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1)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doc
《等腰三角形(1)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腰三角形(1)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等腰三角形编号:013 主笔: 备课组长: 年级组长: 上课日期:姓名: 班级: 组名: 预习评审:一、 学习目标1.巩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2、通过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二、 重难点学习重点:等腰三角形性质及应用 学习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三、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本节课要会用“等边对等角”这个性质求角度和证明。四、 自学提纲(约5分钟,课前个人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订正)活动1: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问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并剪下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一个什么图形?得到的ABC有什
2、么特点?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边_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做一做:请你在上图等腰三角形的相应位置标上“腰、底边、顶角、底角”。ACDB活动2:根据你探究的过程,回答49页 思考 问题:(1)探究中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2)你能猜一猜等腰三角形中的两底角有什么大小关系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猜想。五、 合作探究活动3: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你能试着证明上述性质吗?(约15分钟,独立思考1分钟后,小组讨论,你共有几种方法来证明呢?)已知:在ABC中,AB=AC.求证: B= C.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 (简写成“ ” );练习:如图,在ABC中,已
3、知AB=AC,则_= _,理由是什么?活动4: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1的运用(约12分钟,小组交流展示)1、 如右图,在ABC中,已知AB=AC,A=36,求B、C。2、 如右图,在ABC中,已知AB=AC,B=70,求A、C。归纳:解决本题你用到的知识有: (1)在等腰三角形中,知顶求底,底角= ;(2)在等腰三角形中,知底求顶,顶角= 。3、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36,它的另外两个角是 。归纳:在等腰三角形中,知其中一个角度数求另外两个角的度数需 。六、 当堂检测(约5分钟,个人独立完成,小组讨论交流展示)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20,它的两个底角为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10,它的另外两个角是 。七、 课堂小结(约2分钟,大家畅所欲言本节课的收获及疑问)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八、 拓展练习试一试:如图,在ABC中,AB=AD=DC, BAD=26。求B、C 。 ABCD九、 学习反思及困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中考数学资料 初中数学讲义 新教材数学专题 初中数学课件 初中数学学案 初中数学精品资料 初中数学专题 初中数学试卷 中考数学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