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导学案7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曲线.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导学案7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曲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导学案7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曲线.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曲线一、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题目没有特殊说明,一般的制约因素指外部因素)(一)内因:一般在环境因素适宜的时候讨论1、色素数量 2、酶数量 3、RuBP的含量 (二)外因:光强度、光质、温度、CO2浓度(最重要)、矿质元素(如N、P、Mg等)和水分等:1、温度:(1)光合作用有最适温度,不同植物有所区别,一般温带植物的最适温度常在25左右,比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要低。(2)温度影响 酶的活性 ,来影响光合速率(光反应和碳反应都有影响,主要是 碳 反应)(3)温度过高,植物叶片 气孔关闭 ,吸收的 CO2 减少(主要影响 碳 反应)(4)温度影响膜的结构和功能:(主要影响
2、光 反应)2、CO2浓度:直接影响 碳 反应。当空气中的CO2浓度增加至1%以内时,光合速率会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增高。不同植物固定CO2的能力不同,耐旱的植物固定CO2的能力强。3、水:缺水会导致气孔关闭,使吸收CO2减少而影响光合速率。4、矿质元素:Mg是 叶绿素 的成分;N是 酶、叶绿素、磷脂、ATP、NADPH 的成分;P是 磷脂、ATP、NADPH 的成分。5、光照强度:直接影响 光 反应。每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都有光饱和点,不同植物的光饱和点不同;同种植物的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光饱和点也不同;分析: A点:光强度为0,说明细胞此时 只进行细胞呼吸 ;AB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细胞光
3、合速率 不断增强 ,但呼吸速率 大于 光合速率; B点:在该光强度下,呼吸速率 等于 光合速率,故该光强度B为 光补偿点 ;BC段: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细胞光合速率 不断增强 ,且呼吸速率 小于 光合速率; C点之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细胞光合速率 不再增强 ,故其对应的光强度D为 光饱和点 ;D点前的主要影响因素 光强度 ;D点后的主要影响因素 温度、CO2浓度等 ;a表示: 呼吸速率 ;b表示: 表观(净)光合速率 ;c表示: 真正(总)光合速率 ;回答: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分析下列各图中的P点、Q点的限制因素分别是?P点:此点之前,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主要为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随着该因子
4、的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Q点:此时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为坐标图中三条曲线所标示出的其他因子。二、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 = 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真正(总)光合速率:针对植物体来说:O2的 产生量 ;CO2的 消耗量 ;有机物的 制造量 表观(净)光合速率: O2的 释放量 ;CO2的 吸收量 ;有机物的 积累量 呼吸速率(黑暗条件下): O2的 消耗量 ;CO2的 产生量 ;有机物的 消耗量 三、光合作用相关图形图例1、下列是温度在最适宜时,绿色植物在密闭环境中的光合作用,回答问题:(1) a点的含义是 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 ,光的饱和点是
5、d 点,c点时真正的光合速率为 m+a ,则c点时适当增加CO2浓度时,画出曲线如何变化? 蓝色曲线 e点时温度上升5,绘出曲线变化? 红色曲线 (2) 适当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b点、c点和d点分别如何移动? 向右移 、 向左下移 、 向左移 分析:若适当降低CO2浓度,光合作用减弱,即能达到的最大光合速率减小,达到该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光强度减小,即c点往左下方移动,d点往左移,b点含义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光补偿点,而呼吸速率不变,故达到与呼吸作用相等的光合作用需要更多的光强度,即b点右移(3) b点的含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O2总量等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总量,则在其叶肉细胞中光合速
6、率 大于 呼吸速率。分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消耗的CO2总量和绿色植物所有的细胞(包括叶肉细胞、根细胞等)进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总量相等,所以单看叶肉细胞,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4) 若该图表示阴生植物,请在原图中绘制阳生植物相关变化曲线? 加粗黑色曲线 注:一般情况下,阳生植物的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大于阴生植物(5)a点叶肉细胞合成ATP的结构是 细胞溶胶和线粒体 ,b点时根尖细胞合成ATP的细胞器是 线粒体 。(6)图一中c点时,图二中存在的字母有 a、c、d、e、f、h ,图二中的O2 不能 (能/不能)改为葡萄糖(原因: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分解,丙酮酸
7、可以进入线粒体中进行氧化分解)。(7)若植物长时间处于b点的光照,植物 不能 (能/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 没有有机物的积累,以供给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 。(8)od点间,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总量是 S1+S3 ,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 S2-S1 (用S1、S2、S3表示)。(9)若纵坐标换成O2释放量,O2吸收量或O2的产生量,与光强度的变化曲线如何表示呢? 呼吸速率 净光合速率 总光合速率图例2、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光照下CO2吸收量代表 表观(净)光合速率 ,黑暗中CO2的释放量代表 呼吸速率 根据图形分析下列
8、问题: A光照相同时间,在 27 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B温度高于 3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C光照相同时间,3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 30 时相等图例3、下图表示某植物某叶肉细胞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相关气体的变化:叶绿体O2产生总量代表 真正(总)光合速率 ,叶肉细胞CO2释放量代表 呼吸速率光合速率 光照强度为a时,呼吸速率为 6 ,真正光合速率为 0 光照强度为b时,呼吸速率为 6 ,表观光合速率为 -3 光照强度为c时,呼吸速率 = 真正光合速率。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该叶肉细胞从周围吸收 2 单位的二氧化碳。图例4、下图表示夏季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某棉花
9、植株CO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分析:a点之前、h点之后:只进行细胞呼吸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h点:光合作用停止ac段、gh段: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c点、g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g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de段: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出现“午休”现象fg段:光照强度减弱(整个过程消耗有机物;ah段制造有机物;cg段积累有机物)(1) 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点和结束点分别是 a 、 h ,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点是 c、g 。光合作用最强是 d 点,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是 g 点。该植物一昼夜能否正常生长? 能 (2) de段主要原因是 温度过高使气孔关闭,CO2浓度减小 ,还可能是因为 温度影响膜的
10、结构和功能 ,de段三碳酸含量 减少 、RuBP 增多 ;de段和fg段产生原因相同吗? 不同 (fg:光照强度减弱)(3)若g点温度更接近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则g点光照强度 大于 c点(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分析:若g点温度最接近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则g点细胞呼吸速率大于c点,而g、c点的含义均为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所以g点的光合速率大于c点,进而g点的光强度大于c点。图例5、若植物处于密闭容器中,置于晴朗夏季曲线为:分析:AB段:无光照,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BC段:温度降低,细胞呼吸减弱,此时植物仍只进行细胞呼吸CD段:4时后,微弱光照,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但光合作用细胞呼吸D点:光合作用细胞呼吸D
11、H段: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其中FG段表示“光合午休”现象H点:光合作用细胞呼吸HI段:光照继续减弱,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直至光合作用完全停止,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AD段容器内CO2浓度增加,为消耗有机物; DH段容器内CO2浓度减少,为积累有机物;HI段容器内CO2浓度增加,为消耗有机物)(1)BC段CO2增大速率小于AB段,原因是 温度较低,细胞呼吸释放CO2减少 (2)CD段CO2增大速率小于BC段,原因是 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 (3)该植物D和H点的生理状态为 光合等于呼吸 ,(4)DH段CO2浓度为何会降低? 光合大于呼吸 ,FG段CO2浓度减小速率降低的原因是 温度过高使气孔
12、关闭,CO2浓度减小 (5)光合作用开始于 D点之前 时候,结束于 H点之后 时候。(6)I点与A点相比,有机物总量 增加 ,该植物是否正常生长? 能 ,有机物含量最多是 H点 。若I点等于A点,有机物总量 不变 。若I点大于A点,有机物总量 减少 。四、光合作用速率测定相关实验装置(一)以O2为测量指标:、以液滴移动作为指标:3(1) 第一步:测定植物的细胞呼吸速率: 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盛 NaOH 溶液,其中乙组是 对照 组。将甲乙装置进行 遮光/黑暗 处理,放在 温度等其他因素相同且适宜 的环境中。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分析:甲装置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进行
13、呼吸作用,由于NaOH溶液吸收了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所以单位时间内红色液滴左移的距离表示植物的O2吸收速率,即呼吸速率。第二步:测定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甲装置的D 中放入 NaHCO3溶液 ,乙装置中的D 中放入等量的相同溶液,装置乙为 对照 组。将装置甲、乙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其中必须要给予 光照 。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分析:甲装置在光照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由于NaHCO3溶液保证了容器内CO2浓度的恒定,所以单位时间内红色液滴右移的距离表示植物的O2释放速率,即净光合速率。(2)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甲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考生物资料 高中生物专题 新教材生物资料 高中生物课件 高中生物学案 新人教版生物资料 高中生物精品 高中生物试卷 高考生物解题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