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有感.docx
《读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有感.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根据自己的个人读书计划,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终于读完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这本书,意外地发现这本书正是我所需求的一本非常实用的好书。书中不但介绍了奥尔夫的音乐创作和教育思想,更多地是列举出了许多真实的课堂案例,让我从中受益匪浅,这对我的音乐教学与正在进行的有关低年级学生节奏感培养的课题研究都有很大的启发。 虽有过一年音乐老师的经验,却一直令我感到困惑的是:音乐课到底可以让孩子们得到什么样的收获?仅仅是学会一首歌曲?还是想让孩子有一定的节奏 感,有些音乐感受力?通过学习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这本书,了解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即“诉诸感性,回归人本”。奥尔夫音乐教育所强调的是孩子是教
2、学的中心。此理念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是最接近自然、最原始的原本的人类的状态。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其实质是通过节奏让学生以此来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学生通过一系列不断深化的表演活动来掌握一些音乐的词汇,如谈话、运动、唱歌、演奏和玩耍。奥尔夫认为如果学生能唱得好、奏得好,首先要使他们喜爱音乐,要是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奥尔夫教学法还明确指出:“教学的结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过程。当老师给学生某个任务的时候,他怎么做并不重要,尽可能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条件,方式,意愿做。这样才能学得主动,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重要的只是做 的本身。怎么做,做得好不好那到无关紧要,他如果不去做
3、,那就是教学的失败”。 通过书中介绍我知道了奥尔夫的重要观点,他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 是节奏,不是旋律”,音乐教学的重点应该“从片面的和声转移到节奏上来”。可见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但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或学习生活中大家随时会发现的是孩子们在唱歌时根本就不听音乐的快慢,更不去体味节奏的美感和韵味。那我们应该怎样让孩子们对音乐节奏有兴趣,并且愿意主动用变化无穷的节奏来表现音乐呢?在这本书中奥尔夫指出:孩子应该是我们教学的中心,我们教学的结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的过程。所以在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的时候,要尽可能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的去做,这样才能让学生变得主动,很好地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读奥尔夫 音乐教育 思想 实践 有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