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设计规范学习教程.doc
《硬件设计规范学习教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硬件设计规范学习教程.doc(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硬件设计规范学习教程版本:1.00时间:2011-11-29目 录1前言32印制电路板设计基础32.1印制电路设计32.2印制电路板的特点和类型32.3印制电路板的板面设计42.4印制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布局与布线52.5印制导线的尺寸和图形62.6印制电路板的热设计63SCH和PCB设计规范63.1目的63.2SCH73.3PCB74硬件设计案例分析145.1常见错误类145.1.1印制板板号、日期未更新错误类145.1.2封装错误类155.1.3标签错误类175.1.4工艺边错误类175.1.5SCH、PCB网络不一致错误类185.1.6缺少表贴MARK点错误类185.1.7拼板错误类185.
2、1.8硬件设计和安装结构不匹配类185.1.9DRC校验时检查选项未选定错误类195.1.10选用已经停产、即将停产、无替代物料的元器件错误类205.1.11不适合大规模生产类205.1.12不符合印制板厂家要求类215.2输入输出接口参数是否匹配类235.2.1NR1806新平台背板总线案例分析235.2.2VLCOM13COC门电路案例分析235.2.3NR1101光藕输入电流阈值偏小、输出电源不匹配245.2.4HRCPU02C光电输出与后级总线驱动不匹配255.3电磁兼容类265.3.1UAPC新平台开入板NR1502A265.3.2MUX-64C装置275.4电源类285.4.1RC
3、S9519A装置电源输出值不符合要求(陈勇 撰)285.4.2RCS-9665电源变压器案例分析(汪世平 撰)305.4.3反激式变换器及相关案例(汪世平 撰)315.5时序匹配类345.6高速电路设计类341 前言编写本教程的目标是为了规范硬件开发,提高硬件开发水平,避免重复发生一些简单、常见的错误,节约开发成本以及提高研发效率。本教程首先介绍硬件设计的基本知识、SCH和PCB设计规范;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公司开发过程中曾经发生的错误设计,编写了硬件设计案例分析。下面分四个部分重点介绍:印制电路板设计基础、SCH和PCB设计规范、硬件设计师开发流程简介、硬件设计案例分析;2 印制电路板设计基础
4、2.1 印制电路设计 什么叫做印制电路设计?说明印制电路基材、结构尺寸、电气、机电元件的实际位置及尺寸,印制导线的宽度、间距、焊接盘及通孔的直径,印制接触片的分配,互连电气元件的布线要求以及为制定文件、制备照明底图所提供的各种数据等各项工作,统称为印制电路设计。2.2 印制电路板的特点和类型 印制电路是指在绝缘基板的表面按预定设计,用印制的方法所形成的印制导线和印制元件系统。具有印制电路的绝缘基板(底板)称之为印制电路板(简称印制板)。目前在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的印制电路板只有印制导线而很少有印制元件。若在印制板上连接有元器件和某些机械结构件,且安装、焊接、涂覆等装配工序均已完成,则该印制电路板
5、即称之为印制装配板。 当前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小型元件、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它们都必须安装在印制板上。特别是表面安装元件的应用,更和印制电路板密不可分。 使用印制电路板的电子设备具有可靠性高、一致性好和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抗振动、抗冲击性强;设备的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标准化、便于维修等优点。缺点是制造工艺较复杂,小批量生产经济性差。印制电路板按其结构可分为以下四种:1.单面印制板。在厚度为1mm2mm的绝缘基板的一个表面敷有铜箔,并通过印制与腐蚀工艺将其制成印刷电路。2.双面印制板。在厚度为1mm2mm的绝缘基板的两个表面敷有铜箔,并通过印制与腐蚀工艺将其制成双面印刷电路。3.多层印制板。在绝
6、缘基板上制成三层以上印制电路的印制板称为多层印制板。它是由几层较薄的单面或双面印制电路板(厚度在0.4mm以下)叠合而成。为了把夹在绝缘基板中间的印制导线引出,多层印制板上 安装元件的孔必需金属化处理。即在小孔内表面涂覆金属层使之与夹在绝缘层中的印制导线沟通。随着集成电路的规模扩大,其引脚也日益增多。就会出现单双面的印制板面上可容纳全部元件而无法容纳所有的导线。多层印制板可解决此问题。4.挠性印制板。其基材是软性塑料(聚酯、聚酰亚胺等),厚度约0.25mm1mm。在其一面或两面覆以导电层以形成印制电路系统。多数还制成连接电路和其它器件相接。使用时将其弯成适合形状,用于内部空间紧凑的场合。如硬盘
7、的磁头电路和电子相机的控制电路。用作印制电路板的基材主要有环氧酚醛层压纸板和环氧酚醛玻璃布层压板两种。前者价廉而性能较差,后者价格稍高但性能较好。图1 PCB分类2.3 印制电路板的板面设计 1.设计印制电路板应先了解以下条件:(1)拟设计印制电路板的电原理图,以及该电路所用元器件的型号、规格和封装形式。(2)各元器件对板面安排的特殊要求。如元件的位置、频率、电位、温度、屏蔽和抗冲击等要求。特别要注意发热量大的元件的位置安排。 (3)印制板的机械尺寸、在整机中的安装位置和方法及电气连接形式等。2.基板的材质、板厚和板面尺寸。根据电路板的耐温要求、工作频率和电位高低选定基板。并结合电路的复杂程度
8、确定导电层的数目。印制板的外形一般为长方形,分为带插头和不带插头两种。3.印制电路网格应用。以电路板机械轮廓线的左下方为坐标原点。为了保证印制电路板与在其上安装的元件之间的一致性,必须在印制板网络的交点上连接或安装。印制电路网格的间距为2.5mm。当需要更小的网络时,应设辅助格。辅助格的间距为基本间距的1/4(0.625mm)或1/2(1.25mm)。4.元件的安放。根据电路图并以元器件的外形和封装以及布局要求,从输入到输出逐级顺序绘制。可先画出草图以确定大致定位。A面为元件面,B面为焊接面。 典型元件法:以外形基本一致的多数元件中选出典型元件作为布局的基本单元。将其它元件估算为相当于若干个典
9、型元件。元器件轮廓在板上的间距不小于1.5mm。如此算出整板上要排列多少个典型元件,需要多大的板面尺寸。大元件法:如电原理图中小电阻,小电容之类的元件较少。可先测算大元器件如变压器、集成电路等的面积,再放适当的余量来决定板面面积。2.4 印制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布局与布线1.板上元器件布局的一般原则通常元器件布置在印制板的一面。此种布置便于加工、安装和维修。对于单面板,元器件只能布置在没有印制电路的一面,元器件的引线通过安装孔焊接在印制导线的焊盘上。双面板主要元器件也是安装在板的一面,在另一面可有一些小型的零件,一般为表面装贴元件。在保证电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元器件应平行或垂直于板面,并和主要板边平
10、行或垂直。在板面上分布均匀整齐。一般不得将元件重叠安放,如果确实需要重叠,应采用结构件加以固定。元件布局的要点。元件尽可能有规则地排列,以得到均匀的组装密度。大功率元件周围还应在布置热敏元件,和其他元件要有足够的距离。较重的元件应安排在靠近印制电路板支承点处。元件排列的方向和疏密要有空气对流。元器件宜按电原理图顺序成直线排列,力求紧凑以缩短印制导线长度。如果由于板面尺寸限制,或由于屏蔽要求而必须将电路分成几块时,应使每一块印制板成为独立的功能电路。以便于单独调整、测试和维修。这时应使每一块印制板的引出线为最少。为使印制板上的元器件的相互影响和干扰最小,高频电路和低频电路、高电位与低电位电路的元
11、器件不能靠得太近。元器件排列方向与相邻的印制导线应垂直交叉。特别是电感器件和有磁芯的元件要注意其磁场方向。线圈的轴线应垂直于印制板面,以求对其他零件的干扰最小。 考虑元器件的散热和相互之间的热影响。发热量大的元器件应放置在有利于散热的位置,如散热孔附近。如元件的工作温度高于40时应加散热器。散热器体积较小时可直接固定在元件上,体积较大时应固定在底板上。在设计印制板时要考虑到散热器的体积以及温度对周围元件的影响。提高印制板的抗振、抗冲击性能。要使板上的负荷分布合理以免产生过大的应力。对大而重的元件尽可能布置在靠近固定端,或加金属结构件固定。如印制板比较狭长,则可考虑用加强筋加固。2.制板布线的一
12、般原则低频导线靠近印制板边布置。将电源、滤波、控制等低频和直流导线放在印制板的边缘。公共地线应布置在板的最边缘。高频线路放在板面的中间,可以减小高频导线对地的分布电容。也便于板上的地线和机架相连。高电位导线和低电位导线应尽量远离,最好布线是相邻的导线间的电位差最小布线时应使印制导线与印制板边留有不小于板厚的距离,以便于安装和提高绝缘性能。避免长距离平行走线。印制电路板上的布线应短而直,减小平布线。必要时可以采用跨接线。双面印制板两面的导线应垂直交叉。高频电路的印制导线的长度和宽度宜小,导线间距要大。不同信号系统应分开。印制电路板上同时安装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时,宜将这两种电路的地线系统完全分开,
13、它们的供电系统也要完全分开。采用恰当的接插形式,有接插件、插接端和导线引出等几种形式。输入电路的导线要远离输出电路的导线。引出线要相对集中设置。布线时使输入输出电路分列于电路板的两边,并用地线隔开。设置地线。印制板上每级电路的地线一般应自成封闭回路,以保证每级电路的地电流主要在本地回路中流通,减小级间地电流耦合。但印制板附近有强磁场时,地线不能做成封闭回路,以免成为一个闭合线圈而引起感生电流。电路的工作频率越高,地线应越宽,或采用大面积布铜。2.5 印制导线的尺寸和图形当元器件布局和布线方案确定后,就要具体地设计绘制印制图形。印制导线的宽度。覆箔板铜箔的厚度为0.02mm0.05mm。印制导线
14、的宽度不同,其截面积也不同。不同截面积的导线,在限定的温升条件下,其载流量也不同。因此,对于某覆箔板,印制导线的宽度取决于导线的载流量和允许温升。印制板的工作温度不能超过85。印制导线的宽度已标准化,建议采用0.5mm的整数倍。如有特别大的电流应另加导线解决。印制导线的间距。一般言,导线间距等于导线宽度,但不小于1mm。对于微型设备,不小于0.4mm。具体设计时应考虑下述三个因素:a.低频低压电路的导线间距取决于焊接工艺。采用自动化焊接时间距要小些,手工操作时宜大些。b.高压电路的导线间距取决于工作电压和基板的抗电强度。c.高频电路主要考虑分布电容对信号的影响。印制导线的图形。同一印制板上的导
15、线的宽度宜一致,地线可适当加宽。导线不应有急弯和尖角,转弯和过渡部分宜用半径不小于2mm的圆弧连接或用45度角连线,且应避免分支线。2.6 印制电路板的热设计由于印制电路板基材的耐温能力和导热系数都比较低铜箔的抗剥离强度随工作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印制电路板的工作温度一般不能超过85。如果不采取措施则过高的温度导致印制电路板损坏和导致焊点开裂,降温的方法是采用对流散热,可根据情况采用自然通风或强迫风冷。在印制板设计时可考虑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均匀分布热负载、零件装散热器,局部或全局强迫风冷。 3 SCH和PCB设计规范3.1 目的1.规范化使用cadence工具设计SCH和PCB;2.使得SCH功能
16、划分明确,可读性强;3.使得PCB布局合理,元器件排列有序,密度均匀,布线有条理。3.2 SCH1.一般规则及要求页面大小设为A3,页面名称应有实际意义,采用统一的图框模板,调用库里面的XN_STANDARD/XN_FRAMEA3;根据工作原理,将各元件自右向左,自上而下整齐排列;按功能分页,用网络名直接联系各页图纸;图面安排时,输入在右侧,输出在左侧,电源布置在右下部;对SCH做EXPORT PHYSICAL DRC检查,确保原理图无语法错误; 在原理图的设计过程中把用到的器件都要从公用的位于服务器上原理图库中调取,保证整个研发设计的协调一致,避免个人原因导致的出错。 2.原理图库的建立和调
17、用 原理图设计中,尽量沿用原来用过的成熟的参考电路,如果有新的器件,新的电路采用,需评审。如果用的器件在原来的原理图库中没有,则需要重新建一个库,建好以后需把库文件和相关的规格书发给库的管理人员,经核对,确认没有问题后,放到公司服务器上的公共库,再调用。库的调用,请在cadence 的CPM 工程管理界面上 点 setup ,讲 库的路径映射到服务器上,具体方法请参考cadence的使用文档3.信号完整性及电磁兼容性考虑对外部的输入输出信号要加相应的滤波/吸收期间,必要时加TVS或压敏电阻;各芯片的电源都要加去耦电容;高频区的BULK电容选择低ESR的钽电容或镍电容;去耦电容应在满足纹波要求的
18、条件下选择较小容值的电容,提高谐振频率;对高频信号在源端串电阻;4.原理图的设计规范Cadence的组件都可采用库的方式调用,原理图设计页面采用统一的图框模板,封面调用XN_STANDARD/XN_COVER_A4,每一页调用库里面的XN_STANDARD/XN_FRAMEA3;包括GND FGND GNDA VCC等都有相应的库调用,对于比较大的器件,一般我们会将器件按照功能分成多个PART,另外对于每一个部分的电路 都要有相应的文字注释 。5原理图设计上的检查,请参考以下的表格分类编号检查项备注风 险 信 息1单板内有无首次使用的元器件(在备注中列出元器件型号列表)2首次使用元器件的接口方
19、式、规格参数、应用环境是否经过论证或进行过实验,检查器件管脚编号和信号名称对应关系与芯片手册是否一致3新增器件的供货渠道及货期是否能满足研发及工程使用的要求基 本 检 查4单板硬件设计说明书是否已经写好5依据单板硬件设计说明书检查单板内模块间接口正确性,检查信号流向是否正确,数量是否完备6依据单板硬件设计说明书检查单板对内对外接口是否正确7对于升级单板,核对升级后的单板是否能适应前版本现场维护的需求;如需更改软件,检查硬件设计说明书中是否详细列出更改内容复 位 电 路 8是否采用标准复位电路,各个等级的电源是否均有效监控9WDI输入、复位输出是否正确上拉;如有多个复位输出,是否确保无冲突时 钟
20、10时钟参数(频率、电平、稳定度等)选择是否合理,单个时钟的负载是否2个11时钟信号是否有匹配(时钟线长度超过1000mil则需要加匹配电阻)可 编 程 逻 辑12CLK、WR等关键时钟信号是否接全局时钟输入管脚,CS、RST等是否接全局输入管脚13是否将可编程器件未使用的专用输入管脚接地或输入电 源14电感和磁珠是否按照要求使用(非推荐电路,禁止使用电感;磁珠仅用于PLL电源、晶振电源、模拟电源等的滤波)15板内DC/DC电源、LDO、电源模块等输出负载裕度是否40%;非稳压的DC/DC电源的实际功耗是否20%额定(如不足则需要增加电阻负载以满足稳压要求)16单板的整体功耗是否已预估(在备注
21、中类出预估值)17如有模拟电路,模拟电源回路是否独立18CPU、DSP器件如果有上下电顺序要求,是否满足外 部 总 线19CPU与外围器件数据总线是否连接正确,无MSB或LSB配合的问题20地址总线与数据位宽配置是否匹配(确保地址总线A0、A1偏移正确)21是否为MEMORY或FLASH扩容预留正确的地址输入22数据总线读、写对应关系是否正确;数据总线驱动器的方向控制、使能是否正确23总线拓扑结构是否检查,保证总线负载和总线驱动延迟的合理性(20M以上高速总线负载不超过4个,20M及以下低速总线负载不超过6个),超过负载能力后要增加驱动基 本 关 注 点24传输距离超过2000mil、信号上升
22、速率小于10ns的信号是否在源端或负载端串接100欧匹配电阻;如果传输距离超过6000mil,是否在源端和负载端同时串接100欧匹配电阻25根据芯片数据手册检查器件外部管脚的上下拉需求,是否无遗漏,是否无重复上下拉26电平匹配是否合理(尽量避免使用3.3V输出驱动5V输入或5V输出驱动3.3V输入这类电平不完全匹配的电路,以免器件差异造成逻辑错误)27各级差分线信号极性是否连接正确;28芯片的中断处理电路设计是否合理(有上拉或下拉,保证稳态,无毛刺)29所有OD、OC管脚是否进行上下拉处理30元器件的参数规格(如速率、电平、驱动能力等)是否与要求完全匹配,并且有一定裕量31CMOS器件输入脚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硬件 设计规范 学习 教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