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测试--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测试--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测试--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单元测试1. 1945年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长期以来按各国的出资额度大小决定投票权,而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一般首先争取达成一致意见,当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则执行一国一票的表决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持续衰退B. 国际经济秩序发生根本转变C. 发达国家塑造全球责任形象D. 发展中国家的权利得到加强2.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曾指出:国际收支长期逆差必定产生美元信心危机,即美元必须贬值而不能按官价兑换黄金;如果为保持美元汇率稳定美国就应保持国际收支顺差,那么各国将因缺乏必要的国际清偿手段而降低生产和贸易发展速度。下列符合其观点的解读是()A. 布雷顿森林体
2、系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B. 应建立以美元为核心的世界货币体系C. 美国应保持美元在国际上的收支平衡D. 美元霸权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3. 有学者在论述民国币制时说:“国民政府因实行法币政策而充分掌握现金和集中贵金属金银等,以此向国外购买军火,这也预筹即将面对的战时通货不足、财政失衡等问题若不行纸币则白银无法集中转运,政府也无财力抗战。”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法币政策A. 密切了民众与国民政府的关系B. 推动了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C. 会导致极严重的通货膨胀局面D. 一定程度上为抗战做了准备4. 1945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
3、正比。而1995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 )A.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增强B.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C. 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D. 冷战结束推动国际决策民主化5. 1968年3月14日,伦敦黄金市场的成交量达350-400吨的破纪录数字。美、英、法等8国经过协商后决定,不再维持黄金官价,黄金市场听其自由上涨。但是,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仍可按黄金官价以美元限量向美国兑换黄金。这表明A. 黄金市场投机现象严重B. 东西方市场体系矛盾加深C. 美元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D. 西欧经济共同体力量增强6. 二战后建立起以美
4、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列有关它的表述不恰当的是()A. 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B. 消除了阻碍国际贸易的外汇管制C. 促进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方向发展D. 确立了各成员国间贸易关系的规范7. 战后美国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内容的基本特点是()A. 美元与英镑挂钩,英镑与其他国家货币挂钩B. 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黄金挂钩C. 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D. 美元与日元挂钩,日元与黄金挂钩8.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美国就是世界经济的“寄生虫”。1万亿甚至更高的巨额债务说明美国在靠举债生活,这意味着他们入不敷出并将部分负担转嫁到全球经济头上,过着寄生虫的生活。美国能
5、够“过着寄生虫”的生活源于()A. 美国严重的经济衰退B. 二战后美元特殊地位C. 经济区域集团化推进D. 世界贸易体系的恢复9. 1971年尼克松新经济政策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从而使世界货币体系由“黄金美元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此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这意味着()A. 美国的霸主地位进一步加强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C. 美国加大对经济的宏观调控D. 金本位制利于经济发展10. “布雷顿森林体系只不过是华尔街的分店,世界银行从属于政治目的,这让它成了一个大国的工具”(1947年联合国大会苏联代表发言),据此判断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控制世界经济的工具强化
6、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A. B. C. D. 11. 世界银行包括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两个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建立初期,其资金主要在美国筹措,且该银行的贷款必须由贷款国政府担保,贷款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由此可知该机构()A. 标志着美国经济霸权的建立B. 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复兴C. 使贷款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D. 是美国资本扩张的重要工具12. 1944年顿森林体系建立,1973年该体系彻底瓦解。该体系从建立到瓦解所体现的本质特征是()A. 雅尔塔体系从建立到崩溃B. 世界金融秩序从稳定走向混乱C.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D.
7、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走向繁荣13.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相继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这反映了()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B. 欧元发行冲击美元C. 欧洲新中间阶层的崛起D. 美国丧失霸主地位14. 1948年2月,美国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拥有世界财富的50%却只有世界人口的6.3%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保持这种优势的“关系模式”。能够体现这一“关系模式”的是()A. 确立并维护世界货币体系B. 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 实行贸易保护主义D. 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15. 有学者指出
8、,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国际汇兑金本位制代替古典金本位制,并使可以带来利息的美元把躺在葛朗台箱子里落灰的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城。这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A. 有助于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B. 推动欧洲国家建立了欧洲统一货币C. 有助于推动国际资金自由流动D. 促使各国开始大幅降低关税税率16. “美国,只以一场会议和一纸协议就终结了英国对世界金融的控制权。”下列对此“协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其宗旨是降低关税,消除贸易壁垒B. 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C. 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D. 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17. “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动摇了美
9、元的地位,是美国全球霸权衰落的象征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该材料的观点是()A. 布雷顿森林体系依然牢固B. 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C. 美元应该与黄金保持着固定汇率D. 美元的国际地位事实上得到加强18. 从前有个媳妇因贤淑能干,负责给全家人煮粥。面对粮食有限却年年添丁进口的困境,为让全家人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婆婆因此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这一故事喻指A.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B. 大国霸权主义的加强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兴起D.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19. 1960年前后,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
10、芬指出:在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情况下,其他国家必须依靠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来获得足够的美元;而美元的持续性流出,又势必削弱并危及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特里芬两难”实际上说明A. 美元的中心货币地位不能动摇B. 布雷顿森林体系导致美国长期外贸逆差C. 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不合实际D. 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有利于货币体系稳定20. 1947年7月,英国为稳定国内金融秩序,从IMF贷款后恢复了英镑的自由兑换,结果使黄金和美元储备急剧流失,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就减少了10亿美元。该结果主要取决于( )A. 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B. 美国在新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C. 二战后英国丧失经济强国地位D.
11、 经济全球化拉大国家间经济差距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朝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全国有在籍人口6,069余万,清朝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已达33,370余万。同一时期,我国每人平均占有耕地面积从明朝中叶以前的十几亩,甚至几十亩,下降到清朝中期以后的两三亩。明朝末年文学家冯梦龙说:“若二男二女,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以养之?”清代学者任启运也说:“身生子,子生孙,齿日繁,粮日困,亦必然之势也。”清代学者洪亮吉则说:“今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所入者愈微,所出者愈广,于是士农工贾各减其值以求售,布帛粟米又各昂其价以求出市。”摘编自张敏
12、如有关明清时期人口思想的几个问题材料二 马尔萨斯(17661834年)生活的年代,英国人口恰逢增长率的高峰与死亡率的低谷,总人口增长十分迅速。与此同时,拿破仑战争导致的封锁状态与国内农业生产缩减,工人阶级生活水平下降等共同作用,导致国内出现饥荒,工人反抗等社会危机。此时马尔萨斯提出了“两种抑制”的极具争议性的人口学说。“两种抑制”是指抑制人口数量的两种不同机制:预防性抑制,是通过晚婚晚育来控制人口增长;现实性抑制,是人口无节制增长,直到不断增长的贫困导致饥荒、瘟疫、战争等引起人口死亡率的上升。对于两种限制人口增长的手段,马尔萨斯更倾向于预防抑制。马尔萨斯还试图用工资收入的解释框架来诠释人口变动
13、的原因,认为工资增加带来的食物丰富,会使死亡率下降;当货币工资相对于食物价格下降时,死亡率又会上升。相对死亡率,他认为在货币工资增幅低于食物价格增幅的情况下,赡养家庭的困难增加,人们会不愿结婚从而导致出生率下降,而工资上升则会诱导人们过早婚育,从而导致出生率上升和人口增加。摘编自谭磊试论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思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以后出现社会人口问题的原因,并概括明清学者共同的人口主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尔萨斯人口思想产生的背景,并对其观点进行评价。22. 材料一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
14、县,税三十之一。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 据旧唐书卷48食货上材料二 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半于官,故谓之一条鞭。 据明史食货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两税法的主要内容。(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与明代赋税制度变革的历史影响之异同。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A.发达国家经济持续衰退,不符合战后的基本史
15、实,故A错误。B.战后初期按照资本大小来决策,90年代实行,一国一票制,实际上反映了国际经济秩序发生了改变,主权国家的地位得到了尊重。但并不表明国际经济秩序发生根本转变,故B错误。C.题干与发达国家的全球形象无关,故排除C。D.从题干可以看出,实行一国一票的投票方法,这就改变了以前帝国主义发达国家操控国际经济的一种现象,说明发展中国家权利得到了加强,故D正确。故选D。2.【答案】A【解析】A.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可知,特里芬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同时承担了相互矛盾的双重职能:为世界经贸发展提供清偿力和维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其中如果为保持美元汇率稳定美国就应保持国际收支顺差,就会出现国际清偿
16、能力不足问题,导致世界贸易发展速度放缓,但如果际收支长期逆差又必定产生美元信心危机,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明显的制度缺陷。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核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C.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强调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缺陷,“美国应保持美元在国际上的收支平衡”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不符。 D.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可知,美元具有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国际收支长期逆差必定产生美元信心危机”“如果为保持美元汇率稳定美国就应保持国际收支顺差,那么各国将因缺乏必要的国际清偿手段而降低生产和贸易发展速度”的主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考历史资料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新教材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课件 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考历史专题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32197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