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地理试卷真卷含答案-答案在前.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7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地理试卷真卷含答案-答案在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地理试卷真卷含答案-答案在前.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9 湖南省衡阳市 2017 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答案解析 第卷 一、选择题 1.【答案】C【解析】地理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威尼斯“水城”风情独特,它位于意大利。故选:C。【提示】地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习地理,能使我们进一步熟悉生存的环境,学会辨认方位,知道天气的变化,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民情,进而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考点】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2.【答案】B【解析】图中 A 的海拔为 150 米,B 的海拔为 300 米,AB 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 150150米。根据题意。故选:B。【提示】相对高度是指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海拔是指某点高出海平面
2、的垂直距离。【考点】相对高度的计算。3.【答案】C【解析】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山谷,读图可得,图中 OC 处为山谷,可能有河流,故 C 正确。故选:C。【提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考点】山谷的判断。4.【答案】A【解析】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欧洲西部主要为白色人种,选项 A 符合题意。故选:A。【提示】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
3、种三大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考点】世界人种的分布。5.【答案】B【解析】祭扫先祖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尊重,给逝者献鲜花,种树以寄托哀思属于低碳、文明的祭祀行为,说明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在不断发展,体现了时代的进步。故选:B。【提示】认真审题,分析哪些属于文明祭祀行为,哪些不属于文明祭祀行为。2/9 【考点】文明行为。6.【答案】A【解析】世界主要的降水类型有:地形雨、锋面雨和对流雨。图中降水类型是锋面雨。故选:A。【提示】世界主要的降水类型有:地形雨、锋面雨和对流雨。【考点】降水类型。7.【答案】B【解析】亚洲地面起伏很大,高低悬殊,中部
4、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大陆东侧与东南侧有呈弧形排列的群岛;选项 ACD 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提示】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考点】亚洲的地形特点。8.【答案】C【解析】读图可得,A 是袋鼠,B 是绵羊,C 是北极熊,D 是企鹅,故 C 正确。故选:C。【提示】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考点】区域动物类型。9.【答案】B【解析】澳大利亚东部是大分水岭,故 A 错误;澳大利亚地跨热带和南温带,故 B 正确;赤道穿过巴西的北部,故 C 错误;巴西以热带气候
5、为主,故 D 错误。故选:B。【提示】左图是澳大利亚,右图是巴西。【考点】巴西和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10.【答案】D【解析】澳大利亚和巴西的人口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故 A 叙述正确;澳大利亚和巴西都以白种人为主,故 B 叙述正确;澳大利亚和巴西都是世界上重要的铁矿出口国,故 C 叙述正确;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故D 叙述错误。故选:D。【提示】读图可得,左图是澳大利亚,右图是巴西。【考点】澳大利亚和巴西的人口和经济特征。11.【答案】D【解析】中南半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大部分地区都是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故选
6、:D。【提示】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以及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中南半岛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中南半岛的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3/9 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考点】中南半岛的自然地理特征。12.【答案】B【解析】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联合国总部位于美国的纽约,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俄罗斯地跨亚洲与欧洲。故选:B。【提示】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临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考点
7、】美国,俄罗斯的主要地理特征。13.【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当地球公转到图中的丁地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 12 月 22 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故选项 D 符合题意。故选:D。【提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 12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 6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
8、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 3 月 21 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 9 月 23 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考点】地球的公转。14.【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 3 月 21 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5 月 5 日地球运行在春分和夏至之间,位于图中的地。故选项 D 符合题意。故选:D。【提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9、移动。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 12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 6 月 22 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 3 月 21 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 9 月 23 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考点】二分二至日的时间。15.【答案】A 4/9 【解析】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
10、延长。北京居民二孩生育意愿较低,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压力大。且福利、社会保障措施比较完善,无后顾之忧。故选:A。【提示】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而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不同的国家,因本国人口发展的情况不同,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而且,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还会随着本国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考点】区域人口的生育观念差异的原因。16.【答案】D【解析】我国已经开始步入“未富先老”老龄化社会,2016 年 1 月 1 日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二孩”。我国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应对预计 2025 年后出现的人口老龄化
11、、劳动力渐不足及社会负担加重等问题,有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和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故选:D。【提示】20 世纪自 70 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 4 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仍达 1000 多万,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考点】我国人口政策的影响。17.【答案】C【解析】地形以平
12、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山环水绕,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的温带季风气候;东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应该是满族;由于气候的原因,中南部人口密集。故选:C。【提示】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考点】东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18.【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区域是北方地区,该地区地多水少。故选:B。【提示】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特点是南方地区地少水多,北方地区地多水少。【考点】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19.【答案】C【解析】由于我国水
13、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 5/9 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故选:C。【提示】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考点】缓解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20.【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依据图中信息“稻田”“茶园”“柑橘林”可知,图示地理事物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四个选项中只有 A 位于南方地区。故选:A。【提示】我国幅员辽阔,自
14、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考点】我国省区的人文地理特征。21.【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的土地利用类型(柑橘林、稻田、茶园等)可知,图示地区为我国的南方丘陵地区;这里生长的大多是喜温植物,当温度下降到作物生育期所需的适宜温度的下限时,就会使作物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低温灾害。故选:C。【提示】南方地区一年内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具有光能充裕、暖热少寒、雨量充沛等气候特征。全年气温相对较高,这
15、里生长的大多是喜温植物。当温度下降到作物生育期所需的适宜温度的下限时,就会使作物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低温灾害。【考点】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22.【答案】A【解析】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侨乡,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该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该地区矿产资源缺乏。故选:A。【提示】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侨乡,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该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的优惠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考点】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份的有利条件。23.
16、【答案】C【解析】传统民居深受当地自然环境影响,当地居民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在自然及人文因素的影响下,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创造的独特黄土高原文化有信天游、陕西剪纸、安塞腰鼓、秦腔等。京剧属于北京地区,故选项 C 符合题意。故选:C。【提示】黄土高原的主要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黄土地貌发育,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6/9 【考点】黄土高原的文化。24.【答案】D【解析】“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的一种新兴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绿色出行为居民提供一种新的出行方式,有利于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故选:D。【提示】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
17、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考点】绿色出行。25.【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新丝绸之路从重庆出发经过西安一路向西,经过中亚、北亚到达欧洲。沿线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藏羚羊主要在青藏高原,故沿线看不到;此线经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邻国最多的省区;经过俄罗斯,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故选:B。【提示】依据图中经过地区的自然环境来解答此题。【考点】“新丝绸之路”的沿途景观。第卷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1)苏伊士 红 撒哈拉(2)石油 热带雨林(3)海拔(4)促进了埃塞俄比亚的经济发展(5)马达加斯加岛长期与世
18、隔绝,造成岛内外物种间缺乏基因交流,使得岛内物种独立进化,所以存在独特动物且古老。【解析】(1)读图可得,A 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B 是红海,C 是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2)D 地区是波斯湾,该地区盛产的矿产资源是石油,盆地 E 是刚果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3)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由于海拔高,山顶终年被积雪覆盖,被称为“赤道雪峰”。(4)亚吉铁路的通车促进了埃塞俄比亚的经济发展等;(5)马达加斯加岛上有一些动物古老而独特,其原因是马达加斯加岛长期与世隔绝,造成岛内外物种间缺乏基因交流,使得岛内物种独立进化,所以存在独特动物且古老。7/9 【提示】非洲位
19、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首位。【考点】非洲地理事物的名称,西亚的矿产资源和非洲的气候,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交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生物进化的影响因素。27.【答案】(1)本州 日本 东京(2)环太平洋(3)北海道 太平洋(4)由南向北,樱花开放的时间会逐渐推迟(南方开花时间早,北方开花时间晚)(5)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以使用小型
20、农机具为主,精耕细作,科技含量高(任答一点)。【解析】读图可知,(1)图中 A 是本州岛,B 是日本海,C 是日本首都东京。(2)日本群岛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3)日本是世界渔业大国,D 处大陆架宽广,寒暖流交汇,饵料充足,形成了著名的北海道渔场。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原料和燃料需要进口,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需要出口,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4)日本属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但领土狭长,南北所跨纬度较大,各地气候差异显著,获取的热量也大不相同。北海道岛纬度最高,气温最低,最晚看到樱花,本州岛南北跨纬度大,南北气温差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湖南省 衡阳市 中考 地理 试卷 真卷含 答案 在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