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课件)--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课件)--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课件)--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导入,第4课 西汉与东汉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学习目标,1.唯物史观: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解两汉政治制度、国家统一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 2.时空观念:认识两汉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史料实证:通过文献资料记载,了解两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措施的特征、影响。 4.历史解释:运用文献资料,认识汉代儒学思想与治国理念、文学作品与汉代社会背景的内在联系。 5.家国情怀:认识到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汉代社会的发展进步。,01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02 西汉的强盛,03 东汉的兴衰,04 两汉的文化,目,录,1,壹,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
2、治”,西汉的建立,1.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立汉朝,定都长安。 2.制度: (1)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 (2)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下了隐患。 3.七国之乱:汉景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七国叛乱。,“文景之治”,1.措施 (1)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2)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2.结果:经济得到明显恢复,社会稳定。,楚汉战争中获胜的刘邦登上了皇帝之位。西汉初立,社会残破,连为皇帝套马拉车都找不到四匹同样颜色的马,将相大臣有时只能乘牛车出行。曲逆城原有三万多户,战后只剩下五千户。当时经济之凋敝,可
3、见一斑。图为西汉时期的驷马安车,安车是当时的一种坐乘车,常驾四匹马。,2,贰,西汉的强盛,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举措一 颁布“推恩令” 让诸侯王各分为若干国,使诸侯王的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封土广大而子孙少的人,就虚建国号,待其子孙生后分封。,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举措二 中朝制度 “中朝”选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或“内朝”。 “外朝”外朝是指属于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举措三 察举制度 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员将经过考察的优秀人士推荐给朝廷,以备录用,又叫“荐举”。 推举内容:“德才”“贤能” 影响:选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对
4、巩固统治、促进社会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举措三 察举制度 材料 察举制由地方政府的郡国守相向皇帝推荐各郡国能够担任官职的人才汉武帝时孝廉一科为最重要。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察举孝廉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是学通行修,熟知经书;三是明习法令,善于决狱;四是头脑清楚,才干出众。察举制举荐的范圄也逐渐扩大到“布衣”平民。此外,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随着考试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后更发展成“科举制”。,根据材料,分析察举制有何特点?,特点:由地方向中央推荐自下而上;重视道德品行、才能;儒学为主儒、法并用;选
5、官范围扩大;考试成为重要环节。,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举措四 刺史制度,材料 “刺史”即剌举不法之人。(汉)武帝时称部刺史,全国划分为十三个部(州),每部(州)包括若千个郡。每年秋八月,刺史分部周行督察,年终返京奏报;其没有常设的办事机构,走到哪里便临时设“治所”或“所止理事处”。作为中央政府派逢的监察特使。其具体职责从一开始就有明文规定,即“六条问事”。对于郡国诸侯王的行为一经查岀有违法之处,便可奏报皇帝;其不察小吏,专察大吏,不光举劾奏报,还可以贬退大吏。刺史受中夹御史中丞直接管辖,地位并不高。属下大夫,待遇也不丰厚,每年秩六百石,但刺史所监察的对象却远远高出自身的地位,以监察二千石的官吏(地
6、位相当于郡守,即地方最高职位)。 摘编自窦重山浅论刺史制度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指出汉武帝时部刺史的特点,官卑而权重(或秩卑而任重);中央派遣并直辖;职责有明文规定;无常设办事机构;每年分部巡视督察;专察大吏。,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举措四 刺史制度,材料 “刺史”即剌举不法之人。(汉)武帝时称部刺史,全国划分为十三个部(州),每部(州)包括若千个郡。每年秋八月,刺史分部周行督察,年终返京奏报;其没有常设的办事机构,走到哪里便临时设“治所”或“所止理事处”。作为中央政府派逢的监察特使。其具体职责从一开始就有明文规定,即“六条问事”。对于郡国诸侯王的行为一经查岀有违法之处,便可奏报皇帝;其不察小吏,专
7、察大吏,不光举劾奏报,还可以贬退大吏。刺史受中夹御史中丞直接管辖,地位并不高。属下大夫,待遇也不丰厚,每年秩六百石,但刺史所监察的对象却远远高出自身的地位,以监察二千石的官吏(地位相当于郡守,即地方最高职位)。 摘编自窦重山浅论刺史制度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指出汉武帝时部刺史的意义,抑制地方权势;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整顿了吏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举措五 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举措一 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材料 汉初仍使用秦制半两钱(重12铢),由于民间私铸,以致出现英钱(重3铢)。民间还出现剪边半两
8、钱,也就是一些人将秦半两钱剪下钱上的一圈青铜,七到八个半两钱就可剪下12铢青铜,市场混乱物价飞涨。为此,汉武帝颁布了盗铸金钱者死罪令,诏令各郡国铸行“元狩五铢钱”,但各郡囯所铸五铢钱郤具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而且越晩越粗劣。本来汉武帝改铸五铁钱的目的是树立信誉,稳定金融,以彻底解决私铸问题。但各郡国官吏习惯难改,依旧中饱私爱。元鼎二年,汉武帝诏令收回各郡国的铸币权,中央政府安排在长安上林苑统一铸造。汉代五铢钱重量准确,钱文秀丽,是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使用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铜钱。 整理自汉武帝的六次货币改革,分析汉武帝时期改革币制的背景和内容。,背景:货币制度混乱,私铸钱现象十分严
9、重;通货膨胀影响民生;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内容:从重立法,私铸钱者死罪;收回地方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加强中央集权,材料 汉武帝时期,由于财政危机,国家取消行之已久的盐铁特许制度,由政府自行经营盐铁。其时,王国问题已经解决,山海资源的垄断权已全部收归朝廷。实行盐铁官营,国家不仅占有了盐铁商人的利润,而且把农民对盐铁的消费纳入了国家的财政市场。国家一旦控制了盐铁,大量为豪族地主所隐古的人口,不得不出高价食官盐、用官铁,等于是在向国家交税。“天下之利”尽由国家掌握,将商人排斥于流通领域之外,本质上是国家通过商业独占以榨取农业赋税的一种方式。 摘编自程念棋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考历史资料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新教材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课件 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考历史专题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32198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