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南省湘西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pdf
《2020年湖南省湘西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湖南省湘西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答案在前.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7 2020 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答案解析 一、1.【答案】B【解析】A、高粱酿酒是使高粱中的糖类变为酒精,有新物质的生成,为化学变化。用高梁酿造高梁酒体现了高粱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干冰用于冷藏食品主要是利用干冰升华需要大量吸热,获得低温,在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体现了干冰的物理性质,符合题意;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虽然组成元素未变,但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体现了石墨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与金属矿物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金属单质,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体现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符
2、合题意。故选B。2.【答案】D【解析】A、积极治理沙漠、荒山,可以改善环境,防止土壤沙漠化,有利于“保卫蓝天”,不符合题意;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C、有条件的地区大量使用太阳能,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D、露天焚烧固体垃圾,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故选D。3.【答案】C【解析】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故A正确;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故B正确;C、二氧化碳的验满应该把燃着的木条放到瓶口,故C错误;D、稀
3、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D正确;故选C。4.【答案】A【解析】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酒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从而芳香四溢,符合题意;B、分子可能由同种原子构成,也可能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如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化学反应的本身是有新物质生成,故分子种类一定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D、“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不是分子大小,不符合题意。故选A。5.【答案】B【解析】A、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反应物是两种
4、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C、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2/7 故选B。6.【答案】D【解 析】根 据 质 量 守 恒 定 律,化 学 反 应 前 后,原 子 的 种 类 和 数 目 不 变,结 合 化 学 方 程 式22422X+2SO+O2CaSO+2CO,反应物中含 2 个硫原子、6 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 2 个钙原子、2 个硫原子、2 个碳原子、12 个氧原子,故反应物中还应含 2 个钙原子、2 个碳原
5、子、6 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3CaCO。故选D。7.【答案】C【解析】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的化学性质,因此可以作为燃料,A选项正确,不合题意;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因此在煤炉上加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B选项正确,不合题意;C、二氧化碳无毒,但是二氧化碳也不支持呼吸,因此当二氧化碳含量超标,会导致人无法呼吸,导致窒息,故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具有温时效应,可以保温,D选项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8.【答案】A【解析】A、电烤炉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有触电的危险,应先切断电源,然后再进行灭火,符合题意;B、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起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
6、意;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可以隔绝空气,同时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9.【答案】D【解析】A、刷一层防锈漆,可以有效隔绝金属与氧气和水的接触,可以防锈,A选项不合题意;B、利用抗腐蚀性优异的合金可以减慢船舶零部件的腐蚀速率从而增加船舶的使用寿命,B选项不合题意;C、在某些容易腐蚀的部位涂油,也可以隔绝金属与氧气和水的接触,可以防锈,C选项不合题意;D、表面镀其他金属可以达到防锈目的,但给船体镀黄金的成本高昂,工艺复杂,因此该
7、措施随刻防锈达到延长船舶使用寿命,但是从成本上来说不可行,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10.【答案】B【解析】A、汽油不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如盐酸溶液,溶质是氯化氢气体,可以是液体,如乙醇溶液,溶质是液体乙醇,可以是固体,如氯化钠溶液,溶质是氯化钠固体,符合题意;C、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但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具有均一、稳定性,不是溶液,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故选B。11.【答案】A【解析】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析出金属铜,乙没有发生反应
8、说明甲比铜活泼,乙没有铜活泼,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甲铜乙。故选A。3/7 12.【答案】A【解析】A、香烟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有害人体健康,符合题意;B、花生油中富含油脂,油脂是六大基本营养物质之一,不符合题意;C、猕猴桃富含维生素,维生素是六大基本营养物质之一,不符合题意;D、奶粉中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是六大基本营养物质之一,不符合题意;故选A。13.【答案】C【解析】A、苛性钠、烧碱、火碱都是氢氧化钠的俗称,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钙显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不符合题意;C、稀盐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符合题意;D、生活中很多物质中都含有酸,如柠檬含柠檬酸,不符合
9、题意。故选C。14.【答案】C【解析】A、铜丝只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与另外两种溶液都不反应,不能将三种溶液鉴别出来,选项错误;B、硝酸钠的溶液与三种溶液都不反应,不能将三种溶液鉴别出来,选项错误;C、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产生气泡,与氯化钾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能将三种溶液鉴别出来,选项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氯化钾溶液都不反应,混合时均无明显现象,不能将三种溶液鉴别出来,选项错误。故选C。15.【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时,无法使用点燃进行除杂。因为该混合气体中不含有氧气,一氧化碳无法被点燃。A错误;B、硫酸钡在水中难溶,
10、硫酸钠在水中可溶。为了除去硫酸钡中的硫酸钠,可以加入一定量的水,则硫酸钠会溶于水,形成硫酸钠溶液,而硫酸钡难溶于水。经过过滤后,则可以得到硫酸钡固体,洗涤、干燥即可除去杂质。B正确;C、稀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稀盐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加入的稀盐酸不仅将杂质除去,还将原药品除去,不符合除杂的原则。C错误;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银、锌、铜的顺序为:ZnCuAg。则锌粉能置换硫酸铜,生成硫酸锌和铜,银不反应。而此时溶液中的难溶的固体除了有不反应的银之外,还有被置换出来的铜,无法分离铜和银,不符合除杂的原则。D错误。故选B。二、16.【答案】(1)2N(2)2OH【
11、解析】(1)1 个氮气分子由 2 个氮原子构成,故氮气的化学式为2N。(2)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 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2OH。17.【答案】(1)2(2)镁(3)2MgCl 4/7【解析】(1)根据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122 8x ,因此2x。(2)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12 号元素为“镁”。(3)镁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氯元素显1价,则两者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2MgCl。18.【答案】(1)乙甲丙(2)丙(3)28.6%(4)
12、B【解析】(1)根据图像可知,在20时,乙此时的溶解度最高,其次是甲,最小的为丙,所以此时溶解度由大到小为乙甲丙;故答案为:乙甲丙。(2)根据图像可知甲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因此升高温度后,甲和乙变为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而丙溶解度降低,此时有晶体析出;故答案为:丙。(3)根据题目信息此时形成了乙的饱和溶液,此时乙的溶解度为40 g,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0 100%100%28.6%100100 40 SgSgg;故答案为:28.6%。(4)根据图像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所以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将甲析出,得到较
13、为纯净的甲;故答案:B。19.【答案】(1)过滤(2)淘米水浇花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解析】(1)净化水的主要操作步骤有:沉淀(使难溶性物质沉降)、过滤(除去难溶性物质)、吸附(吸附色素和异味)、消毒(杀灭细菌和病毒)、煮沸,故填:过滤。(2)节约用水:可采取一水多用的方法,如淘米水浇花;防止水体污染: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等。20.【答案】(1)2O(2)22H+CuOCu+H O加热(3)无污染/燃烧值高/资源广泛(合理即可)【解析】(1)D是一种紫红色金属单质,故D为铜,常温下A E、是气态单质,C是液体,可推测A为氢气,E为氧气,C为
14、水,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故B为氧化铜,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代入框图,推测正确。(1)根据分析,E为氧气,化学式为2O。(2)反应ABCD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2H+CuOCu+H O加热。(3)用氢气作为燃料优点很多,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氢气的燃烧值高;工业上制取氢气是通 5/7 过电解水得到的,而地球上水资源丰富,可以从水中提取氢气,说明资源广泛。21.【答案】(1)22NaClO+2HClNaCl+H O+Cl (2)1(3)戴口罩(合理均可)【解析】(1)根据题目信息,可知NAClO和HCl混合之后会产生2Cl和两种常见化合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15、这两种化合物是2H ONAClNAOH、中的两种,又反应物中有HCl,因此另两种化合物应为2H O和NACl;则化学方程式为22NaClO+2HClNaCl+H O+Cl。(2)根据题意可知是稀释溶液,溶液不论如何稀释,其溶质质量都不会改变,因此可设需用工业双氧水x,则有15 kg 2%30%x,可解的1 kgx,故填 1。(3)预防新冠肺炎,除了可以从公共卫生领域方面进行杀菌消毒,也可从个人卫生习惯上预防,有效方法有:勤洗手、戴口罩、多运动等;故答案为:22NaClO+2HClNaCl+H O+Cl;1;戴口罩。三、22.【答案】(1)铁架台 集气瓶(2)424222KMnOK MnO+Mn
16、O+O (3)BC(4)2232CO+Ca(OH)CaCO+H O(5)A【解析】(1)为用于固定仪器的铁架台,为收集气体的集气瓶;故答案为:铁架台;集气瓶。(2)A为固体加热装置,且带有棉花,因此选择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反应条件及气体符号,所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24222KMnOK MnO+MnO+O。(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盐酸与大理石,采用固液不加热装置,而制取氧气可以选择固体加热装置和固液不加热装置,所以同时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选取固液不加热装置,因此选择B为发生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湖南省 湘西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在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