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铁钉生锈》教案(2021新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铁钉生锈》教案(2021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铁钉生锈》教案(2021新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铁钉生锈【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制作、实验验证、查找资料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常见的物质的变化。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
2、假设是否一致。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完善探究报告。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当多人观察、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的高年段要求。1.5物体在变化
3、时,构成物体的物质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3.2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质。16.2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17.2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认识生活中防锈等技术的应用。【教材分析】铁钉生锈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2课。通过本单元第1课蜡烛的变化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物质变化的种类。本课带领学生具体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进一步理解铁钉生锈产生了新物质,并通过控制变量实验,提升学生科学探究水平。钢铁生锈是一个普遍现象,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生产的钢铁大约有1/4被锈“吃掉”。不仅如此,还会因为设备锈蚀,引起停工停产,产品质量下降,
4、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铁生锈的原因及防锈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课以学生熟悉的铁钉生锈为例,让学生探究铁钉生锈的过程,明白铁钉生锈的原因,进而理解各种防锈方法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本课教学内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以铁钉为引子,让学生用眼看手摸的方法,初步认识铁锈在颜色、光滑度、软硬等方面的特征,知道铁锈是红褐色、比较松软、容易脱落的一种物质。其次,引导学生说说在哪里见过生锈的铁制品,从而了解生锈现象广泛存在及生锈与铁制品所处的环境有关。第二部分,研究铁锈和铁的不同。教材提供了用锤子敲、用砂纸磨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发现铁锈与铁的不同,从而确定它们不是同一物质。第三部分,运用实验的方法,帮助学
5、生认识铁生锈的原因。这部分内容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第二个活动是做铁锈生成实验。教材提供了范例,意在引导学生按照科学探究的过程进行,即从提出问题“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开始,到作出假设“铁在水里容易生锈”,然后制定实验方案,在观察现象和交流研讨的基础上,得出结论“铁在有水和空气的条件下容易生锈”。这个活动非常重要,它不仅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更重要的是落实本单元科学探究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第四部分,教材提供五幅图片,介绍各种防锈方法及蕴含的科学道理。【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已经认识了大量的诸如水、空气、土壤、动植物等
6、物质变化的经验和认知,但这些对物质变化的认知大多停留在表面。本单元将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知进一步引向深入,在对蜡烛变化的研究中,学生已经总体认识了物质变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另一种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本课要引导学生对铁钉生锈现象的探究,进一步认识产生新物质的变化。铁生锈虽然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但学生对铁锈的认识非常笼统、模糊。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生锈铁制品,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对铁锈和铁进行比较,明确认识铁锈是不同与铁的一种新物质,从而理解铁生锈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实验设计和探究的能力,在研究铁钉生锈的原因时,要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提出问题作出
7、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特别是实验设计过程,要让学生充分交流,积极反思,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充分体会合作、交流、分享的重要意义。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持续观察,认真记录实验现象,积极表达分析结果,从而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养成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联系对生活中防锈方法的观察,分析其中的防锈原理,体会关于物质变化的知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积极作用。【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铁钉生锈是一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2.通过实验,知道铁与水和空气接触容易生锈,了解防锈的原理和基本方法。科学探究1.能用多种方法研究比较铁锈与
8、铁的不同。2.会设计实验探究铁钉生锈的原因,并能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3.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2.在探究铁钉生锈原因的实验方案设计中,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积极反思,不断修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到铁生锈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2.结合生活中常见的防锈实例,寻找其中的原理,并积极思考是否可以进行改进。【教学重点】探究铁生锈的原因。【教学难点】设计实验并能坚持观察记录。【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和视频。学生生锈的铁制品,不生锈的铁制品,放大镜,小锤子,砂纸,检测电路,铁钉,塑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钉生锈 小学 科学 苏教版 六年级 上册 第一 单元 铁钉 生锈 教案 2021 新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