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加强版.doc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加强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加强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1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是由于本能或成熟导致的,而是后天习得的。2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类。(1)言语信息:通过言语表达信息能力,即“知识”,“知道是什么”的能力。(2)智慧技能:运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即“知道如何去做”的能力。(3)认知策略:指导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能力。控制自身内部技能的能力。(4)动作技能:将各动作组成连贯、精确的完整动作的能力。(5)态度: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心理状态。3经典条件反射:由条件刺激(铃声)替代无条件刺激(食物)引发的反应。巴甫
2、洛夫狗的唾液分泌。把食物显示给狗,测其唾液分泌。在此过程中,若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铃响,狗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而无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食物是无条件刺激,由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称为无条件作用;铃声原是中性刺激,铃声和食物在时间上多次结合,原是中性刺激的铃声成了条件刺激,铃声和唾液分泌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联系,即条件作用。4操作条件反射:如果一种反应(不管有没有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之后伴随一种强化物,那么在类似环境里发生这种反应的概率就增加。这种由有机体主动发出,受强化而习得的反应,称作操作条件反射。(又称“工具性条件作用”,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核心。)“斯金纳箱”内装上一操纵杆,
3、与另一提供食丸的装置连接。把饥饿的白鼠置于箱内,白鼠偶然踏上操纵杆,供丸装置就会自动落下一粒食丸。经多次尝试,白鼠会不断按压杠杆直至吃饱。5强化指能增强反应率的后果;强化物指跟随在行为之后能够增强行为再次发生的频率的事件。(斯金纳理论最重要部分和基础,在斯金纳体系中,强化是主要的自变量。)6试误说: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误学习。在他看来,动物通过尝试与错误,以及偶然获得成功,逐渐消除错误动作,而把成功的反应保持下来。桑代克迷笼装置的实验结果的联结理论在学习上的表现。一只饿猫被关在实验迷箱中,箱门紧密,箱子附近放一条鱼,箱内有个开门的旋钮,一碰即开。开始猫无法走出箱子,只能在里面乱碰
4、乱撞,偶然一次碰到旋钮打开门,便得以逃出吃到鱼。经多次尝试错误,猫学会碰旋钮开门的行为。由此,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刺激-反应联结,无需观念作媒介;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率;学习的过程是通过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7认知地图:托尔曼在研究位置学习时造的一个词,用来表明动物在这类实验中所习得的东西,即“目标-对象-手段”三者联系在一起的认知结构。8潜伏学习:人或动物在无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学习。托尔曼发现没有受到强化的那组白鼠也在学习,只是没有显示出来而已。一旦给予奖励,则会立刻显示出来。他称白鼠在未受到强化前所发生的学习为潜伏学习或潜在学习。9顿悟说(学习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就
5、是知觉的重新组织,这种知觉经验变化的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顿悟的,所以格式塔的学习论又称为“顿悟说”。10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11替代性强化:班杜拉认为,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12.自我强化:班杜拉认为,观察者依据自己的标准对行为作出判断后而进行的强化。13.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先于某种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用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同化、理解新的学习内容。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识结构中原有的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14.迁移(包括概念和不同的分类形式):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
6、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同内容领域的迁移:知识的迁移;动作技能的迁移;情感的迁移;态度的迁移。不同方向的迁移:顺向迁移(指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逆向迁移(指后来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不同效果的迁移: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的影响)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的影响)正迁移又分横向迁移(指在不同领域中难度相似的两种学习之间的迁移)和纵向迁移(指在同一领域中难度不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迁移)不同范围的迁移:特殊迁移(指一个领域或课题的学习对另一领域或课题的学习产生的直接影响)和非特殊迁移(指基于一般性的动机、策略或方法而产生的迁移)不同程度的迁移:近迁移(指将所学
7、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学习情境比较相似的情境中)和远迁移(指个体能将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的学习情境极不相似的其他情境中)不同意识水平的迁移:低通路迁移(反复练习的技能自动化的迁移)和高通路迁移(指有意识地将某一情境下习得的抽象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15.表征、图式、编码(认知心理学)(注重概念间的内在联系)表征:是指知识或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贮存的方式。图式:一些大块的知识单元中既含有语义的内容,又含有形象的内容,甚至还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心理学家便用图式来描述大块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编码:不同的表征形式称为编码。联系:表征是基础,图式和编码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概念。图式表示的
8、是大块知识单元的表征,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特殊的表征;编码则是不同表征形式的概念统称。16.认知结构:是指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的编码系统,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目,它是人用以感知、加工外界信息以及进行推理活动的参照框架。学科结构:指一个学科围绕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态度和方法而形成的整体知识框架和思维框架。心理结构:18.创造力: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19.学习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奥苏贝尔关于学习动机的形式):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内部
9、动机:来自个体内部的激励,指进行某项活动是因为该活动本身带来的意义。外部动机:来自个体外部的激励,从事某项活动的动机是作为达到某一结果的手段。认知内驱力: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个体为了保持长者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20.个别差异(学习风格、认知风格包含被包含的关系):心理的个别差异一般是指个性差异,即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或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学习方式(学习风格):简单讲,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具体的讲,是指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
10、现出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奈欣斯的三维智力理论:感觉定向、反应方式和思维模式。 感觉定向:指学习者在学习时主要依赖的是视觉、听觉还是触觉。 反应方式:单独工作-小组工作;主动的参与者-被动的观察者;依赖教师-独立自主;支持答案-质疑答案。 思维模式;先收集、积累许多细节材料后把它们组织到一种形式中-先有一个总的概念轮廓,后再去收集有关信息去证明这个概念;深思熟虑地、有条有理地收集信息-巨大的、直觉式的跳跃。雷诺的六维理论:知觉偏好、物理环境需要、社会环境偏好、认知方式、最佳学习时间以及动机和价值观等。科尔勃的两维坐标理论:具体体验抽象概括;反省观察主动实验四种风格:发散者、同化者、聚合者、顺应
11、者认知方式(认知风格):在加工信息时所习惯采用的不同的方式。威特金场依存场独立:场独立:利用自己内部参照来认识;场依存:利用外部参照来认识。卡根的图形辨别实验:沉思型:深思熟虑而错误少;冲动型:快速反应但错误多。帕斯克系列性整体性:系列性:从一个假设到下一个假设是呈直线的方式进展的。整体性:从全盘上考虑如何解决问题。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深层加工:指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将所学内容与更大的概念框架联结起来,以获取内容的深层意义。表层加工:指记忆学习内容的表面信息,不将它们与更大的概念框架联结起来。21、榜样作用: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习得新的反应。22、表征学习:也称名称学习,指对各种符号的意义的
12、学习。23、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者面临问题情境而没有现成方法可以利用时,将已知情境转化为目标情境的认知过程。24、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二、简答题1.奥苏贝尔的发现学习与布鲁纳发现学习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奥苏贝尔认为,发现学习是指学习内容不是以定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而是要求学生在把最终结果并入认知结构之前,先要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如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排列、重新组织或转换。因此,发现学习可以在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三种学习类型中发生,除此之外,奥苏贝尔认为,发现学习还涉及其他三种学习类型:运用(指把已知命题直接转换到类似的新情境中去)、问题解决(指学生无法直
13、接转换,通过一些策略,使一系列转换前后有序)和创造(指能把认知结构中各种彼此关系很遥远的观念用来解决新问题),这三种学习是有层次的。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是要学生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发现基本的原理、概念和结构,其中发现的发现的方法和态度是最为重要的。发现学习的特征:1、强调学习过程:学生是积极的探究者,参与建立学科知识体系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形成一种学生能独立探究的情境2.强调直觉思维:采取跃进、越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思维3.强调内在动机:保护学生原先的好奇心内部动机原型;形成能力动机,即求得才能的动机4.强调信息提取:关键在于知道如何组织信息,信息贮存在哪里和怎样提取信息。 联系:1)都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
14、,对原有认知结构的构建,使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适当的概念建立联系。2)都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不是机械地学习,发现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结构,将所学新知识加以内化,强调内在动机的作用2.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不限于班杜拉)答:社会学习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与行为改变的原理相结合,阐明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其人格特征的理论,又称造型论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1) 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作为相互交错的决定因素起作用,且这些决定因素双向地相互作用。强度可能因不同行为、不同个体和不同环境条件而有所不同,即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2)人类不仅可通过直接经验学习,还可通过观察他人即榜样的行
15、为学习,获得间接经验。观察学习在人类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而言,受奖的榜样行为更易被观察者所模仿。(3)观察学习受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心理过程支配。注意过程,即决定个体在众多榜样作用影响时选择观察哪些方面;保持过程,通过符号媒介(映像表征和语言表征),将榜样作用的经验保留在长时记忆中;动作与再现过程,包括对反应的认知组织,反应的发起,岁反应的监控,根据信息反馈矫正反应;动机过程,分为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4)原理:人类的许多学习都是认知性的、反应的结果是人类学习的主要来源、观察是学习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展现一个榜样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应、观察学习是规则和创造性行为的主要来源。社会学习论是分
16、析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一个理论体系。它是根据认知活动对外界影响的调节去剖析社会行为的学习、动机和强化的,因而被称为一种认知行为论。这对培养人的准确技能、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具有一定的意义。3.桑代克和斯金纳实验有无本质区别?对学习的解释存在差异的原因。(参考学习论)答:桑代克的迷箱实验与斯金纳的实验本质上无区别,但是两者在实验情景上有一些小小的差别。桑代克的迷箱实验中猫是能看见强化物鱼的,而在斯金纳的实验中白鼠却不能在反应之前先看到食物。这一小小的差别使得桑代克把学习解释成为是通过强化加强了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进行的,斯金纳则把学习解释成为是强化增加的是相同行为再发生的频率,强调这一行为首先是有
17、机体主动发出的,在导致了满意的后果后,该行为再发生的可能性得到增加。桑代克迷箱实验说明,猫没有通过推理或者洞察力来学会逃跑;反而是经过试误法来慢慢消除无用的动作,然后在合适的动作和所欲求的目标之间建立联系。在他看来,猫是有理智地行事,即学会了逃出迷笼。作为经验的结果,猫在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这种行为改进是通过各种机械过程自动完成的,不需观念或顿悟。桑代克还认为动物在具有本能的刺激-反应联结的基础上还可以有习得的刺激-反应联结。他认为所有的学习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通过一系列细小的步骤按顺序逐渐达到的。学习即形成联结。而斯金纳认为“学习”是反应概率的变化;“理论”是对所观察到的事实的解释;“学习
18、理论”所要做的,是指出引起反应概率变化的条件。所以,研究学习行为的目的是要形成一种分析各种环境刺激的功能的方法,以决定和预测有机体的学习行为。斯金纳箱的一个特点是动物可以反复做出斯金纳称之为“自由操作的反应”。所谓的“自由”,是动物的行为不像在迷笼里那样受到限制;所谓“操作”是因为动物的反应是主动地作用于环境。之所以说两个实验在本质上没有区别,是因为,如果把斯金纳实验中白鼠的行为也像桑代克实验中的猫那样画出相应的学习曲线的话,其图象揭示的会是一样的结论,即学习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尝试错误的渐进的过程,并且无需意识的参与,强化物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学习发生的因素。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桑代克理论的进一步
19、发展,他提出了操作性作用的原理。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点(见PPT)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它以人的整体性研究为基础,崇尚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要研究对人和社会的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本质的揭示不像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那样给予严格的定义,而是从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意义的角度加以描述。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以罗杰斯对学习的论述为代表,其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1)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过程,即是指学习者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积极的自我评价的一种学习过程。通过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等发生积极
20、的变化。(2)有意义的学习是通过“做”中学习的。促进学习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学生直接面临实际问题,从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学习。(3)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育者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价值观等,形成良好的师生交往关系,创设情感融洽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够自由、自愿地学习,帮助学生实现潜能。(4)能够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因此,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罗杰斯提倡学生中心,而学生中心的关键,在于使学习具有个人意义。(5)自由学习的原则。5.奥苏贝尔提出的关于影响意义接受学习的三种变量这三种
21、变量分别是可利用性、可辨性和稳定性。(1)可利用性:学生认知结构中能与新教材建立联系的有关概念(固定点)是否可利用;(2)可辨性:这些概念与要学习的新概念之间区别的程度如何;即要防止新旧观念的混淆,使新观念能够作为独立的实体保持下来。(3)稳定性:认知结构中起固定点作用的概念是否稳定、清晰。既影响到为新概念提供固定点的强度,也影响到学生能否对新旧概念做区别。6.奥苏贝尔与罗杰斯意义学习的区别与联系区别:罗杰斯关注个人层面,意义是学习内容与个人经验的交融,是整个人的学习;而奥苏贝尔则关注认知层面,意义是逻辑的意义,只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颈部以上”的学习。(1)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过程
22、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学习者表现出一种在新学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联系。以教师为中心,控制外部条件来影响意义学习的价值(2)罗杰斯的意义学习指即是指学习者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积极的自我评价的一种学习过程。通过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等发生积极的变化,而不只是知识的积累。具有四要素第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都投入学习;第二,学习是自我发起的;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即它会
23、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第四,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事件对学生的意义。联系:都强调学习受内部、外部条件的影响;都强调学习的自发性,即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都反对机械学习,注重学习的意义。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答:问题解决。指一种以目标定向的搜寻问题空间(包括起始状态,目标状态和算子)的认知过程。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受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为问题因素和个人因素,这两类因素相互影响,关系密切。1. 问题情境:问题中的事件和物体将以某种特点呈现在个体面前,也可以理解为问题的表征方式2. 功能固着性: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事物上的倾向。或者说,知觉一个物体时,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心理学 期末考试 复习重点 北师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