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蜡烛的变化》教案(2021新版).docx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蜡烛的变化》教案(2021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蜡烛的变化》教案(2021新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蜡烛的变化【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制作、实验验证、查找资料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常见的物质的变化。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
2、论与假设是否一致。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完善探究报告。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当多人观察、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再次观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的高年段要求。1.5物体
3、在变化时,构成物体的物质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教材分析】蜡烛的变化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一课。本课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蜡烛为主要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究物质的变化,发现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两大类(不提专业名词)。本课教学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做一支蜡烛。本环节让学生亲手做一支蜡烛,在感受制作快乐的同时,认识到蜡烛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产生新物质。第二部分,先做蜡烛燃烧实验,通过观察干燥的烧杯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和白瓷碗底部的变化,认识到蜡烛燃烧后产生了水、二氧化碳、炭黑等新物质。再通过对蜡烛熔化和蜡烛
4、燃烧生成物的比较,认识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如条件允许,可以再做纸片燃烧实验,让学生加深认识)。第三部分,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判断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变化属于哪一类,加深对物质两类变化的理解,同时意识到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已经认识了大量的诸如水、空气、土壤、动植物、天体等物质变化的具体事实,对蜡烛液、固态的变化以及点燃后的变化也有一定的认知,【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科学探究1.能从制作蜡烛和燃烧蜡烛的过程中,发现两
5、类变化的不同。2.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科学态度1.意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2.体验实验获得证据、交流获得结论的重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能列举出物质变化的实例,体会人类生产生活对物质变化的利用。【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教学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的变化属于哪一类。【教学准备】教师小瓷勺、烧杯、澄清石灰水、PPT课件。学生蜡块、烛芯、模具、三夹板、小刀;酒精灯、火柴、纸杯;小铁勺、小瓷勺、烧杯、澄清石灰水;湿抹布、记录表。【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对“蜡烛”产生兴趣。1.同学们,今年暑假你出去旅游了吗?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奇怪的地
6、方。(播放视频: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2.你知道这是哪里吗?那些栩栩如生的名人主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生:蜡)不错,那些人物主要是用蜡制作的。3.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物品也是用蜡制作的?(生:蜡烛。)4.今天,我们就用蜡来尝试做蜡烛,一起研究蜡烛的变化。(板书:蜡烛的变化)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巧用切合主题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本课探究对象“蜡”的兴趣,有效集中了学生课堂伊始的注意力,引发学生足够的探究兴趣。二、制作蜡烛,认知到没有新物质产生。1.蜡烛的构成很简单,由蜡和烛芯构成。(手拿蜡块)用这块蜡,怎么做一个小蜡烛呢?生:把蜡块熔化.追问:做这根小蜡烛需要把整块蜡都熔化吗?(生:切一点)生:切碎2.
7、为了加快熔化速度,可以先准备蜡屑。切大约三分之一的蜡块就可以了。3.接下来究竟如何制作呢?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制作蜡烛的视频。(播放视频)4.你能简单说说制作蜡烛的步骤吗?(学生交流,相机PPT出示步骤)(1)切碎蜡块;(2)点燃酒精灯,加热蜡屑;(3)把蜡油倒入模具,插入烛芯;(4)等待蜡油凝固。注意事项:别划伤、别烫伤。5.除此以外,老师还有一些要求(PPT出示)(1)分工明确;(2)边做边仔细观察;(3)及时记录发现。(提示:仔细观察每一点变化,如蜡块颜色、气味、大小、形状等,填在制作蜡烛的发现记录表上。)听明白了吗?那就开始吧。6.学生按要求分组制作蜡烛,教师巡视,随时关注操作步骤和活动安
8、全。先看看整个班级情况,接着到个别小组指导,提醒完成后把工具及时放回原位。7.汇报交流发现,点评学生的发现。(1)蜡烛有个小洞:你观察的真细致。这个小洞是由于蜡油表面得张力引起的,就和我们曾经学过的水的张力是一样的。(2)烛芯插入后会冒泡泡:你观察的真仔细,连这个都被你发现了。冒泡泡是由于烛芯表面的蜡遇到炽热的蜡油熔化导致的。(3)慢慢熔化、慢慢凝固。那有谁观察到蜡是怎样慢慢熔化的呢?凝固呢?你观察得真全面,真了不起!(4)白-透明-白,你还注意到了这个,真细致。(5)冒白烟、冒气。这是蜡受热后变为蜡蒸气,上升后又变为蜡的固体小颗粒师:在制作蜡烛的过程中,有哪些特征发生了变化?哪些特征没有发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蜡烛的变化 小学 科学 苏教版 六年级 上册 第一 单元 蜡烛 变化 教案 2021 新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