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演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演变.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演变论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演变【摘要】“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20 世纪初熊彼特提出“创新”学说,80 年代弗里曼首次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是技术创新系统。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变化给学者带来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这些研究促使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关键词】创新 技术创新系统 国家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概念出现之后,众多学者对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许多相关研究。有些学者是从创新系统的结构要素入手,进行深入的分析。有些人则是从创新系统的外在环境出发进行考察,分析法律、制度、
2、政策等因素对国家创新系统的影响。在这些不同的研究视角中,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只是作为一个简短的介绍出现在文章中。很少有人专门从“国家创新系统”这一概念演变的原因,不同时期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以及不同阶段之间的联系等出发,来研究国家创新系统。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出发,对国家创新系统概念的发展演变进行详细梳理。熊彼特创新理论熊彼特最早将“创新”思想引入经济学。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不只是由外部要素推动的,他建立了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理论,第 1 页 共 6 页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世界经济不均衡增长问题。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指新技术、新发明在生产中的首次应用,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
3、是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熊彼特还区分了发明与创造,他强调发明要在实际中得到具体应用,否则对经济的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只有将发明引入生产体系才是创新行为。熊彼特强调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而且这种增长呈现周期性。创新推动经济增长,为创新者带来利润,由此其他企业为了获取利润,也会对其进行模仿,这种模仿会引起经济的普遍高涨。但当大部分企业都模仿统一创新之后,经济就开始出现停滞。这时,必须进行新一轮的创新。这也就解释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的周期性。之后,熊彼特又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创新理论,强调大企业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创新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最初并没有引起学者的重视,直到20 世
4、纪 50年代之后,西方经济迅速发展,传统的经济学解释开始失效。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成为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些现象的出现刺激学者们开始广泛关注熊彼特的思想,出现了一批熊彼特主义学者,并发展出了技术创新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熊彼特的“创新”思想以及熊彼特主义学者们的思想都为后来形成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所继承、消化、吸收。技术创新系统国家技术创新系统诞生于工业经济时代。20 世纪 70 年代石油危机爆发,西方工业国经济出现衰落,与此同时,日本、韩国、中国台第 2 页 共 6 页湾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这些现象给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众多学者从不
5、同角度研究这一现象,试图找到相关的理论解释,并提出了许多理论。20 世纪 80 年代,学者们在研究日本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这个概念是由克里斯托弗弗里曼在 1987 年首先提出来的。弗里曼通过研究日本企业组织、生产组织、企业之间、政府的作用,深入分析了日本的技术创新机制,于 1987 年出版了技术和经济运行:来自日本的经验教训一书。弗里曼特别强调政府政策、企业及其研究开发工作、教育和培训、产业结构四个要素。他指出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种在公、私领域里的机构网络,其活动和行为启发、引进、改造和扩散新技术。弗里曼在此所定义的国家创新系统实质上是国家技术创新系统。与此同时
6、,纳尔逊在 1993 年主编的国家创新系统一书中,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等国资助技术创新的国家制度体系。他指出,现代国家的创新体系从制度上讲是非常复杂的,当它们涉及制度要素和每个企业时,它们既包括致力于公共技术知识的大学,也包括政府基金与计划。纳尔逊强调科学和技术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此不能事前确定哪一种发展战略是最好的,只能事后由市场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技术多元性以及制度安排上的多样性,建立一种分享技术知识的机制和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这些机构、组织的协调发展能够有助于科学技术更好地融入工业活动之中。第 3 页 共 6 页在这一阶段已经出现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
7、念,但是这里的国家创新系统更多的是从技术创新层面上来理解。学者们研究的出发点集中在技术创新方面。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重点是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技术创新行为、规律以及影响。这阶段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强调技术创新、技术流动以及行为主体的相互作用和政策创新等。由此可见,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理论与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流行的经济学创新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进步理论等一脉相承,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在这时期学者们所关注的更多的是一种不同技术创新角色之间的流动现象。国家创新系统 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各国对高技术领域的投资迅速增加,对知识型劳动力的需求也大幅度提高,高技术产
8、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从事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研究与开发的部门规模迅速扩大。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国家在知识生产、传播、应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政府承担着大部分科学知识研究发展与投入工作。同时,由于创新的投入不断增加,风险也随之增加,单一企业无法独立承担创新任务。政府在促进企业界的合作开发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之下,竞争层次由企业上升到国家。政府开始从总体上对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进行指导。上述经济时代的变化集中体现在 90 年代之后美国经济迅速崛起,日本相对衰落这一案例中。随着日本经济的衰落和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经济重新走向繁荣,学者们对这两第 4
9、 页 共 6 页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重新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美国的振兴与知识创造有着重要的关系。学者们开始对技术创新系统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促进了对国家创新系统的进一步研究。这一时期,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不仅仅是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而是深化到国家层次的国家创新系统。学者们对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注重和强调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技术方面,注重知识的流动和人员流动。这一阶段,研究国家创新系统的主要学者和组织有:伦德瓦尔、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伦德瓦尔进一步发展了国家创新系统概念。在其 1992 年主编的国家创新系统:建构创新和交互学习的理论一书中,详细研究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构成与运作。他
10、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系统内用户和制造商相互作用的过程,市场是一个有组织的市场,由此创新就成为一个系统。他认为现代经济中最基础的资源是知识,最重要的过程就是学习,学习是一种交互式的社会过程,要从制度和文化的范畴去理解。伦德瓦尔强调在生产系统中相互作用的学习过程。近些年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对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1996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指出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1997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又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报告。该报告对国家创新系统的定义是:国家创新系统是由参加新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是一个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
11、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总起来看,在 OECD 的一系列实证研究中,第 5 页 共 6 页强调国家创新体系中要素之间的互动是与国家创新系统运行效率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国家创新系统与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相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理论中增加了知识和人力资本要素,把知识在经济中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作为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的主要活动包括新知识、技能和新技术的创造、存储和转移。而在系统活动中,政府成为协调、组织的主体,起着重要的作用。结语从上述对国家创新这一概念演变的阐述可以看出,演变的三个阶段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阶段理论之间有着继承性。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国家技术创新系统是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以及随后由熊彼特主义学者发展出来的技术创新理论和技术进步理论为理论基础。而国家创新系统又是以技术创新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到国家创新系统转变过程中,它的基本结构和要素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只是在思想和观念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增添了新的要素。目前,对于国家创新系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这与此概念本身也是相符合的。创新本身就是没有一个终结的过程。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变化,国家创新系统的内涵和外延将会发生新的变化。(作者单位:北京节能环保中心)责编/王坤娜第 6 页 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