验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等环节为次位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提供证据,最终为形成重要概念进而上升为大概念奠定基础。(三)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的核心内容是: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利用果蝇做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二者分别从逻辑思维和实验证据两个方面把基因定位在了染色体上,将孟德尔定律进行了更为详细准确的解读。有利于学生对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深入理解,同时又为学习伴性遗传奠定了基础。教学重点:(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和实验证据;(2)对孟德尔遗传规律作出现代解释
3、。教学难点:对果蝇杂交实验结果的解释和验证。上述内容较为枯燥艰涩,尤其是摩尔根的实验课本介绍并不清楚,关键实验一略而过,需要教师吃透教材,研究相关资料,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优化组合,帮学生理清实验思路和方法,让他们体验到科学研究的不易和收获的乐趣,掌握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提升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四)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分析,学生对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画遗传图解、假说演绎法和减数分裂已经掌握,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基础。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分析,由于本节内容较为枯燥,而且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可能在开始进行思维探究的时候学生会出现思维发散的现象,对问题的思考不够聚焦,因此要对学生可
4、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充分的预设,做好知识铺垫,降低理解难度,保证教学效果的顺利达成。二、学习目标:1.联系孟德尔遗传实验和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过程分析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关系,认同萨顿假说;2.基于基因和染色体的相关事实,阐明基因的位置,体会假说演绎法;3.通过减数分裂图解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三、评价设计:1.目标1评价:通过学生填写图表的情况以及能否顺利观察图表作出推断评价学生对遗传定律和减数分裂的掌握情况和思维能力。2.目标2评价:(1)通过学生能否在观察摩尔根果蝇实验现象后能够顺利地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进行评价;(2)通过学生能否正确书写不同假设下亲本的的基因型进行评价;(3)通过学生能
5、否正确地书写不同经典实验的遗传图解进行演绎推理进行评价;(4)通过学生完成达标检测1的情况进行评价。3.目标3评价:(1)通过学生对课后巩固1“将基因用小横线的形式标注在染色体相应的位置”的解答情况进行评价;(2)通过学生完成达标检测2的情况进行评价。四、教学媒介:PPT多媒体演示投影仪微课视频五、教学过程:导入,激趣,点题师: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水果放置时间长了或者你吃剩了一半的苹果放置较长的时间,就会有一群小伙伴飞过来和你共同分享它,你认识它们吗?对,就是果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屏显】果蝇这就是果蝇,果蝇个体虽小,但它是遗传学发展的大功臣,那么它到底有什么丰功伟绩呢?让我
6、们先把目光回到18世纪。【屏显】孟德尔遗传因子传递图解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分离图解师:19世纪中叶遗传学之父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定律,揭示了遗传因子也就是基因的传递规律;19世纪末,科学家又发现染色体在遗传的过程中表现出连续性和稳定性。这就引发了大家的追问,神秘的基因到底在哪里?基因跟染色体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探究一下基因在哪里?板书课题:基因在?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屏显】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根据经验回答:果蝇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经验入手,拉近学生与知识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目标1:萨顿假说【学生活动1】师:在学习新内容之前,老师先考考大家前面知识的掌握情况,
7、请同学们快速完成学案上的【学生活动1】,填写表格,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师:这个表格是不是很简单呀,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屏显】已经填写完整的表格: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个填写完整的表格,你有什么发现?师:生物学上将染色体与基因行为相似的现象称为“平行关系”。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你来推测一下,基因与染色体之间可能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师:实际上同学们的推断跟科学家的推断是一样的,看来大家都有做科学家的潜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科学家的研究。师讲解同时屏显:1903年,美国遗传学萨顿在以蝗虫细胞为实验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过程中,发现基因的分离与染色体的分离存在平行关系,据此他提出了“基因在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考生物资料 高中生物专题 新教材生物资料 高中生物课件 高中生物学案 新人教版生物资料 高中生物精品 高中生物试卷 高考生物解题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