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20届高三11月选考适应性测试化学(解析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浙江省温州市2020届高三11月选考适应性测试化学(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2020届高三11月选考适应性测试化学(解析版).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浙江省温州市 2020 届高三 11 月选考适应性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Na 23Mg 24Si 28P 31S 32Cl 35.5K 39Fe 56Cu 64Ba 137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国庆 70 周年放飞的气球材质是可降解材料,主要成分是聚乙烯 B. 晶体硅可用来制造集成电路、晶体管、太阳能电池等 C. MgO 与 Al2O3均可用于耐高温材料 D. 燃料的脱硫脱氮、NOx的催化转化
2、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答案】A 【详解】A.聚乙烯不属于可降解材料,故错误; B.硅属于半导体材料,能制造集成电路或太阳能电池等,故正确; C.氧化镁和氧化铝的熔点都较高,可以做耐高温材料,故正确; D. 燃料的脱硫脱氮、NOx的催化转化可以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的排放,能减少酸 雨的产生,故正确。 故选 A。 2.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 20 的氯原子:37ClB. 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 水的球棍模型: 【答案】C D. 乙酸的比例模型: 【详解】A. 中子数为 20 的氯原子其质量数为 17+20=37,故37Cl 是正确的; B.氟离子核电荷数为 9,核外电
3、子数为 10,故正确; C.水分子为 V 型,不是直线型,故错误; D.该图为乙酸的比例模型,故正确。 故选 C。 3.某学习兴趣小组通过2KClO3十H2C2O4 剂 Cl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ClO3中的 Cl 被氧化 B. H2C2O4是氧化剂 加热 CO2忄2ClO2K2CO3H2O制取高效消毒 C.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 每生成 1 mol ClO2转移 2 mol 电子 【答案】C 【详解】A.氯酸钾中的氯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错误; B.草酸中的碳元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故错误; C.二氧化碳和碳酸钾为氧化产物,二氧化氯为还原产物,二
4、者比例为11,故正确; D.氯元素化合价变化 1 价,所以每生成 1 mol ClO2转移 1mol 电子,故错误; 故选 C。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 A. NaHSO3溶液中的水解方程式:HSO3H2O=H3O+SO 3 B. FeI2溶液中加双氧水,出现红褐色沉淀:6Fe2+3H2O2=2Fe(OH)34Fe3+ C. 10 mL 0.1 molL1 NaOH 溶液中滴加几滴 AlCl3溶液:Al3+3OH=Al(OH)3 D. 3a mol CO2通入含 2a mol Ba (OH)3CO24OHBa2+=BaCO32HCO 3 2 的溶液中: H2O 【答案】D 2 【详
5、解】A. HSO3H2O=H3O+SO 3 为 HSO3的电离方程式,故错误; B. FeI2溶液中加双氧水,应是碘离子被氧化,生成碘单质,再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故 错误; C. 10 mL 0.1 molL1 NaOH 溶液中滴加几滴 AlCl3溶液,说明碱过量,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不是氢氧化铝,故错误; D. 3a mol CO2通入含 2a mol Ba(OH)2的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碳酸氢钡,离子方程 式 3CO24OHBa2+=BaCO32HCO 3 H2O,故正确; 故选 D。 【点睛】掌握酸式盐的水解或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通常都有水参与反应,关键是看离子是分 开还是结合的
6、问题,若分开,则为电离,若结合,则为水解。或结合电离或水解后的酸碱性 判断,如亚硫酸氢根离子电离显酸性,所以反应产物有氢离子,水解显碱性,则反应产物有 氢氧根离子。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酸式滴定管旋塞处的小孔被凡士林严重堵塞,可以用细铁丝疏通 B. 镀锌铁皮与稀硫酸反应,若产生的气泡突然消失,锌反应完全,需立即取出铁皮 C. 液溴存放在带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中,并加水液封,放在阴凉处 D. 若皮肤被烫伤且已破,可先涂些紫药水或1%高锰酸钾溶液 【答案】B 【详解】A.酸式滴定管小孔被凡士林堵塞,可以用铁丝疏通,故正确; B.镀锌铁放在稀硫酸溶液中,锌为原电池的负极,铁为正极,当锌
7、反应完,反应速率减慢, 所以不会出现气泡突然消失的现象,只能气泡产生速率变慢,故错误; C.溴容易挥发,所以用水封,故正确; D.紫药水和高锰酸钾溶液都能杀菌消毒,故正确。 故选 B。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醇、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实验中,先将两者溶于乙醚配成浓度接近的溶液,再投入绿 豆大小的金属钠,观察、比较实验现象 B. 可以用新制 Cu(OH)2浊液检验乙醛、甘油、葡萄糖、鸡蛋白四种物质的溶液(必要时 可加热) C. 牛油与 NaOH 浓溶液、乙醇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冷饱和食盐水以促进 固体沉淀析出 D. 分离氨基酸混合液可采用控制pH 法、分离乙醇和溴乙烷的混
8、合物可用萃取法 【答案】C 【详解】A.因为苯酚是固体,将其溶于乙醚形成溶液时,可以和金属钠反应,二者配制成接 近浓度,可以从反应产生气体的快慢进行比较,故正确; B.四种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没有明显现象的为乙醛, 出现沉淀的为鸡蛋白溶 液,另外两个出现绛蓝色溶液, 将两溶液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的为葡萄糖,剩余一个为甘 油,故能区别; C.牛油的主要成分为油脂, 在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的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 应加入热 的饱和食盐水进行盐析,故错误; D.不同的氨基酸的 pH 不同,可以通过控制pH 法进行分离,乙醇能与水任意比互溶,但溴 乙烷不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水进行萃取分离
9、,故正确。 故选 C。 7.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1 mol C3H9N 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1.2NA B. 14 g N60(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中所含NN 键数目为 1.5NA C. 某温度下,1 L pH6 的纯水中所含 OH数目为 1.0108 NA D. 标准状况下,5.6 L 甲醛气体中所含的质子数目为4NA 【答案】C A.根据物质中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详解】共用电子对数为 C3H9N 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1.2NA,故正确; B. 14 g N60的物质的量为 1460 60 mol,N60的结构是每个氮原子和三个氮原子结合形
10、成两个 双键和一个单键,每两个氮原子形成一个共价键,1mol N60含有的氮氮键数为 即 14 g N60的含有氮氮键 60 90 1.5mol,数目为 1.5NA,故正确; C. 某温度下,1 L pH6 的纯水中氢离子浓度为 10-6mol/L,纯水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 子浓度相等,所以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6mol/L,氢氧根离子数目为 10-6 NA,故错误; D. 标准状况下,5.6 L 甲醛气体物质的量为 0.25mol,每个甲醛分子中含有16 个质子,所以 0.25mol 甲醛中所含的质子数目为4NA,故正确。 故选 C。 8.在某温度下,同时发生反应A(g)B(g)和 A(g
11、)C(g) 。已知 A(g)反应 1 603 90mol, 2 141 (3493) 12, 所以0.1 mol 2 生成 B(g)或 C(g)的能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g)比 C(g)稳定 B. 在该温度下,反应刚开始时,产物以B 为主;反应足够长时间,产物以C 为主 C. 反应 A(g D. 反应 A(g) 【答案】B 【详解】A. 从图分析,的能量比高,根据能量低的稳定分析,B(g)比 C(g)不稳 定,故错误; B. 在该温度下,反应生成的活化能比生成的活化能低,所以反应刚开始时,产物以B 为主;比更稳定,所以反应足够长时间,产物以C 为主,故正确; C. 反应
12、A(g) D. 反应 A(g) 故选。 9.主族元素 X、Y、Z、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 原子序数是 Z 的 2 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Y、Z 的氢化物沸点依次升高 B. Z 和 W 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既有共价键的断裂,又有共价键的形成 C. X、Y、Z 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XY2ZH4的物质可能是分子晶体,也可能是离子晶体 D. M 的原子序号为 32,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答案】A 【详解】W 原子序数是 Z 的 2 倍,则为硫,为氧,为碳,为氮,为锗。 A.碳的氢化物为烃,碳原子数越多,沸点越高,所以不能确定沸点高低,故错误; B. Z 和 W
13、 形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硫或三氧化硫,溶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或硫酸,反应中 既有共价键的断裂,又有共价键的形成,故正确; B(g)的活化能为 E1,故错误; C(g)为放热反应,即H0,但 S 不为 0,故错误。 )B(g)的活化能为(E3E1) C(g)的 H0 且 S0 C. X、Y、Z 与氢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为XY2ZH4可能为 CO(NH2)2,为分子晶体,可能为 NH4CNO,为离子晶体,故正确; D. 锗的原子序号为 32,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故正确。 故选 A。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甘油醛()和葡萄糖均属于单糖,互为同系物 B. 2,3,5,5四甲基3,3二乙基己烷
14、的键线式为 C. 高聚物和 均是缩聚产物,它们有共同单体 D. 将总物质的量为 1 mol 的水杨酸、1,2二氯乙烷和 CH3NHCOOCH3的混合物与 NaOH 溶 液充分反应,最多可以消耗2 mol NaOH 【答案】D 【详解】A. 甘油醛不属于单糖,故错误; B.键线式为的名称为 2,2,4,5四甲基3,3二乙基己烷,故错误; C. 高聚物 有共同的单体,故错误; 的单体为碳酸乙二醇,而的单体是乙二醇,故没 D. 水杨酸含有羧基和酚羟基,1 mol 的水杨酸消耗 2mol 氢氧化钠,1 mol 的 1,2二氯乙烷 CH3NHCOOCH3含有酯基和肽键,消耗 2mol 氢氧化钠,所以 1
15、 mol 的 CH3NHCOOCH3消耗 2mol 氢氧化钠,将总物质的量为1 mol 三种物质的混合物与 NaOH 溶液充分反应,最多可 以消耗 2 mol NaOH,故正确。 故选 D。 11.在常温下,向20 mL 浓度均为 0.1 molL1的盐酸和氯化铵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的 氢氧化钠溶液,溶液 pH 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的 A. V(NaOH)20 mL 时,2n(NH 4 )n(NH3H2O)n(H+)n(OH)0.1 mol B. V(NaOH)40 mL 时,c(NH 4 )c(OH) C. 当 0V
16、(NaOH)40 mL 时,H2O 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 D. 若改用同浓度的氨水滴定原溶液, 同样使溶液 pH7 时所需氨水的体积比氢氧化钠溶液 要小 【答案】B 【详解】A. V(NaOH)20 mL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0.02mol 氯化钠和 0.02mol 氯化铵,电 + n=n(Cl-)+nn(Cl-)=0.04mol,荷守恒有 n(Na+)+n (H+) (NH 4 )(OH) , 因为 n(Na+)=0.02mol, + n=0.02+nn NH3H2O)所以有n (H+) (NH 4 )(OH) , 物料守恒有n(Cl-)= n(Na+)+ n (NH 4 ) (, H2O)H2
17、O)n(H+)0.04即 0.02= n(NH 4 )n(NH3,所以,2n(NH 4 )n(NH3 mol+n(OH) ,故错误; B. V(NaOH)40 mL 时,溶质为0.04mol 氯化钠和 0.02mol 一水合氨,溶液显碱性,因为 水也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故c(NH 4 )c(OH)正确; C. 当 0V (NaOH) 40 mL 过程中, 前 20 毫升氢氧化钠是中和盐酸, 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后 20 毫升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水的电离程度减小,故错误; D.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为中性,若改用同浓度的氨水滴定原溶液,盐酸 和氨水反应后为氯化铵的溶液仍为酸性,
18、所以同样使溶液pH7 时所需氨水的体积比氢氧 化钠溶液要大,故错误。 故选 B。 12.某学习小组在容积固定为2 L 的密闭容器内充入 1 mol N2和 3 mol H2合成 NH3。恒温下 + + + + + + 开始反应,并用压力传感器测定压强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min 压强/MPa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断地将 NH3液化并移走,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B. 其它条件不变,在 30 min 时,若压缩容器的体积,N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C. 从反应开始到 10 min 时,v(NH3)0.035 molL1min1 D. 在 30 min 时,再加入 0.5 mol N2、1.
19、5 mol H2和 2 mol NH3,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D 【详解】A.不断将氨气液化分离,生成物的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故正确; B.压缩体积,平衡正向移动,氮气转化率增大,故正确; C.前 10 分钟,N2+3H22NH3 0 16.80 5 14.78 10 13.86 15 13.27 20 12.85 25 12.60 30 12.60 起始0.51.50 改变x3x2x 10min 时0.5-x1.5-3x 2x 有 0.5 x1.53x2x13.86 0.51.516.80 ,解 x=0.175mol/L,用氨气表示反应速率为 0.175mol/L2 10min
20、0.035 molL1min1,故正确; D.N2+3H22NH3 起始0.51.50 改变x3x2x 平衡 0.5-x1.5-3x2x ,有 0.5264 = 示为 30.250.7527 0.5 x1.53x2x12.60 0.51.516.80 ,解 x=0.25mol/L,则平衡常数表 ,在 30 min 时,再加入 0.5 mol N2、1.5 mol H2和 2 mol NH3,则有 Qc= 1.524 = 30.51.53 K,平衡正向移动,故错误。 故选 D。 13.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锂电池发展上做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某可连续工作的液流 锂离子储能电池放电时工作原理
2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储罐中发生反应:S2O82-2Fe2+=2Fe3+2SO42- B. 放电时,Li 电极发生了还原反应 C. 放电时,Ti 电极发生电极方程式为:Fe2+e=Fe3+ D. Li+选择性透过膜可以通过 Li+和 H2O 【答案】A 【详解】A.储能电池中锂为负极,失去电子生成锂离子,钛电极为正极,溶液中的铁离子得 到电子生成亚铁离子,储罐中亚铁离子与S2O82-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2O82- 2Fe2+=2Fe3+2SO42-,故正确; B.放电时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错误; C. 放电时,Ti 电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为:Fe3+e=F
22、e2+,故错误; D. Li+选择性透过膜可以通过 Li+不能通过水,故错误。 故选 A。 【点睛】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注意锂离子选择性的透过膜只能通过锂离子,S2O82-为还 原性离子,能被铁离子氧化。 14.硫酸铜分解产物受温度影响较大,现将硫酸铜在一定温度下分解,得到的气体产物可能 含有 SO2、SO3、O2,得到的固体产物可能含有CuO、Cu2O。已知 Cu 2O2H+=CuCu2+ H2O,某学习小组对产物进行以下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将气体通过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SO3 B. 将气体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SO
23、2与 O2 C. 固体产物中加稀硝酸溶解,溶液呈蓝色,说明固体产物中含有CuO D. 将气体依次通过饱和Na2SO3溶液、灼热的铜网、酸性高锰酸钾可以将气体依次吸收 【答案】B A.二氧化硫和氧气和氯化钡可以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详解】所以不能说明混合气体中含 有三氧化硫,故错误; B.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说明混合气体含有二氧化硫, 硫酸铜分解生成二氧 的 化硫,硫元素化合价降低,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产物肯定有氧气,故正确; C.固体产物加入稀硝酸,氧化铜或氧化亚铜都可以生成硝酸铜,不能说明固体含有氧化铜, 故错误; D. 将气体通过饱和 Na2SO3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温州市 2020 届高三 11 月选考 适应性 测试 化学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