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pdf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篇一:居民日常出行方式碳排放调查报告 居民日常出行方式碳排放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人类社会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 石能、核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逐步从原始社会的农业文明走 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然而,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转载于: 小 龙文档 网: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上升和经济规模的 不断增长,化石能源、生物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使用造成了严 重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 酸雨等的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所带来的全球 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人类破坏自然
2、环境、不健康的生产生 活方式和常规能源的利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 务。 在此背景下,现在“低碳社会” 、 “低碳城市” 、 “低碳 超市” 、 “低碳校园” 、 “低碳交通” 、 “低碳环保” “低碳网络” 、 “低碳社区” 各行各业蜂拥而上统统冠以 “低碳” 二字, 使“低碳”成为一种时尚。其中,“低碳交通”又是热点中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的热点。 在二氧化碳的排放来源中, 交通运输排放的占到 3
3、4% 左右。交通运输以其巨大的能源消耗,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生 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过去 10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 量增加了 13%,而源自交通工具的碳排放增长率却达 25%。 因此,发展低碳交通是降低碳排放的必然要求。我们这次进 行居民日常出行方式碳排放调查,就是为了解低碳交通的发 展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究相关解决措施。 二、调查对象 由于调查的总体数目过大,我们采取了抽样调查的方 式进行问卷调查,为了使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不偏向某一 个群体,我们选取了三个不同区位的居民小区进行调查,分 别是城市中心的天荣小区,城市边缘的骏景花园小区,还有 城市外围的星晖园小区。 三、调查分析 数据与分析:
4、 你住在: 单选题 第 1 页 1、您的性别: 单选题 2、您的年龄: 单选题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选项 小计 比例 A、18 岁以下 B、1822 岁 C、2330 岁 D、3140 岁 E、4150 岁 F、5160 岁 G、6170 岁 H、70 岁以上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0 41 47 27 36 14 10 3 188 % % 25% % % % % % 分析: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受访者大部分是年轻人 和中年人,幼儿和老人只占少数,这个年龄结构是合理的, 因为对于我们的研究课题来说,我们是对居民日常出行方式 进行研究,老人与幼儿平时是比较
5、少出门的,若每个年龄段 的人数都平均的话数据反而不具代表性了。 3、您所从事的 职业: 单选题 第 2 页 B、政府公务员 C、企事业单位职员 D、自由职业者 E、无固定职业及离退休人员 F、其他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6 55 35 20 19 188 % % %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 % 分析:从不同的职业来区分人群,不同的职业所对应的 收入、出行的目的还有出行的方式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4、您的受教育程度: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小学及以下 B 、初中 C、高中或中专或技校 D、大专 E、大学本科 F、研究生及以上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9
6、33 42 44 48 12 188 % % % % % % 分析:在我们的猜想中,受教育程度越高,其低碳意 识会相应提高,但结合下面调查数据分析的时候,我们发现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其中的相关性并不大。由此可见,我们校园对于低碳方面的 宣传教育还是不足的,公民的低碳环保意识普遍不高。 5、您一般出行的距离为: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A、1 公里以内 B、2 到 4 公里 C、5 到 10 公里 D、10 到 20 公里 E、20 到 40 公里 15 39 65 35 15 % % % % % 第 3 页 6、您出行的主要目的是(多选) : 多
7、选题 7、根据上述出行目的,请您为您平时主要采用的出行 方式排序(由主要到最不主要):您平时不采用的出行 方式不需排序 排序题 选项 平均综合得分 公交车 地铁 步行 私家车 出租车 自 行车 电动车 14、您出行最主要考虑以下哪些方面: 多选题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第 4 页 B、速度 C、舒适度 D、安全性 E、交通工具的占道面积 F、交通工具的污染程度 G、 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24 76 71 7 16 10 188 % % % % % % 5、6、7、14 综合分析:由 5、6 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 居民平常出行主要集中
8、在 20 公里以内,这时他们绝大多数 人会选择公交车和地铁作为交通工具。 但是从图表 14 可以看出,他们选择交通工具,主要是 考虑花费、速度、舒适性、安全性等与居民自身利益直接相 关的因素,而对于交通工具是否环保是否低碳是否节能这些 只有极少部分的居民会考虑其中,这个再次说明了我国居民 的环保意识是有待加强的。 现阶段若单纯想通过居民的自发行为自觉选择低碳交 通工具从而达到减少碳排量的目的似乎有点难度。因此,政 府的相关调控行为就显得尤为迫切了。 15、您认为影响你步行上街的最大因素是(多选) : 多选题 16、您愿意步行的最远距离: 单选题 第 5 页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9、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篇二:常州市居民出行调查分析报告 第一章概况 出行调查的目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常州市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不断深 化,城市道路交通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另一方面,随着常 州市迈入特大型城市步伐的加快,居民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 反映在居民日常出行方式与习惯上,越来越多的摩托车、私 人小汽车等机动化交通工具进入普通家庭,居民日常娱乐消 费出行次数不断增加,造成城市交通面临着迅速增长和愈发 复杂化的交通需求,道路交通矛盾仍显紧张。 俗话说, “治病要治根” 。要想摸透城市交通所存在的 “病根” ,就要深究城市交通发生的“源” ,而通过开展居民 出行调查就可以获取城市交通的
10、本和源。所谓居民出行调查, 指对规定地区的居民所进行的一昼夜出行情况 (包括出行时 间、目的、采用的交通方式、出行起终点 )及相关因素的调 查。本次居民出行调查服务于新一轮的常州城市交通规划, 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力求从宏观上掌握城市居民 出行的基本交通特征和流动规律,为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与建设、城市道路交通需求和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由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和日本 CFK 公司提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供技术支持,由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进行方案设计。常州 市规划局进行组织协调,常州市城调队实施调查,常州市测 绘院、常州工
11、学院也参与了这次调查。 调查范围覆盖常州市区 1864 平方公里,调查对象为调 查范围内具有城市户口的常住人口。 调查时间为 XX 年 6 月 1 日至 XX 年 6 月 15 日间十个正常工作日。采用调查员上门家 访式填表调查方式,采用等距抽样的抽样方法(抽样率为主 要建成区 3%和外围城镇 1%) 。实际有效抽样数为 10614 户, 29444 人(不含 6 岁以下儿童 1600 人) ,其中有出行人数为 24008 人,无出行人数为 5436 人,总出行次数为 60948 次/ 日,有出行人的平均出行次数为次/日?人。 第二章居民出行调查简介 工作步骤 本次调查根据调查规模的大小、内容
12、的繁简、数据处 理手段及调查队伍的质量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制定。全部工作 分为前期准备、调查阶段、数据录入、数据分析和撰写报告 五个阶段进行,调查工作程序框图如图 2-1-1 所示。 图 2-1-1居民出行调查工作程序框图 工作计划 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对常州市居民出行调查制定了 详细的工作计划。在工作计划内,对调查的范围和规模、内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容和深度、方法和步骤、人员组织、时间进度、费用开支等 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 组织分工 为做好常州市城市交通战略规划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研究,常州市规划局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委托常州市城调队 和南京市交通规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居民 出行 方式 调查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