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
《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第1课 鸦片战争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林则徐禁烟运动,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2.知道南京条约的内容,简单分析其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 观看影片林则徐的片段,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2.引导学生利用地图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理解南京条约的危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林则徐敢于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2.让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教学重点虎门销烟的过程及意义、鸦片战争的结果;中英南京条约教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教与学互动设计二次备课一【诗歌导入】炮子谣(节选)清陈澧请君莫畏大
2、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同学们,这首炮子谣反映了鸦片输入中国后,造成民众体质下降、倾家荡产、社会风气败坏等后果,进一步说明鸦片之害甚于杀人的武器炮和火箭。那么,鸦片是如何进入中国的?又是谁把鸦片输入进来的?其目的是什么?鸦片进入中国后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清朝统治者态度如何?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鸦片战争。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一)鸦片走私1材料和图片展示: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从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开始,以瓦特蒸汽机的发
3、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以19世纪三四十年代机器大生产的基本实现为完成标志。资料图:1851年世博会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绩2问题思考:结合教材和上述材料图片试着比较这一时期的中外形势并思考,英国为什么会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3教师归纳:鸦片战争前中外形势的比较4.教师过渡:在正常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开始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5材料引入:材料一:(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魏源材料二:现今直省地方,俱有食鸦片烟之人,而各衙门尤甚,约计督抚以下,文武衙门上下人等,绝无食鸦片烟者,甚属寥寥。6教师归纳:鸦片危害大量白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中考历史资料 部编版中考历史资料 中考历史课件 中考历史学案 中考历史设计 中考历史专题 中考历史试卷 中考历史指导 中考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