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机械摆钟》教案7.doc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机械摆钟》教案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机械摆钟》教案7.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机械摆钟【教材分析】在本课,学生从钟摆的摆动开始观察研究,然后自己制作一个简易的摆(制作简单摆的三样东西是一根绳、一个绑在绳子一端的重物和一个能把绳子挂起来并让它自由摆动的支架),测量它在1分钟内的摆动次数。学生在测试自己制作的摆后交流研究结果,得到初步共识,并为下一课提出了待研究的问题。本课教材设计了两个探索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钟摆运动的特点,根据测量结果来思考钟摆运动的特点,即钟摆摆动具有等时性;第二个活动是自己制作一个摆并观察摆运动的特点,在发现自制摆也具有等时性的基础上,教科书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摆摆动频次并不相同。【学情分析】摆钟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在进行了相应的探索活动之后,
2、学生根据观察的现象和获得的数据,就可以进行相应的研讨,并最终总结出相关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操作中的一些问题,如怎么才算是摆动一次(一般需要教师说明,依照惯例,我们把钟摆往返运动看作一个完整周期,即摆动一次),手表计时是否准确等问题。学生通过分析会发现每分钟摆动次数是相同的,但是不同的小组测量的结果又是不一样的,这为下一课开展摆的研究提出了研究的问题。如何让学生获得准确的数据?这些操作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对研究本单元的问题,以及对学生的科学素养都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同一个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这就是摆的等时性。根据这种性质,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
3、小。 科学探究目标:能较准确地重复观测钟摆及自制摆每分钟的摆动次数。能根据钟摆的特点动手制作一个单摆。 科学态度目标:准确地测量摆的摆动次数,理解重复实验的意义。发展研究计时工具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摆的等时性,即同一个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难点在重复观测钟摆和观察自制摆的过程中,学生探究得出摆的等时性以及不同摆的摆动速度不同。【教学准备】手表(秒表)、摆锤(螺帽或其他重物)、摆绳(棉线)、支架(铁架台或其他支架)、记录表、大摆钟。【教学过程】1.导入观察摆钟。教师提问:摆钟有哪些结构组成?分别叫什么名字?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摆钟 小学 科学 教科版五 年级 上册 第三 单元 机械 摆钟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