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科学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7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科学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科学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12 浙江省湖州市 2017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科学答案解析 试题卷 一、选择题 1.【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小沟、小渠、小溪、小池塘等小微水体,都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考点】生态系统 2.【答案】A【解析】月相是由于日地月三者位置的变化产生的,而同一个晚上看到月球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的。地球自转,月球的东升西落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A 正确;地球公转,与月球
2、的东升西落无关,B错误;月球自转,月球自转与地球上看到月球东升西落无关,C 错误;月球公转,月相变化一个周期与地球上看到月球东升西落无关,D 错误。【考点】阴历与月相的关系 3.【答案】D【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据课本可知,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所以以速度这一科学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长跑。故选 D。【考点】速度 4.【答案】C【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核能发电是由核能转化为电能,没有新物质
3、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煤矿自燃包含着煤炭的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C 正确;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5.【答案】A【解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 2/12 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3)图中,1 肺静脉、2肺动脉、3 上下腔静脉、4 主动脉,甲是肺部毛细血管,乙是组织细胞外毛细血管。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
4、要器官,因此若乙位于肾脏,血液流经乙后尿素含量下降,正确;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从图中看出,血液流经甲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氧含量增加而不是减少,错误;血管 1 是肺静脉,血管 3 是上下腔静脉而不是上腔静脉,错误;血管 2(肺动脉)中的血液是静脉血而不是动脉血,错误。【考点】血液循环 6.【答案】A【解析】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发育成果实,据此作答。种子的数目是由胚珠的数目决定的,西瓜中有许多种子,这是因为西瓜子房中有许多胚珠。A 正确。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 5060 克
5、,每个“拇指西瓜”质量约 6 克,B 错误。果实中的维生素 C 是有机物,但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C 错误。“拇指西瓜”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为被子植物,D 错误。【考点】种子的结构 7.【答案】B【解析】(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关键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2)旋翼式无人机是依靠空气浮力升空的;(3)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4)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处
6、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无人机在空中悬停时,旋翼在不断转动,旋翼与机身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所以旋翼相对于机身是静止运动的,故 A 错误;旋翼式无人机是依靠空气浮力升空的,月球上是真空,旋翼式无人机无法飞行,故 B 正确;无人机匀速下降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所以在该过程中,重力势能没有转化为动能,故 C 错误;无人机只有在空中匀速飞行时,才受到平衡力作用,故 D 错误。【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8.【答案】B【解析】平静水面上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错误;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
7、动速度加快,此时黄线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故 B 正确。用桨划水时龙舟前进,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是杠杆的平衡条件,故 C错误;“科学试题卷”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 3/12 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所以传导神经冲动的是视神经,不是神经冲动沿着反射弧传导,故 D 错误。【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
8、关系,光的反射 9.【答案】D【解析】鸡蛋能与食醋反应生成气体,但是不能确定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要进一步检验才能完成,故选项利用厨房用品不能完成。实验室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故选项利用厨房用品不能完成。测定蔬菜中农药的残留量,需用特定的药品,故选项利用厨房用品不能完成。比较食用油与水的密度大小,利用食用油和水混合即可完成,故选项利用厨房用品能完成。【考点】盐的性质及用途,酸、碱、盐的鉴别 10.【答案】A【解析】通过2CO分子模型认识2CO分子结构采用的是模型法,故 A 符合题意;小树弯曲说明小树受到了力的作用,方便认识力的存在,属于转换法,故 B 不符合题意;用小磁针的偏转来表示
9、磁体周围是否存在磁场,利用的是转换法,故 C 不符合题意;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的个数越多,磁性越强,用的是转换法,故 D 不符合题意。【考点】转换法 11.【答案】C【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两个灯泡组成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两灯电流相等,故 AD 错误;(2)灯泡亮度有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1L比2L亮,即1L的实际功率比2L的实际功率大。而两灯电流相等,由2PI R可知,1L的电阻比2L的电阻大,故 B 错误;由UIR知,1L两端电压比2L两端电压大,故 C 正确。【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12.【答案】A【解析】用浓硫酸吸收水分属于除杂质
10、,要长进短出,即从 b 管进,a 管出;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可,所以从 c 管进,所以 a 接 c。【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13.【答案】A【解析】如图所示,电热水壶加热过程中,水的内能通过热传递改变,故 A 正确;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 B 错误;白气是一些小液滴,即是沸腾时,温度比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 4/12 的小水滴,故 C 错误;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热,但温度不变,故 D 错误。【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液化及液化现象,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14.【答案】B【解析】光合作用需要光照,被遮光的部分 c 没有光照
11、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未被遮光的部分 d 能接受光照,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 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b 缺少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只有 d 显蓝色。对比 da,有两个变量水分和叶绿体,不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考点】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15.【答案】B【解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 X、Y、Z 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氧化铜能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3 2Cu(NO)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氧化铜难溶于水,
12、不能与水反应,不能生成氢氧化铜,故 X、Y、Z 对应的物质不能实现这种转化。HCl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 X、Y、Z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Mg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故 X、Y、Z 对应的物质能实现这种转化。【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16.【答案】C【解析】灯1L正常发光时,其两端的电压为 6V,接入灯2L,两灯的电阻不变,则 ab 间的电压会发生变化,故灯2L不会正常发光;灯1L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11P2
13、W1IAU6V3;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21UUU12V6V6V,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U6VR181IA3;2L的电阻为22222U(6V)R12P3W;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2RRR181230,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U12VI0.4AR30,故 C 正确;滑动变阻器和灯2L每秒做功为整个电路所做的功,则WUIt12V 0.4A 1s4.8J,故 D 错误。【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5/12 试题卷 二、填空题 17.【答案】质子数 一个镆(或 Mc)原子【解析】15 表示原子的原子序数,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可知,Mc可表示的微观意义为一个镆原子。【考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18
14、.【答案】(1)分裂、分化(或分裂、生长和分化)特异性(2)凝集原【解析】(1)在正常人体内,造血干细胞通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产生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满足人体所需。白细胞中的 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会对进入血液的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2)输血前必须先检查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血型是由红细胞上的凝集原决定的。【考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19.【答案】(1)CO(2)置换【解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铁、钛、氧、碳、氯原子个数分别为 2、2、6、6、1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钛、氧、碳、氯原子
15、个数分别为 2、2、0、0、1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 6X 分子中含有 6 个碳原子和 6 个氧原子,则每个 X 分子由 1 个碳原子和 6 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 X 的化学式为CO。(2)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0.【答案】(1)非金属(2)+5【解析】(1)F的名称是氟,带“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2)6PtF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原子团,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6PtF的化合价为1价;在化合物中氟几乎都呈1价,设Pt元素的化合价为 x,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
16、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x(1)61,则x=5价。【考点】元素的简单分类,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21.【答案】(1)细胞膜 6/12 (2)消化(3)分解者【解析】(1)草履虫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是通过细胞膜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2)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人体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营养物质,获得能量,通过呼吸、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代谢废物。(3)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大量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被归还土壤,供绿色植物重新利用,因此细
17、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考点】生态系统的成分 22.【答案】大于 大于【解析】粗细、材料相同的电阻丝R甲和R乙,R甲长度大于R乙,则RR乙甲;两电阻丝串联,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因为甲瓶中电阻丝的电阻大于乙瓶中电阻丝的电阻,电流通过甲瓶中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使甲瓶中的煤油温度上升的高,由此得出,当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故甲玻璃管液面上升高度h甲大于乙玻璃管液面上升高度h乙;向右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流减小,在电阻相同、放出热量相同的情况下,电流越小,根据焦耳定律可知,所用的时间越长,即2
18、t大于1t。【考点】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焦耳定律)23.【答案】图 2 远离【解析】人的眼睛相当于照相机,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图 2 符合;近视眼应该用凹透镜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为了模拟近视眼看东西模糊的情形,应该把该图中的光屏向远离凸透镜。【考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三、实验探究题 24.【答案】(1)变化的(2)见图 7/12 (3)更换电阻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保持电阻 R 两端的电压不变【解析】(1)由表中数据,根据欧姆定律UIR,电阻的电压UIR,可知电压分别为 1.44V、2.7V、2.8V,故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变化的。(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
19、要控制电阻的电压即电压表示数不变,为达到这个目的,应增加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如下所示:。(3)更换电阻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阻 R 的电压保持不变。【考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25.【答案】酸根离子(或阴离子)24Na SO Cl【解析】对比实验 1 中加入稀盐酸时,黑色粉末很快溶解,溶液呈蓝绿色,实验 2 中没有明显现象;实验3、4 需要控制阴离子不同,所以实验 4 中需要加入硫酸钠,所以【建立猜想】两种酸溶液的 pH 不同;两种酸溶液中的阴离子不同;【实验过程】实验次数 试剂 实验条件 实验现象 1 0.2 克CuO粉末+6 毫升pH=0的盐酸 常温 黑色粉末很快溶
20、解,溶液呈蓝绿色 2 0.2 克CuO粉末+6 毫升pH=0的硫酸 常温 无明显现象 3 0.2 克CuO粉末+6 毫升pH=0的硫酸+0.35 克NaCl 常温 黑色粉末很快溶解溶液呈蓝绿色 4 0.2 克CuO粉末+6 毫升pH=0的硫酸+0.35 克硫酸钠 常温 无明显现象 8/12 【实验结论】常温下,pH 相同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于CuO反应现象出现差异的原因是由于氯离子促进了反应的进行。【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 26.【答案】(1)拿掉纸盒后重复实验,观察小车停止的位置,并与原来比较(2)假设 1(3)磁体靠近闭合线圈时,闭合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小车的动能转化为线
21、圈的电能(或线圈周围产生磁场与靠近的磁体排斥)【解析】(1)为了验证小车速度减小是否受到纸盒的影响,小明应该拿掉纸盒后重复实验,观察小车停止的位置,并与原来比较。(2)纸盒能使小车运动速度减小得更快,说明纸盒中有磁体,假设 1 中没有磁体,故否认了假设 1。(3)带磁铁的小车靠近闭合的线圈时,闭合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小车的动能转化为线圈的电能,动能减小,速度减小的更快。【考点】控制变量法 27.【答案】(1)使银离子全部沉淀(2)KIAgClAgIKCl (3)小于【解析】(1)加入过量的氯化钠能保证将银离子全部沉淀。(2)碘化钾能与白色氯化银反应生成碘化银沉淀和氯化钾。(3)因为氯化
22、银能转化生成碘化银,说明碘化银的溶解能力小于氯化银。【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28.【答案】(1)研究生长激素对小鼠生长的影响(2)排除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4)【解析】(1)该实验是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而设计的。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生长激素对小 9/12 鼠生长的影响。(2)实验中切除垂体的目的是避免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干扰实验。(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含生长激素的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变量是生长激
23、素。(4)预测实验结果如图:【考点】植物激素 四、解答题 29.【答案】(1)原核生物 (2)432N14 2N%100%35%NH NO80,m=100kg 35%=285.7kg【解析】细菌都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细菌的细胞内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但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考点】细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30.【答案】(1)设生成的2H的质量为 x,22LiHH OLiOHH8212gx812g=2x 解得x3g 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3g。(2)设生成LiOH的质量为 y 10/12 22LiHH OLiOHH82412gy812g=24y 解得y=36g 36
24、LiOH%=100%3.6%12991 3 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6%。【解析】(1)写出化学方程式并代入氢化锂的质量即可算出氢气的质量。(2)根据化学方程式算出溶质氢氧化锂的质量,再根据=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分析计算即可。【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31.【答案】(1)遗传(2)胎盘和脐带(3)自然选择【解析】(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及排出废物。(3)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且能产生的新基因,所以基因突变不定向地改变了种群的
25、基因频率,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婴儿离开母体后,身上特有的棕色脂肪发挥作用,使他们能快速适应低于母体体温的新环境,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一种适应性。【考点】育种与优生 32.【答案】(1)小于(2)塑料管受到的压力FGmg0.01kg 10N kg0.1N,所以对塑料管底部橡皮膜产生的压强43F0.1NP1000PaS1 10 m;答:水对塑料管底部橡皮膜产生的压强是 1000Pa;(3)装有液体的塑料管受到的浮力FG0.01kg+0.002kg10N kg0.12N浮总。答:装有液体的塑料管受到的浮力是 0.12N。【解析】(1)塑料管的重力和液体的重力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浙江省 湖州市 中考 科学 试卷 答案 在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