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论文.docx
《音乐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论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皖西地区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摘要:在对皖西民歌文化生态做以阐述的基础上,以慢赶牛为研究对象,对这一地区民歌的音乐形态特征做以分析。慢赶牛是具有代表性的皖西民歌,其形态特征反映了这一地区音乐的一般风格:既有山歌的沉稳、平缓与豪迈,又有水路民歌的悠扬、流动与灵巧。由于流传地域的差异,南路慢赶牛、中路慢赶牛和北路慢赶牛的风格也是同中有异。慢赶牛反映着皖西民歌南北音乐相互交融的风格特征,其音乐形态是由这一歌种所处的地理和文化环境所决定的。关键词:皖西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传承创新1 皖西民歌的分类及艺术特征1.1 山歌及其艺术特征1.1.1 山歌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的内容广
2、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高亢、节奏自由,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流传分布极广,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内地、山区、丘陵、渔村等地区,是人们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娱自乐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山歌多在户外演唱,主要在个体劳动中咏唱,具有自娱自乐等基本特征。其歌腔自由舒展,曲调往往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用来直畅而集中地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汉族许名地区的山歌有自己的民间称谓,例如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甘肃的“花儿”、“少年”,湖北的“赶五句”,四川的“晨歌”,安徽的“慢赶牛”、“挣颈红”等等,具有坦率、直露的表
3、现方法和热情、奔放的音乐性格。11.1.2 山歌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4点:(1)抒情性山歌一般并不直接伴随劳动歌唱,所以山歌不似劳动号子显示出鲜明的实用功能;因为常常对着高山原野蓝天白云无拘无束地歌唱,所以山歌不似小调类民歌那样规范严谨兼具抒情与叙事功能。山歌,恰似一条情感之河从民众的心底流出。旋律的乐节或乐句的尾部,山歌常常出现自由延长音,为的是尽情抒发心中的慨叹。人们借着山歌悠悠飘洒的旋律,尽情地抒发着欢乐与忧伤、喜悦与哀愁。抒发内心情感可以说是山歌最主要的功能,抒情性成为山歌在各种民歌体裁中最突出的特征。(2)即兴性即兴编唱是民间歌曲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在山歌中体现得十分鲜明。在陈述
4、唱词的部分,山歌音乐的节奏接近自然语言的节奏,目的是直接而清楚地说出心中的话,即兴性与山歌山涧野外的演唱环境有密切关系。空旷的山野或无垠的草原,成为人们自由舒展尽情歌唱的宽阔舞台,在没有任何外在约束的情况下,民间歌手的文采乐思往往像潮水般奔涌而出,常常即兴唱出甚至令专业词人、乐人也叹为观止的上品佳作。即兴性有时候是由于交际时对歌的需要,这一点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歌舞节日上表现得格外突出。如广西壮族“歌圩”对歌时,男女双方年轻歌手各自在本方歌师傅的带领下,出口成歌,你来我往,机智风趣,对答如流。(3)乡土性乡土性即鲜明的地域性特色。这也是民间歌曲共通的基本特征之一,但在山歌体裁中体现得尤为突
5、出。这是由于某种山歌大多传唱在一个比较小的区域,因而在语言上多使用特色浓郁的方言土语,也一定使用该地区最脍炙人口的音调,常常根据方言音调而派生出大量属于某地区或某民族的装饰性歌腔,形成所谓“山歌不出乡,各是各的腔”的乡土性特征。例如,同在西北地区,青海的“花儿”与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与内蒙古的“爬山调”,其地域性特点一听自明。当然劳动号子与小调也有乡土性,但不似山歌突出。劳动号子因为受到劳动的制约,在节奏律动的形态上,音程的使用上,常常伴随着劳动种类及劳动强度的影响而显示出某些共性。小调则既传唱于偏僻的乡间路上,又流行在喧哗的城镇街头,常常因为流传面积较广而减弱了乡土性、地域性,增
6、加了共通性。山歌的乡土性还表现在风格的淳厚质朴,绝无矫揉造作,较少艺术加工,透出浓郁的山野之风,散发着醉人的泥土气息。1.2 劳动号子及其艺术特征1.2.1 劳动号子劳动号子简称“号子”,北方常称“吆号子”,南方常称“喊号子”。号子是直接伴随体力劳动,并和劳动节奏密切配合的民歌。它产生于劳动过程中,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真实地反映劳动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其音乐形象粗犷豪迈、坚实有力,是某些体力劳动中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
7、叫。号子类别的划分,主要依据是不同的工种和传唱环境。从历年已经采录到的音乐资料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1) 搬运号子;(2) 工程号子;(3) 农事号子;(4) 船渔号子。劳动号子因各地区生产特点不同、可分许多类型。如沿海地区和水乡渔村,流行渔民号子,城镇的水旱码头,流行搬运号。此外,还有开山号子、爬坡号子、插秧号子、榔头号子、入囤号子、夯号、打桩歌、辘轳歌等多种形式。1.2.2 劳动号子的艺术特征在民歌当中,劳动号子是最早产生的。它的音乐与劳动又紧密 联系,所以它的音乐性格、节奏、音乐材料、歌词创作、曲式结构及歌 唱方式都伴随劳动方式与劳动强度的差别而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其艺术特征主要表现为以
8、下6点:(1) 直接、简朴的表现方法和坚定、有力的音乐性格在艰辛的劳动中,因为是集体劳动,就要求劳动者们齐心协力、勇敢坚定 ,只有这样才能战胜一切困难,最终完成劳动任务。因此 ,劳动号子当中 就很少有柔弱、纤细、曲折的成份,它的性格特征则是坚定、豪迈、粗犷的。(2) 号子的节奏和生产劳动节奏的统一劳动号子节奏、节拍方面的特征与生产劳动的节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是劳动号子音 乐区别于其他音乐体裁的标志。劳动节奏赋予号子节奏以律动性。所谓节奏的律动性是指节奏有规则、有节律的运动。劳动号子的节奏律动型大致有三类:a.长律这种律动单位的长度一般相当于一个乐句。它所伴随的劳动较平稳、或者劳动强度较大,
9、但间歇时间长,节奏不太紧促 ,例如下滩号子、采石号子、打硪号子等。b.平律这种律动单位的长度相当于一个乐节。它所伴随的劳动速 度适中,协作性较强,节奏规整,决定了这类劳动号子音乐的节奏紧凑,曲调方整,有较强的推动力。例如黑龙江的搬运号子哈腰挂。 c短律这类劳动号子所伴随的劳动速度快 ,节奏紧张,劳动号子音乐的律动单位短促,不断反复,一般每一拍就是一个律动单位。例如川江船夫号子中的上滩号子。(3)音乐材料的重复性因为受到劳动的限制,劳动号子的音乐形式简朴,不能用太多的音乐材料,因而它的音乐材料则是有规则 的重复使用。例如哈腰挂,整个曲调长达60小节,但都是由第一乐段的八小节变化衍展而来的。(4)
10、歌词创作的即兴性劳动号子的歌词,往往是劳动者在劳动中即兴顺口编出来的。它的题材内容有叙事的、诙谐的以及反映爱情生活的,总之,广泛的生活题材都可作为劳动号子的歌词。(5)曲式结构的简朴性a结构体式较简单。劳动号子中较多的是平叙性和对应性两种性质的结构具体体式,变化不大。b乐段结构的独立性不强。因为劳动时间的延续,劳动号子就需要长时间地反复演唱,因此,段落感不强。(6)一领众和的歌唱方式号子的歌唱方式 ,主要是“领、合”式, 即一人领,众人合,或者众人领,众人合。在节奏较缓的劳动中,“领” 句较长,“合”句稍短。而在较为紧张的劳动中,领句、合句都十分短促。另外,多数情况下,领句唱完之后,合句再接唱
11、,但也有合句在领句结束以前就进入的,两个声部由此构成重迭状态。领唱部分常是唱词的主要陈述部分,音乐灵活、自由,变化多,音调高亢嘹亮,有呼唤、号召的特点。和的部分大多唱的是实用性衬词或重复词,音乐较固定,变化少。节奏性强,常使用同-乐汇或同一节奏型重复进行。领唱与和唱交替进行,既促进了集体劳动者之间的情绪交流,又加强了行动的-致性。由于劳动的紧张度不同,领与和的配合方式也不同:在节奏紧张的劳动中,领与和配合紧凑,采用句接式(领与和相联,构成一个乐句)或密接式(领与和相联,构成一系列的短句或乐节);在节奏舒缓的劳动中,常采用段接式(领与和相联,构成一个乐段);在最为紧张激烈的劳动中,领与和重叠形成
12、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多声部合唱,如码头搬运号子,传唱于码头、货场的装卸抬扛、推拉等劳动场合。21.3 小调及其艺术特征1.3.1 小调小调,又称“小曲”、“俚曲”、“时调”等3 ,是中国汉族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4。 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汉族民间歌舞小曲。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因有职业艺人与半职业艺人的传唱,并和曲艺、戏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加工提炼的成分较多,词、曲即兴性少,较定型化,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善。所以小调相对来说流传面较广,遍及城市和乡镇,其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农村小调以反映农村日常生活,特别是反映农村妇女的爱情、婚姻
13、生活者居多;城市小调则涉及城镇小手工业者、商人、市民和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乞丐等的生活,以及娱乐嬉戏、自然风光、生活知识、民间故事等。小调表现感情细腻曲折,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小调分为抒情歌、诙谐歌、儿歌和风俗歌四类。一种统称。小调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1.3.2 小调的艺术特征(1)抒情性抒情性在音乐上的具体表现,是小调的旋律大都优美婉转、流畅动听。与山歌中的情歌相比,小调中的情歌有着更细腻的描摹,更委婉的情绪,更为曲折的情节,更加巧妙的构思,歌腔则比较的柔和秀丽。例如云南地区的一首小调类情歌绣荷
14、包,歌词通过为心上人绣荷包的内容切入情感的表达,以“双丝双线”比喻情意深深,旋律优美婉转,含蓄深情。例如河北民歌放风筝,描摹了我国北方的一群姐妹们迎来春天的愉悦心情,和相邀相约去踏青观景放风筝时的欢乐情绪。(2)叙事性叙事性在音乐上的具体表现,是小调的歌腔大多比较平稳,结构规整精致,多采用适合叙事的多段体分节歌的形式,娓娓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小调民歌反映记录的风俗性内容,常常塑造出民俗风情画般的氛围和意境。例如东北民歌小看戏,叙述几位姐妹梳妆打扮,由车夫赶车出门去看戏的内容,虽是一首简单的叙事性小调,却构成一幅过去时代的风情画,十分令人流连不已,遐思无限。1.4 儿童歌曲及其艺术特征1.4.1
15、 儿童歌曲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儿歌中既有民间流传的童谣,也有作家创作的新儿歌。我国古代称儿歌为童谣或童子谣、孺子歌、小儿语等等,左传 中有“卜偃引童谣”的记载。它原属民间文学,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儿歌才成为儿童文学的重要样式之一。“儿歌”这一名称在我国的正式使用,是“五四”以后歌谣运动大发展时期。1.4.2 儿童歌曲的艺术特征(1)内容浅显,思想单纯儿歌是在乳儿的摇篮旁伴着母亲的吟唱而进入儿童生活中的。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感知到模仿,最终学会诵唱儿歌,并从中获得审美感受。但儿歌的内容往往十分浅显,易为幼儿所理解
16、,或单纯集中地描摹、叙述事件,或于简单有趣的韵语中表明普通的事理。例如,圣野的儿歌布娃娃:“布娃娃/不听话/喂她吃东西/不肯张嘴巴。”于天真稚气中表达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模仿和思考。同时,孩子们在诵唱这首儿歌时马上就会联想到自己吃饭的情景,懂得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篇幅简短,结构单一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还比较单纯,又限于口耳相传,因此,儿歌的篇幅应当短小精巧,结构应当单纯而不复杂。常见儿歌,一般只有短短的四句、六句、八句,当然也有较长的。就每句组成的字数看,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是基本句式。短小、单纯、自然,就易学易唱。如全舒的小青蛙:“ 小青蛙/叫呱呱/
17、捉害虫/保庄稼/我们大家都爱它。”只19个字,既描绘出青蛙鸣叫的田野图画,又告诉儿童一个常识。(3)语言活泼,节奏明快易唱儿歌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方式来实现的,所以要求其作品适宜诵唱,并能与游戏过程相配合,必须呈现出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幼儿好动,又处于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阶段,富有音乐感、节奏明朗、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可以引起幼儿的美感、愉悦感,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因此,无论是传统儿歌还是创作儿歌,也无论是世界上哪一个民族的儿歌,都具备合辙押韵、节奏明快易唱、语言活泼的特点。2 皖西民歌文化意义原汁原味本乡本土的皖西皖西民歌具有的主要特征是:原生态特征;明显的地域特征;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音乐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