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各章学习目标与重难点.doc
《会计学基础各章学习目标与重难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基础各章学习目标与重难点.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基础课程各章学习提纲与重难点第一章 总论通过本章学习,目的是使初学者对会计的定义、职能、目标等基本知识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和把握。了解会计的本质是一项管理活动;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目标、会计假设、会计核算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管理、会计核算方法等容;重点掌握掌握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经济业务类型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等容。难点是对会计要素与容的理解。通过本章学习,为后续章节学习奠定基础。一、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以便向信息会计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二、会计职能会计具有两大基本职能,
2、即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一) 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指通过价值量对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考核和计算,就是人们常说的记账、算账、报账,以达到为经济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目的。会计核算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会计核算职能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虽然会计可以采用三种计量尺度(货币量度、实物量度、劳动量度),但应以货币量度作为主要计量尺度,以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作为辅助计量尺度。第二、会计核算要遵循连续性、全面性、系统性要求。第三、会计核算要对特定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核算,包括事前核算、事中核算和事后核算。(二)会计监督会计监督
3、就是利用会计信息,对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分析、考评,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会计监督职能具有三个显著特征:第一、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它以国家的财经法规、财经纪律以与特定单位的计划、预算等为准绳,对特定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第二、会计监督主要通过价值指标进行。第三、会计监督要对特定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关系是相互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前提,为会计监督提供客观依据;会计监督是保障,以确保会计核算数据的合法合理。没有科学、严格的会计监督,会计工作就容易失去控制,也就难
4、以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三、会计目标(一)总体目标: 提高经济效益。(二)具体目标:第一、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第二、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会计具体目标主要表现- 投资者 财务状况信息提供信息 使用者 债权人 什么信息 经营成果信息 政府 现金流量信息 企业管理层 所有者权益变动信息 资产负债表会计报表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四、会计假设会计假设,也叫会计核算前提,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和会计信息质量,对会计核算的围、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做的基本假定。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实体、会计
5、个体,它是指会计核算服务的对象或者说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它规了会计核算工作的空间围。也就是说,会计核算是反映一个特定单位的经济业务,只记本主体的账。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获得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因破产、清算、解散等而不复存在。也就是说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破产清算等。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一样的期间。也就是说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
6、从而与时地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对会计工作时间围的具体划分,主要是确定会计年度。我国以日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即从每年公历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会计期间一般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我们通常把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会计期间称为中期。会计分期假设明确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时间围。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应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来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会计事项。货币计量假设包括三方面容:第一、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第二、确立记账本位币-人民币;第三、币值稳定。五、会计核算基础(一)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亦称应收应付制或应计
7、制,是以取得收入的权利与承担费用的责任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即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应当承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权责发生制适用于盈利组织即企业单位。(二)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亦称实收实付制或现金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即凡在本期实际以现款付出的费用,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反之,凡本期还没有以现款收到的收入和没有用现款支付的费用,
8、即使它归属于本期,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收付实现制适用于非盈利组织即行政事业单位。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八项: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与时性。我国基本准则中规定的八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与时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次级质量要求,是对首要质量特征要求的补充和完善,尤其是对某些特殊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根据这些质量要求来把握其会计处理原则;与时性是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制约因素,企业需要在相关性
9、和可靠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确定会计信息与时披露的时间。七、会计惯例会计惯例一般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实践中形成的共同认识制订出来的,具有一定的行为约束力的经验总结。在我国会计实务中,会计惯例除前述八项质量特征以外,主要包括“历史成本计量为主、收入与费用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三项会计惯例。(一)历史成本计量为主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如果会计实务中五种计量属性对同一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进行计量的结果是一致,则不存在孰先使用的问题,但计量的结果如果不一致,就存在孰先使用哪种计量属性的问题。历史成本计价为主会计惯例是
10、指企业的各项资产、负债在取得时应当首先按照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即按实际发生的金额计量。换言之,在五种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计量优先。(二)收入与费用配比收入与费用配比会计惯例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正确确定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其相关的成本、费用,以便计算当期损益。收入与费用配比会计惯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即取得一定的收入是因为发生了一定的费用支出,而发生费用支出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这些收入;二是时间配比,是指将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与同期的费用相配比,而不能将本期收入与上期费用配比。(三)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是指企业所发生的支出仅与一个会计年度的收益相关;资本性支出是指企业发生
11、的支出不仅仅与一个会计年度的收益相关,而是和一个以上的会计年度相关。两类不同性质支出在对外会计报表中的列示不同:收益性支出应列入利润表中,计入当期损益;资本性支出应列入资产负债表中,作为企业资产反映。如企业错将收益性支出记入资本性支出,会导致企业资产和利润虚增;反之错将资本性支出记入收益性支出会导致企业资产和利润虚减。八、会计对象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容(客体)。一般把会计对象概括为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资金运动是再生产过程中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以与货币本身。制造企业资金运动图:原材料 产供固定资产 分期折旧货币在产品产销产成品 制造企业资金循环:指资金从货币形态开始,经历了供产
12、销过程后又重新回到货币形态的过程。制造企业资金周转:资金伴随着供产销过程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过程。资金运动的具体形态表现为资金取得、资金循环周转、资金退出。九、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 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我国把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属于财务状况要素、静态要素;收入、费用、利润属于经营成果要素、动态要素。(一)资产资产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第
13、二、应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第三、是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第四、能用货币计量;第五、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资产有三种存在形式:一是货币形态;二是实物形态;三是权利形态。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待摊费用、存货等。非流动资产是指超过一年或者一个营业周期变现或耗用的资产,通常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其他资产等。(二)负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因负债是企业的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
14、,故亦可将负债称为债权人权益。负债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第二、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第三、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第四、负债通常有明确的债权人、偿还时间和偿还金额。负债按偿还期限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三)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公司制企业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它在数额
15、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其实质是企业从投资者手中吸收的投入资本与其增值,同时也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本钱”。所有者权益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所有者权益是一中剩余权益,它的数额大小由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决定;第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必须按照有关法律、制度、章程或合同执行;第三、影响所有者权益的因素主要有投资者的增资减资以与经营活动产生的 盈亏。在资产负债表上,所有者权益的构成项目通常有实收资本(公司称为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四部分。企业的实收资本是指企业投资者按照公司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它是企业注册成立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企业承担民事责任
16、的财力保证。资本公积亦称准资本,主要来源于资本在投入过程中产生的溢价。资本公积主要用于转增资本(或股本)。盈余公积是按净利润的一定比例所形成的积累。它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两部分容。盈余公积可以用于转增资本、弥补亏损、分配股利等。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等待着分配的利润与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负债(即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的异同:一样点:负债、所有者权益都是企业资产来源的渠道,债权人和所有者都对企业资产拥有要求权。区别:权益顺序不同;偿还与否不同;享受的权利(经营管理权、红利分配权)不同;体现的关系不同。(四)收入收入亦称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
17、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第二、 收入的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收入的结果将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第三、 收入是企业发生费用后的回报,因此应与费用配比确认。企业的营业收入按性质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收入等容;按主次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两项。(五)费用 费用亦称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产生的;第二、 费用的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18、费用发生的结果将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第三、 费用是为取得收入而付出的代价,因此应与收入配比确认。企业的费用是为取得收入所付出的代价,因此费用应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与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六项,人们通常将后三项费用统称为期间费用。(六)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是全部收入与全部费用相抵后的结果。利润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利润既可能来自于营业活动(经常性损益),也可能来自于非营业活动(非经常性损益);第二、 利润可能表现为盈利,也可能表现为亏损;第三、 利润本质上属于所有者权益。利润包括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在企业的利润表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学 基础 各章 学习 目标 难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