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过程中矿物质气化与亚微米颗粒形成的研究.pdf
《燃煤过程中矿物质气化与亚微米颗粒形成的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煤过程中矿物质气化与亚微米颗粒形成的研究.pdf(10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燃煤过程中矿物质气化与亚微米颗粒形成的研究姓名:高翔鹏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热能工程指导教师:徐明厚;姚洪20061108 I摘 要 煤是中国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电站燃料的主体,煤粉燃烧为我们提供必需的热源和电力资源的同时,会带来严重的颗粒物污染。研究表明,燃煤生成的细微颗粒物是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重要来源,通常这些颗粒富集着有机污染物和各种有毒金属元素,会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由于煤燃烧过程亚微米颗粒形成过程的复杂性,目前对燃煤过程中亚微米颗粒的形成机理和控制的研究一直进展缓慢。因此,对燃煤过程中亚微米颗粒物的形成机理、演化过程及其排放特性等方
2、面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论文综述了燃煤过程中颗粒物的排放对人类及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危害,阐明了研究颗粒物形成与排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煤燃烧过程中亚微米颗粒形成与排放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思路。首先论文通过热重实验研究了小龙潭褐煤、平顶山烟煤、六盘水烟煤和合山烟煤的低温灰的矿物质气化量,进而在实验室的沉降炉上对小龙潭褐煤、平顶山烟煤、六盘水烟煤、萍乡烟煤和合山烟煤分别进行燃烧实验,研究了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物理化学特征及亚微米颗粒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煤种、不同工况下生成的 PM10的质量粒径分布都是呈双峰分布,其峰值分
3、别在 0.0944m 和 3.95m 附近;粒径小于0.935 m的颗粒是通过气化凝结机理形成的,而粒径大于 0.935m的颗粒是通过矿物质的破碎、聚结机理形成;炉膛温度、煤粉粒径及炉内气氛和燃煤特性都对亚微米颗粒的生成有显著性影响。为了研究实际电站锅炉的颗粒物排放特性及其成分变化,论文接下来应用低压撞击器对八台燃煤机组锅炉除尘器前后的飞灰进行取样,并对不同粒径范围的飞灰进行重量、形貌及成分测定,获得了除尘器前后 PM10的质量粒径分布以及元素分布规律,本文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2002CB2116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25621)资助 II进而研究了煤粉炉燃烧过程中颗粒物的排
4、放特性、元素行为、形成机理以及运行工况对颗粒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锅炉机组除尘器入口和出口 PM10的质量粒径呈双峰分布;除尘器入口的颗粒组成特性基本类似,而出口差别很大;次量元素在 PM10中基本呈双峰分布;锅炉负荷对 PM10形成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关键词:煤燃烧 PM10 PM2.5 亚微米颗粒 矿物质气化 IIIAbstract Most of fuel consumed in power station in China,now and in the future,is coal.Coal combustion supplies a large amount of ther
5、mal energy,and also releases a great deal of particulate matter to the atmosphere.Some researchers indicate that coal combustion is one of main source of inhalable particles in the atmosphere,which are greatly harmful for human health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However,little information about the f
6、ormation mechanism of submicron particulate matter(SPM)and its controlling in the combustion process were reported.Therefore,it has great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s to investigat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evolvement process and emiss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SPM during coal combustion.Fi
7、rst of all,this thesis provided an overview of the present researches on the formation,emissio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SPM,and analyzed the de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In second section,the thermo-gravimetric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vaporized amount of ash go
8、tten by Low Temperature Ash(LTA).Then,the mass size distribution,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SPM from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 in a drop tube furnace were discussed.Factors that influencing the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elemental partition of the SPM were also
9、 investigated,which included the distribution of furnace temperature,coal particle size,oxygen concentration and coal characteristics.A similar bimodal distribution of PM10 with a small and a large mode at 0.0944m and 3.95m,respectively,was obtained in all runs.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concentrati
10、ons of ash-forming elements in the size-segregated ash with their filter concentrations,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sh smaller than 0.935m is formed by the nucleation of vaporized ash components and growth via coagulation and heterogeneous condensation.Coal particle size,oxygen concentration,coal char
11、acteristics and especially furnace temperature affect the SPM emission significantly in the combustion process.Increasing furnace temperature and oxygen concentration,and decreasing coal particle size would lead to more the SPM formation.IV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hemic
12、al composition of the SPM,fly ash was sampled in the entrance and exit of the dust cleaning equipments,such as ESP and venturi scrubber,in several large-scale utility boilers.A similar bimodal distribution of PM10 was obtained in the studied boilers.The small and large modes are located at 0.1m and
13、4.0m,respectively.The chemical components are the oxides and sulfates of alkali metal in the SPM,while the refractory oxides contribut to the major composition of coarse particle.The collection efficiency of the dust cleaning equipments had a minimum in particle size range of 0.01-1m.The minimum was
14、 65%and 50%for ESP and venturi scrubber,respectively.The study provide the bases for researching and controlling the emiss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 from the thermal power plant.Keywords:Coal combustion PM10 PM2.5 Submicron particulate matter Mineral matter vaporization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
15、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 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
16、文属于 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 年 月 日 11 绪 论 能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化石燃料(煤和石油)大规模生产和利用标志着人类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第二次产业革命,但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全球性大气污染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为严重的危机。煤是一种“不清洁”的燃料,燃煤所造成的大气污染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更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成为国际上,特别是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关注的热点。世界各国相继实施一系列计划,旨在解决有关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等重大问题,如美国的“洁净煤技术(Clean Coal Tec
17、hnology)”计划,欧洲共同体的“欧洲共同体关键技术”计划,日本的“解决地球变暖技术”计划。洁净煤技术(CCT)是旨在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的煤炭开采、加工、燃烧、转化和污染控制新技术的总称,是我国能源的未来1,2。对于发展洁净煤技术,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逐步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洁净煤技术推广规划领导小组也于 1995 年 8 月成立,并编制了中国洁净煤技术“九五”计划和 2010 年发展纲要。我国“973”计划将“燃煤污染防治的基础研究”和“燃烧源可吸入颗粒物的形成与控制技术基础研究”列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其中,前面一个“973”计划主要是针对燃煤产生的 SO2和NOX污染问题
18、进行的基础研究,而后面一个“973”计划主要是针对对环境和人类有严重危害的细颗粒(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 2.5m)污染问题进行的基础研究,本计划所研究的细颗粒主要是来源于燃煤和燃油过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煤粉燃烧过程中矿物质气化与亚微米颗粒形成、排放特性,同时也是这项研究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1 课题研究背景 煤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化石燃料资源,约占世界化石燃料储量的 70%以上。而且目前煤炭约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的 30%左右,据世界能源会议预测,煤炭作为一次能 2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将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改变,预计 2020 年煤炭将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的 33.7%1。在我国的能源
19、探明储量中,煤炭占 94%,石油占 5.4%,天然气占 0.6%,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决定了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2,而且它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一直很高。1959 年是 94.7%,1976 年为最低点 69.9%,自 90 年代以来,一直在 7576%之间。当前,煤炭为我国提供了 70%以上的发电燃料,60%的化工原料和 80%的民用燃料3。根据预测(表1.1),到 2015 年,煤炭还要占 62.6%,即使到了 2050 年,煤炭仍占 50%以上。所以不仅现在,而且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将难以改变。表 1.1 我国的能源结构4,5 年度 1
20、990 1995 2000 2015 煤炭 76.2 76.1 71.3 62.9 石油 16.6 17.1 24.0 26.9 天然气 2.10 2.00 2.74 7.06 水能 5.10 4.80 2.01 2.63 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比例 核能/0.21 0.79 作为一次能源,煤的利用方式在我国主要是燃烧,我国每年生产的煤炭其中 84%直接用于燃烧6,而这其中的绝大部分被用作发电燃料。据统计,我国燃煤电站的燃料消耗占全国煤产量的比例正逐年上升,2000 年时的比例达到 52.9%(见表 1.2),2004年时的比例已接近了 547,预计 2050 年该比例将达到 60%。根据 2000
21、 年的预测,到 2010 年全国发电装机总量将达到 5 亿千瓦左右,但由于近几年的“电荒”,实际上目前全国发电装机总量已经超过了 5 亿千瓦8,电站年耗煤量达到了 11.1 亿吨,预计2050 年该值将达到 20 亿吨。煤粉燃烧为我们提供必需的热源和电力资源的同时,会带来严重的颗粒物污染。尽管电厂都安装了高效除尘设备,它们对占质量份额较大的大颗粒有很高的收集效率,但是对于飞灰中数目众多的小颗粒的收集效率却很低,特别对亚微米颗粒(粒径约为 0.051m)的收集效率会显着降低9-12,导致大量飞灰颗粒直接排入大气中。据 3表 1.2 中国发电用煤的预测 13 年份 总装机容量 108kw 燃煤机组
22、 108kw 用煤量 108T 占煤炭总产量的比例%1994 1.99 1.48 3.92 32.4 1995 2.17 1.63/33.13 2000 3.00 2.2 5.28 52.9 2010 5.5 3.45 8.21 54.7 2050 15 9.5 20 60 资料显示,2003 年全国燃煤电站的颗粒物排放量占工业排放的 33%14,燃煤飞灰颗粒已经成了我国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1996 年全国负荷大于 6MW 的所有电站向大气中排放的颗粒物占各种颗粒物源排放总量的 28%,总量达到 3.97Mt。由于我国燃煤锅炉热效率偏低和煤质低劣,燃煤过程中颗粒物排放量大约是电厂所用煤粉
23、量的1.2%1.5%,给我国大部分城市造成严重的煤烟污染15。据我国环境质量报告书和世界资源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空气质量超标的城市中,68都存在可吸入颗粒物污染问题。1998 年统计的 322 个城市中,空气总悬浮颗粒物平均浓度为 0.289mg/m3,68%的城市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年平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有 308 个城市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值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空气质量指南值(0.09mg/m3),占统计城市的95%以上;2000 年,全国城市空气污染依然严重,环境质量较差的城市比重较大,在监测的 338 个大中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只有三分之一,其中超过三级的城市就
24、有 112 个。2004 年在世界银行统计的世界环境最差的 20 个城市中,中国占据了 16 个席位,而我国城市的主要污染物就是可吸入颗粒物。最近几年由于相关部门对环保的重视,环境污染的状况有所缓解,但可吸入颗粒物污染仍然比较严重,其浓度还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水平。电厂排入大气的细颗粒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通常富集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二恶英等)和各种有毒金属元素(如 Fe、Be、Al、Mn、Pb、Cd 等)16-20,并且它们在大气中可以停留几小时、几天甚至几年,飘浮的范围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甚至上千公里,因此它们一旦被排入大气,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这些细颗粒物浓度的 4增加与人类
25、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密切相关,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肺疾病21-23,对人体产生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效应,是诱发全球气候变化、烟雾事件、臭氧层破坏等重大事件的重要因素24-29。因此,目前深入研究煤燃烧过程中细颗粒物的形成机制、排放特性、显微结构、元素分布特性以及最终实现排放控制的策略、方案和技术已迫在眉睫。1.2 燃煤颗粒物污染的特征及影响 1.2.1 燃煤颗粒物污染的特征 燃煤形成的细颗粒物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形态各异、成分复杂,不同形态的细颗粒物对机体的作用不同,球形易于沉降,而不规则颗粒物机械损伤作用较大。颗粒物除了本身形态对机体的机械刺激外,其吸附的化学组分是其毒性的主要因素。PM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燃煤 过程 矿物质 气化 微米 颗粒 形成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