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课件)--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课件)--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课件)--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唐三彩文官俑,“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唐朝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欣喜之际写的一首诗登科后,描述了他登科后骑着马在京城游街时那种志得意满的情景。,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目 录,Contents,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1.背景:汉末社会动荡,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 2.内容 (1)选官方式: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2)选官内容: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九品中正制,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
2、的“九品中正制”将举官察吏的标准定在品行情操上,而衡量其高下的唯一尺度是儒学的仁义忠孝。于是,“家训”“家诫”的家学教育便适时而兴盛起来。它们在私学教育的家族化、社会化方面将道德品质的修养贯穿于文化教育之中,不知不觉地对社会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 摘编自吴竞论魏晋九品中正制与私学的关系等,材料一 由于九品中正制使荐举之责不再属于中央和地方长宫,而由专职举士的中正官负责,这些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大都由世家担任,他们的阶级本性决定了他们在品评人物时不看才德,主要看出身门笫,他们甚至根据族谱决定取舍,而对寒门庶族则百般挑剔,拒之门外,以至使官僚队伍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根据两则材料,分析九品
3、中正制的优缺点,科举制,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科举制,1.隋朝科举制的形成 (1)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2)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科举制,2.唐朝科举制的完善 (1)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2)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3)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科举制,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
4、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科举制度对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选官方式,选拔方式日趋严密、科学;选拔标准渐趋公平、公正;选官的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由注重门第到注重才能。,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1.初步形成 (1)时间:魏晋南北朝时期 (2)概况: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2.确立与完善 (1)确立: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2)
5、完善: 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 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设置政事堂,提高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三省六部制,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 。,赋税制度,租调制,1.时间:魏晋时期 2.内容: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租:田赋,按亩征收产物; 调:户调,按户征收绢帛。】 3.影响: (1)改变了赋税征收混乱的现象,减轻了农民负担; (2)编户齐民增多,增加了国家的租调收入。,均田制,时间:北魏孝文帝改革 内容: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含义: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考历史资料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新教材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课件 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考历史专题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321823.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