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_课堂教学研究的主体_王鉴.docx
《教师_课堂教学研究的主体_王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_课堂教学研究的主体_王鉴.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主体 王鉴 摘要 教师作为研究者主要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工作,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和专业教学研究人员、基层教研员一起合作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但教师始终是这些研究者中的 主体,他们工作的 “ 田野 ” 就在课堂,他们研究的 “ 场域 ” 就在课堂。 关键词 课堂教学研究;教师作为研究者 中图分类号 以 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718)2004)05 0009 03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研宄者 ( Teacher as researcher) 的观点认为, 教师有能力对 自己的教育行 为进行反思、研宄和改进,教师有能力针对自己的 教育
2、情境提出最贴切的改革建议。由教师来研宄和 改革自己的教育实践是教育改革最直接和最适切的 方式。在这一基本前提下,外来的研宄者 ( 主要有 教学研宄的专业人员、基层教研员、作为研宄者的 教师等 ) 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成为课堂教学的研宄 者。所以,教师成为研宄者特别强调:教师不仅是 别人研宄成果的消费者,教师更应该成为研宄者; 教师自己在研宄课堂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外来的研 宄者及时的帮助。 一、课堂教学研宄什么问题 开展课堂研宄 ,是改变课堂的最有效的方法与 手段。在阐述教师如何进行课堂研宄的具体方法问 题之前,先看一个有关课堂教学的案例,案例来自 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研宄中积累的素材。
3、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所小学 ,一 年级的一节语 文课:蚂蚁与蝈蝈 1。 教师戴老师首先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中尝试性认 识生字:让学生边朗读课文,边找生字,并通过拼 音认识生字。然后同学之间相互纠正读音、交流讨 论识字方法,教师在学生中间交流与指导。有的学 生己经读了数遍,并把生字写在了写字板上。第二 个环节是戴老师引导学生相继读出生字,并由教师 逐一写在黑板上。整个识字与写字的过程全是在教 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完成的。学生讲了他们对很多生 字的识记方法,如得出 “ 干活出汗 ” 的识字方法。 学生在表达自己识字的方法时,十分积极主动,争 相举手。第三个环节是学生分三组进行朗读课文比 赛,每组派一名代表来
4、朗读。三位同学读完后,其 他学生开始对朗读进行评价,有的同学还纠正了他 认为读得不到位的部分。第四个环节是戴老师组织 学生参与对蚂蚁与蝈蝈的描述。小学生对蚂蚁有着 特别的兴趣,都有各自观察的经验和丰富的蚂蚁方 面的知识。所以当教师要他们描述蚂蚁时,他们 很 快就想到自己的经验,如有的同学专门描述了蚂蚁 搬东西时的动作,还进行了模仿。而当教师让学生 描述、模仿蝈蝈的动作时,同学们显然缺乏相应的 直接经验,不但不能较准确地描述蝈蝈的动作,而 且在扮演蝈蝈时,只能在讲台上倒成一片,假装成 I 被饿死的蝈蝈。就在这个环节,出现了本节课最为 精彩的场面:演蝈蝈的学生在讲台上倒了一大片。 这时戴老师让同学
5、们起来,而陈小刚同学倒在地上 不起来,教师询问原因时,他慢慢站起来,并在老 一 师许可下,提了一个问题: “ 老师,我觉得蝈蝈挺 可怜的,你想那么冷的天 ,他又没有吃的,都快要 饿死、冻死了,他需要蚂蚁来帮助他,可蚂蚁呢? 一点同情心都没有。我觉得蚂蚁做得也不对,因为 蝈蝈己经受到教训了。 ” 由于教师没有想到学生会提 出这样的问题,开始她有点不知所措,但很快又产 王 鉴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教 育 科 学 学 院 副 教 授 博 士 730070 教育科学研宄 20045 生了灵感,也许是教学智慧,她对同学们提出这样 一个问题: “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学了蚂蚁 与蝈蝈这一课后,你们认
6、为我们应该向蚂蚁学习 呢还是要同情蝈蝈呢?请你们在小组中讨论一下。 ” 这是个两难问题,也是个适合同学们辩论的问题。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他们有的说,要向蚂 蚁学习,因为劳动光荣,劳动就有财富;有的说, 蚂蚁虽然勤劳,但缺乏同情心;有的说,蝈蝈是不 是在冬天就冬眠了,不需要食物,等等。到底谁是 “ 傻瓜 ” ,学生们在这里有了不同的观点,教师如果 能加以引导,这里将是课堂上最出彩的地方:在引 导 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多元价值观的存 在,以及如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同学们的讨论 中,戴老师也理出了一些头绪,她在引导同学们认 识课文中描述的蚂蚁与蝈蝈时,结合课文的主题思 想与同学们提
7、出的 “ 同情心 ” 问题,进行了引导与 讨论,使同学们一方面形成了 “ 劳动光荣 ” 、 “ 劳动 创造财富 ” 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另一方面又针对我 国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提出了 “ 帮助别人 ” 、 “ 同 情别人 ” 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问题。语文教育的工具 性与人文性在这里得到统一,课程标准要求的 “ 知 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 ” 的三维 -1目标在这里得到统一。 在课后的反思与评课活动中,戴老师本人首先 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与教学步骤进行说明,她重点 反思了课堂教学中遇到陈小刚同学这样的情况时, 教师的教学要始终与新课程的理念保持一致。然后 i地区教研员对这节课进行了评价,
8、肯定了其中与新 4课程理念相一致的地方,同时指出教师在引导学生 讨论时做得不够深入的问题以及教师如何组织语文 课的活动等问题。当然还有专业支持小组的课程与 教学专业研究者对这节课的分析 .这节课是生成的、 活动的、学生参与的,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 学们始终保持高度 的兴趣,同时,这节课不仅让同 学们在语文教学的识字与写字等方面完成了任务, 尤其可贵的是在语文教学中很好地结合并体现了 =“ 三维 ” 的课程目标与 “ 二重 ” 的语文特性。课堂上 =教师始终能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并将教学活动与学 =生的参与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 =生动活泼、兴趣盎然、乐于探宄;教学效果上,完
9、=成了语文教学的任务,将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知 识教育与情感教育、方法与价值观教育等有机地结 =合起来,是一个富有代表性的 “ 生命课堂 ” 写真。 只要深入课堂进行过研宄的人都知道,这是个 典型的教 学案例,也是个典型的课堂研宄案例。教 师作为研宄者通过这个教学案例所要进行的工作是: 如何作为研宄者研宄这节课,如何在上课的过程中 和课后的反思中研宄这节课,如何从一节课的研宄 中探讨课堂研宄的方法,如何与外来的研宄者一起 开展课堂教学研宄,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在这个案 例的基础上进行讨论的问题。 二、教师如何成为研究课堂教学的主体 研宄课堂可以理解课堂,理解课堂进而可以重 建课堂,可以将传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课堂 教学研究 主体 王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