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两篇_精选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两篇_精选模板.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历史学本科毕业论文两篇历史学本科毕业论文两篇篇一(试析辽金西京善化寺“金碑”的文化研究)论文关键词:善化金碑佛寺楼阁文化信息论文摘要:辽金西京之大普恩寺,即位于今大同市城区西南隅之善化寺,该寺现存有金代撰文金代刻立的石碑一通。碑文撰写者是南宋著明理学家朱熹的叔祖父朱卉。此碑记事、述史、写人,真切感人,对辽末保大二年金辽大战给佛寺带来的巨大灾祸,对圆满大师忍辱精进重建大寺的经过,以及对金代重建的大普恩寺的建筑一一作了记述。此外,朱卉对自己被金人扣留西京十七年的生活记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一段历史的真实情状,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化价值。一、善化寺“金碑”之文化内涵辽金时西京之大普恩寺,亦即今
2、名之善化寺者,有金代撰文金代刻立的石碑。此碑撰文之人乃南宋大理学家朱熹的叔祖父朱弃,且因其名节高尚、学优当时,故后人皆因人而称此碑为“朱弃碑”,亦称其为“善化寺金碑”。“朱弃碑”现存于善化寺三圣殿内的西次间南侧,刻立时间为金大定十六年,碑体总高,宽,厚,碑额雕刻着玲珑剔透的璃首,额篆“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之记”,碑文名“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由时任鲁县开国子孔固书,济阳郡开国伯丁障仁篆额,雁门郡雕刻艺人解遵一所刻。碑座为玄武石龟跌。“朱弃碑”共19行,每行52字,总计925字,为金代石碑之精品。兹录此碑全文如下:额篆: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之记碑文: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诸佛菩萨之应
3、世也,亦扰哲王之抹弊,或忠,或质,或文,虽制治不同,其趋一也。世人构达磨对萧梁氏之言,遂疑有为功德不可复作,而不知指示神地,以植五王之福;补理故寺,当获二梵之报者。释迎遗训,具存贝典,则崇饰塔庙,兴建寺宇,以示现佛菩萨境界,盖将诱接众生,同归于善二其为功德,拒可测量哉!彼达磨大士,方以妙元明心,亲提教外别传之印,则于有为功德不无抑扬,是亦因时抹弊耳,非实贬也。具愿力必当,能克遵付属,而成就兹事,其为功德尚何警耶?大金西都普恩寺,自古号为大兰若。辽末以来,再根锋烬,楼阁飞为埃纷,堂殿聚为瓦砾,前日栋宇所仅存者,十不三四。骄兵悍卒指为列屯,而喧寂顿殊;掠藏俘获纷然错处,而垢净俄变;残僧去之而饮泣,
4、遗黎过之而增秋。阅历滋久,散亡稍还。于是寺之上首、通玄文慧大师圆满者,思童戏于画沙,感宿因于移础,发勇猛心,得不退转,舍衣孟凡二十万,与其徒合谋协力,化所难化,悟所未悟。开尸罗之坛,阐卢舍之教,以慈为航,遂其先登之志;以信为门,咸怀后至之耻。于斯时也,人以须达期,家用给孤相勉,咸蕴至愿,争舍所爱。彼髓脑支体尚无所吝,况百骸外物哉!于是举币委珠金,脱袍澎裘裳者,相系于道。累月逾时,殆无虚日。经始于天会之戊申,落成于皇统之癸亥。凡为大殿暨东西朵殿、罗汉洞,文珠、普贤阁,及前殿、大门、左右抖廊,合八十余楹。领璧变于涎值,丹镬供其绘画,攘椽梁柱饰而不侈,阶序确阔广而有容。为诸佛萨睡,而天龙八部合爪掌围
5、绕,皆选于名笔;为五百尊者,而侍卫供献各有仪物,皆塑于善工。膝容庄穆,梵相奇古。慈悯利生之意,若发于眉宇;秘密拔苦之言,若出于舌端。有来瞻仰,莫不钦肃,五体投地,一二同声二视此幻身,如在龙华会上,百宝光明中。其为饶益,至矣,大矣,不可得而思议矣!圆满今年七十有四,自惟君恩、佛恩,等无差别成此功德,志实治安无事之时,则其成也甚易;图于干戈未载之际,则其成也实难。圆满身更兵火,备历艰勤。视己财货,犹身外影既捐所蓄,又衰檀信。经营终始,淹贯时序,皆予所目睹也。则其成就,岂得以治安无事时比哉?始予筑馆之三年,岁在庚戌冬十月,乃迁于兹寺,因得与寺众往来,首尾凡十四年如一日也。众以满之意状其事,以记为请记
6、事之成,要得其实。今予既身亲见之,其可辞哉?按寺建于唐明皇时,与道观皆赐“开元”之号,而寺独易名,不见其所自。今楼有铜钟,其上款识,乃是清泰三年岁在丙申所铸造也。其易今名,当在石晋之初或唐亡以后,第未究其所易之因耳。后之作者,见其阔文,倘得其本末,为我著之,乃予之志也。非特予志,亦寺众之所欲闻也皇统三年二月丁卯江东朱弃记。少中大夫、同知西京留守、大同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府事、上轻车都尉、济阳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赐紫金鱼袋丁嶂仁篆额。中宪大夫、西京路都转运副使、上骑都尉、鲁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孔固书。通玄文慧师、赐紫沙门圆满提点。大定十六年丙申八月丁酉初一日癸酉,三纲:寺主沙门惠镯,
7、尚座行完,都维那栖演立石雁门解遵一刊。二、善化寺“金碑”之文化分析、佛教之信息善化寺是大同城内的一座古寺,在历史的岁月中屡跪屡起,深蕴着昔时佛教因果义理弘扬与传承的盛貌,记录与储存着丰富的佛教文化信息。据寺内现存碑记记载,善化寺创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唐开元二十六年,唐明皇李隆基颁敦诏书,令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并按年号称寺名,统称“开元寺”,而善化寺的旧寺旧址就是唐代的一处开元寺。至五代后晋时,开元古寺改名为大普恩寺,辽金时亦称此名,迄明英宗始赐名善化寺。在明万历年间的重修善化寺记和重修善化寺碑记中,善化寺已经成为这座古老寺院的正宗名称,当地百姓则一直以其位居城南而以“南寺”俗称。善化寺在明大同城
8、之南门的西侧,其东侧也有佛寺称“七佛寺”。善化寺地势低凹,座北朝南,寺内的主要建筑一如唐代布局,皆分布在中轴线上,三重大殿,由下而上,由小渐大,在体积和量的变化中,体现出一种宏大、庄严、肃穆和高贵的盛唐古风。在三重大殿的东西两侧,还有两座唐代遗风的阁楼,西阁为普贤阁,东阁文殊阁于民国初年在火灾中塌毁。另外还有东西配殿,构成了“伽蓝七堂”的古制。在善化寺三圣殿内保存的“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碑,以真实的记传文字,储存和传达出那个时代这座古寺丰富的佛教文化信息。在佛家看来,兴建寺宇、崇饰塔庙的目的是什么呢?在善化寺“金碑”中即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为:佛、菩萨是以有所关怀的“应世”姿态,展现“诱接
9、众生,同归于善”的崇高言教境界,善化寺“金碑”称之为“佛菩萨境界”。在世俗看来,释迎牟尼弃世出家专心求法,就是放弃人世的一切欲念与利益。在佛教传人中国后的西晋时代,大和尚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称佛教是“方外之宾”。佛教僧徒披裂装,断蓄发,托钵念佛,显然与世俗之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然而,到了唐代百丈怀海和尚的时代,佛教僧徒则以一种积极应世的姿态,参与人世间所有善事和公益活动,以此作为修炼佛法的重要内容,修路架桥,贩济灾民,做善于世,益事于人,积极引导众生“同归于善”。所以,本着这种思想认识,佛教寺庙和佛教形象正是以这种方式参与世俗社会的思想文化建设,使人人心存善念,这即是佛菩萨的一种期
10、待,也是佛菩萨的一种境界。在善化寺“金碑”的开题段落中,撰者朱弃以南朝时的印度僧人达摩芦苇渡江,与南朝梁武帝萧衍进言救世以为“功德”,四次阐述佛教“应世”的观点,这种功德就如同现世哲王的救弊补世一样,以此之为功德,大矣广矣。与上述相结合,佛教表明了一种观点和态度,那就是兴建寺宇崇饰塔庙,不仅仅是信仰行为,也不仅仅是建筑艺术行为,而是佛教积极“应世”,参与世俗社会思想文化建设的一种姿态和境界。这种努力的结果和收益,就如同英明睿哲的世俗社会管理者一样,有着明显的利益众生的功德,而且其为功亦大矣。鉴此,我们可以说,这样的论述和阐释,正是朱弃所撰这篇碑文的出发点,也是建寺修庙的目的。篇二(探索适合历史
11、学习的自主有效课堂模式的几点想法)摘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育也必须要革命。培养适合时代需要,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教育的使命。当今社会要求具有学习能力的人,要求具有创新能力的人。那么教育如何改革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呢?我认为教育改革,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进行课堂改革,那么怎样才能进行课堂改革呢?“自主有效课堂模式”是一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学习方法。自主有效课堂模式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通过学生独立自学,合作探究学习,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完成学习任务。现在本人结合历史学科,谈谈如何用“自主有效课堂模式”学习历史,
12、我认为运用这种模式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兴趣是成功开展历史教学的前提。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最主动的因素,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具有追求的探索性和持久性。中学历史学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被视为“枯燥、没有意思的课”。我个人认为除了教材过于庞杂、概括、枯燥之外,教师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以后的历史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和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使
13、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保持持久的自觉性主动性,为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提供保证。这是实现课堂学习自主有效的前提和基础。例如在学生学习义和团运动可利用影视资料展现:天津义和团运动纪念馆里的各种文物武器、揭帖、照片等来激发或提高学生的探求欲望,使之能主动学习。二、教师要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能力首先学生应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结构体系,要知道哪些内容是重点难点,哪些内容是一般了解,哪些内容应识记,哪些内容应进一步分析,哪些内容可能在考试中以什么方式出现。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要习惯问也要学会问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学。学生通过自学从总体上了解知识脉络,掌握大多数知识点。同时也留下了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
14、的问题。这是下一步学生要互学的内容,也是实现有效力争高效的关键。在以前教师组织学生互学中往往由于教师把控不利或缺乏必要而有效的指导,使互学乱哄哄流于形式,没有实效。因此在以后指导学生课堂互学中,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秩序使之乱而有序,要走到学生中去及时了解学生的疑点,进行必要而有效的指导,更要建立起一套能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与兴趣的评价机制。这是实现有效达到高效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在课改之初就必须慢节奏低起点,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尽量“活化”历史教材,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要及时予以肯定,从一开始就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轻松和快乐。三、“学为人师,行为规范”以身作则是有效开展自主有效学习的
15、保证。学识丰富是教书育人的基础,品行端正、为人师表则是赢得学生尊敬、有效开展教学的有力保证。很多事情教师喊破嗓子,却不如自己先做出样子。事实证明,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既少不了言传,更少不了身教。教师也有自己不懂甚至错误的地方,但如何对待自己的失误则关系到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品质问题。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曾有几次出现了自己讲错、说错的地方,它们或者被细心的学生发现并质疑,或者事后被自己察觉,但我都没有加以掩饰,更没有将错就错,而是及时承认、及时纠正。这样并没有使自己的威信在学生面前受到损害,学生反而更愿意把不懂的、有疑问的问题提出来,这更有利于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教师对学生的影
16、响不仅在课堂,更在课外;不仅在言传,更在身教。实践证明,学生往往是先喜欢、欣赏一个教师,才会对其所担任的学科发生更大的兴趣,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只有自己品行端正,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树立威信,更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四、“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探索创新是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一堂历史课的成败,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是否体现,最终的评价标准是看学生是否接受和理解了课堂的教学内容,这种接受和理解是否主动和深刻。掌握好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只是教育实践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各种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的灵活运用。教无定法,教可择法,教亦可创法。要提高历史教学水平必须认真研究历史知识的基本特点,挖掘历
17、史学科本身的优势,扬弃传统教学模式,立足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选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探索和创新,以适应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作为一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就更有必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五、“教,然后而知困”问题与不足的思考1、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实效性。学生可通过络查阅大量与学习有关的历史资料,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手段提高知识的趣味性或组织引导学生能够学习。但应注意:第一,它始终必须处于次要地位,而非主要;第二、它适用于某些课时,并非全部的课程都应该使用多媒体。2、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何其难。“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很多年了,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
18、彻底地从我们身边走开,甚至在某些地方还占据着主导地位。试想,一个习惯于接受“填鸭式”教育的学生,他能否接受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呢?因此,还需要我们在改革中有持久性,灵活性,但一定要坚持原则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需要我们孜孜不倦地追求与探索。(编辑:露露) .页脚. 1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C)A人体的正常体温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C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2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C)A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固态变为液态现象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
19、变干是气态变为液态现象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现象D初冬树上的霜是液态变为固态现象3下面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C)4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乙_,水的温度是_42_,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热胀冷缩_。5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B)A.120 B.100 C.90 D.80 6.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B)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第一节 物态变化与温度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7下面分别表示几位同学
20、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D)8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D)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 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约为21 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10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_固_态、_液_态和_气_态。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5 的酒精、氢气、铁三种物质中,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的是_铁_,既没
21、有固定的体积又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是_氢气_。11把糖、醋、白雾、碗、勺子、味精、水蒸气、二氧化碳、干冰按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属于气态的是_;属于液态的是_;属于固态的是_。(均填序号)12气象学里的平均气温是一日当中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若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此地的最高气温是_5 _,最低气温是_2 _,一天的温差为_7 _,平均气温是_1.25 _。13在寒冷的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若冰面上方气温是10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冰的上表面为10 ,下表面是0 B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10 C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0 D冰层下表面的温度是1
22、0 14.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碳纳米管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6米,直径107米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金属镓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可读出温度值。其测量范围为18 490 ,且精确度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错误的是(C)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8 490 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B金属镓的熔点很低,沸点很高C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D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15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热胀冷缩_的性
23、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乙_;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3和38.6,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38_和_38.6_。1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气体_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左_(选填“左”或“右”)移动。(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0_。(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_会_(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17有一只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
24、混合物中,示数是4 ;把它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 。把它放在某种液体中时,示数是22 ,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20 _,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40 的温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40 _。第四节 地球上的水循1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的是(A)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B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C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3%,淡水资源丰富D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2霜、露、雾、冰、“白气”中,由液化而形成的是(C)A霜、雾、“白气” B
25、霜、露、“白气”C露、雾、“白气” D露、雾、冰3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成冰,但是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这是因为_衣服上的冰升华成水蒸气了_。4有下列物态变化:洒在地上的水慢慢变干的过程;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其中属于凝华的是_,属于吸热过程的是_(填写序号)。5.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C)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C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6.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D)A早春,河
26、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A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B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D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8.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C)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积水干涸C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C)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
27、现象,需要放热D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10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C江河湖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11.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升华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凝华_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1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液
28、化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 ,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_吸热_(选填“吸热”或“放热”)。13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升华_,使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凝华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熔化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4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_凝华_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吸_热。15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汽
29、化_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液化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 以下,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凝华_而成的,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内侧_(选填“外侧”或“内侧”)。16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升华_(填物态变化名称)。(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
30、5 ;碘的沸点是184.4 ;水的沸点是100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_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_。(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干冰升华吸热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水蒸气遇冷液化_形成的17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 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 10 ,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31、。(1)霜是由_水蒸气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凝华_。(2)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空气湿润_和_气温在0 以下_。(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 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第三节 汽化和液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D)A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D给湿头发吹热风2下列哪一种现象属于液化?(C)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B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C清晨,草的叶子上有露水
32、凝结D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比新时3如图是对一定质量的水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98_;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_吸热_(选填“吸热”或“放热”),其温度_保持不变_。第3题图题图4如图是草叶上出现的露珠,露珠的形成是_液化_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_放_(选填“吸”或“放”)热。5张家界景区雨后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关于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雾是水蒸气B雾是山中冒出来的烟C雾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6.人游泳上岸以后,风一吹感觉身上很凉。这是因为(C)A水中的温度比岸上的气温高B人的皮肤产生的错觉C人身上的水分蒸发,要从人体吸热D风把身
33、上的热量带走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春天,早晨经常出现大雾,是汽化现象B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出现水珠,是液化现象C深秋,枯草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汽化现象8.如图甲、乙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两组同学分别安装的实验装置,图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跟时间的关系图像。根据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图线a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B图线b对应的是甲实验中的数据C水的沸点跟水的多少无关D到100 时温度不再上升是因为水不再吸热9.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B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要放热C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D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10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B)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11.取一只大的注射器吸进适当的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向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