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选读》PPT课件-章节习题课.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PPT课件-章节习题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论选读》PPT课件-章节习题课.pdf(1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目录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金元明清近代第 1 页 共 182 页第一章第一章 先秦先秦第一节 尚书尧典第二节 诗经第三节 论语第四节 墨子第五节 荀子第 2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指出“诗言志”是中国古代诗论“开山的纲领”的人是()。A.章太炎 B.朱自清 C.王国维 D.曾国藩第 3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B(P1)。朱自清指出“诗言志”是中国古代诗论“开山的纲领”。指出“诗言志”是中国古代诗论“开山的纲领”的人是()。A.章太炎 B.朱自清 C.王国维 D.曾国藩第 4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是哪篇文论中提到的()。A.
2、尚书尧典 B.论语 C.毛诗序 D.文赋第 5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A(P1)。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声永依”指声音的高低和长言相配合;“歌永言”:延长诗的语言,徐徐咏唱,以突出诗歌的意义。“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是哪篇文论中提到的()。A.尚书尧典 B.论语 C.毛诗序 D.文赋第 6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提出“先质而后文”的文论家是()。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荀子第 7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C(P17)。墨子强调作品的实用价值,认为应该“先质而后文”。提出“先质而后文”的文论家是()。A.孔子 B.孟子
3、 C.墨子 D.荀子第 8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在长期的古代社会里,诗以()为主。第 9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4)。在长期的古代社会里,诗以讽为主,这是社会生活的必然反映。在长期的古代社会里,诗以(讽)为主。第 10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子曰:()达而已矣。第 11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11)。子曰:辞达而已矣。子曰:()达而已矣。第 12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名词解释:诗言志。第 13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1)。“诗言志”概括地说明了诗歌表现作家思想感情的特点,也就涉及到诗的认识作用。人们通过言“志”的
4、诗,也就能在不同程度上认识社会。名词解释:诗言志。第 14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名词解释:非乐。第 15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17)。墨子从“尚用”与“尚质”的观点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他在非乐上中说明统治者的音乐享受,从乐器设备到音乐演奏,都是从剥夺民力而来,对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都很不利,这也暴露了他的非乐是小生产者的观点的一种反应。名词解释:非乐。第 16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简述文学的社会作用。第 17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11)。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文学作品有感染力,能“感发意志”,这就是兴。读者从文
5、学作品中可以“考见得失”,“观风俗之盛衰”,这就是观。群是指“群居相切磋”,互相启发,互相砥砺。怨是指“怨刺上政”,批评不良政治的讽刺作用,以促使政治改善。简述文学的社会作用。第 18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简述孔子观点中的中和之美。第 19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11)。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孔子看来,文艺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不但要具备道德上的纯洁性和崇高性,而且还要受到理智的节制,讲究适度、平和,不能过于放纵,任其放纵。孔子对于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民间乐曲采取轻视、排斥态度,说“郑声淫”,主张“放郑声”。而对于韶、武古乐则推崇之至,反映出他复古守旧的倾向。
6、简述孔子观点中的中和之美。第 20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试论墨子的文学思想。第 21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17)。墨子文学思想的要点是“尚用”、“尚质”,“言有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是指言必有据,以古代圣王言行为准则;“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是说立言要从实际出发,以百姓的实际体验为依据;“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强调立言著文要考虑客观上对于政治的实际效果。墨子从“尚用”与“尚质”的观点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他在非乐上中说明统治者的音乐享受,从乐器设备到音乐演奏,都是从剥夺民力而来,对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都很不利,这也暴露了他的非乐是小生产
7、者的观点的一种反应。试论墨子的文学思想。第 22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试论荀子的“论乐”。第 23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20)。荀子论“乐”,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比他的前人大大前进了一步,有名的乐论是他论乐的专文。荀子重视乐教的主张,是他明道、征圣、宗经的文学观在音乐领域的体现。试论荀子的“论乐”。第 24 页 共 182 页第二章第二章 两汉两汉第一节 毛诗序第二节 史记太史公自序第三节 论衡超奇第四节 楚辞章句序第 25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哪篇文论强调“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A.毛诗序 B.尚书尧典 C.楚辞章句序 D.
8、论衡超奇第 26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A(P30)。毛诗序在谈到诗歌的言情特点时,有提倡“发乎情,止乎礼仪”。说到诗的政治作用时,又强调“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对诗歌创作有着长远的影响。哪篇文论强调“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A.毛诗序 B.尚书尧典 C.楚辞章句序 D.论衡超奇第 27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论衡超奇的作者是()。A.孔子 B.司马迁 C.王逸 D.王充第 28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D(P42)。论衡超奇的作者是王充,他是中国哲学史上唯物倾向比较突出的思想家。论衡超奇的作者是()
9、。A.孔子 B.司马迁 C.王逸 D.王充第 29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文学批评中“作家论”的滥觞之作是()。A.毛诗序 B.史记太史公自序 C.论衡超奇 D.楚辞章句序第 30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C(P42)。超奇实开先河,因而可认为是文学批评中“作家论”的滥觞。这篇文章把一般文人几种:儒生、通人、文人、鸿儒。文学批评中“作家论”的滥觞之作是()。A.毛诗序 B.史记太史公自序 C.论衡超奇 D.楚辞章句序第 31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西汉武帝时期,刘安作()。第 32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54)。西汉武帝时期,刘安作离骚传。首先从思
10、想内容方面肯定了离骚,认为义兼国风小雅,可与日月争光。西汉武帝时期,刘安作()。第 33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六义”说包括风雅颂、()。第 34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30)。在诗歌的分类与表现手法方面,毛诗序提出了“六义”说,其中阐明了风、雅、颂是诗的种类,而赋、比、兴是作诗的方法。“六义”说包括风雅颂、()。第 35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第 36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36)。借古鉴今,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见报任安书),而不是为了粉饰现实,这就是他做史记的动机。“究天人之
11、际,通古今之变,()”。第 37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简述毛诗序的中心思想。第 38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30)。毛诗序对诗歌的特征、诗歌与政治的关系,诗的分类和表现手法的论述,贯穿着一个中心思想:诗歌必须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在谈到诗歌的言情特点时,有提倡“发乎情,止乎礼仪”。说到诗的政治作用时,又强调“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这对诗歌创作有着长远的影响。简述毛诗序的中心思想。第 39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简述史记的发愤著书说。第 40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36)。“发愤著书”,是封建社会里某些进步文人的一
12、种想法。他们认为,作者对当时黑暗现实的发愤愈加强烈,则作品的思想性也就愈加强烈,则作品的思想性也就愈为深刻。司马迁在本文里就阐述了这种观点。简述史记的发愤著书说。第 41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试论王充的文学思想。第 42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42)。1、王充认为,品评作者的高下不能以读书多少做标准而应看他是否能“博通能用”。2、其次,怎么样才能成为鸿儒,也就是关系到作者的修养问题,王充对此作了明确的回答:不能光从外在的“文”下功夫,而更需要从内在的“实”做努力。“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3、再者,在评价作者问题上,王充反对崇古非今的倾向。批判
13、那种“好高古而称所闻”,以为“前人之业,茱萸香甜;后人新造,蜜酪辛苦”的风气。提出以时代做区分,而以“优者为高,明者为上”。他不仅批判崇古非今,而且把后世超过前代,看成理所当然。试论王充的文学思想。第 43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试论王逸的文学思想。第 44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54)。1、王逸文中着重论述屈原的高尚品质,他“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地对待现实的积极态度,与班固强调的“明哲保身之义,苟合取容的思想完全不同。班固的离骚序中提到:“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其中“露才扬己”意思是显露自己的才能,也比喻炫耀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2
14、、王逸称骚为“经”(也可能是根据刘向旧本所题),更是对骚极端的推崇。试论王逸的文学思想。第 45 页 共 182 页第三章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第一节 典论论文第二节 文赋第三节 文心雕龙神思第四节 文心雕龙时序第五节 诗品序第 46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文赋中一共谈到了()种文体。A.三 B.五 C.十 D.十二第 47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C(P66)。文赋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是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文学理论作品。陆机在文赋中一共谈到了10种文体。文赋中一共谈到了()种文体。A.三 B.五 C.十 D.十二第 48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列为创作论之首
15、。A.文心雕龙神思 B.文心雕龙情采 C.文心雕龙时序 D.文赋第 49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A(P84)。文心雕龙神思列为创作论之首,具有总纲性质,涉及到创作论各方面问题,而作为这些问题的核心则是艺术的想象。()列为创作论之首。A.文心雕龙神思 B.文心雕龙情采 C.文心雕龙时序 D.文赋第 50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第 51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60)。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第 52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名词解释:文以气为主。第 53 页 共 1
16、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60)。关于文气,曹丕认为“文以气为主”,而“气之清浊有体”。曹丕认为作家的气质、个性,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因此,各有所长,难可兼擅,但过分强调作家的材性,而不懂得作家的风格是社会实践和艺术修养的结果,观点不够全面。名词解释:文以气为主。第 54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简述文赋的文学思想。第 55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66)。1、陆机认为,进行文学创作必须观察万物、钻研古籍和怀抱高洁的心情。有了这三方面,要进入创作过程,还必须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2、有了创作的要求,接着运用艺术的想象:“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17、。”3、陆机认为,艺术构思,要发挥独创精神,所谓“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4、陆机把灵感称作应感。简述文赋的文学思想。第 56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文心雕龙时序一文体现了怎样的文学思想。第 57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92)。1、社会现实影响、决定文学的发展;时代的政治,必然要反映在文学创作之中。2、文学的发展是受社会现实制约的。同时,文学本身有自己内在的发展规律,即前后继承的关系。文心雕龙时序一文体现了怎样的文学思想。第 58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简述诗品序的主要思想。第 59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106)。“破”的方面:1、钟
18、嵘反对声病,主张自然和谐的音律。钟嵘时代,正当沈约提倡声律之说,“永明体”诗风泛滥。钟嵘反对的是那种“伤其真美”的八病等的矫揉造作,而对诗歌的自然的音节美,并不排斥。2、钟嵘反对做诗用典。他以为“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立”的方面:1、钟嵘认为写作动机的激发,有赖于客观事物的感召:“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2、钟嵘在诗歌创作问题上提出了“滋味说”。诗的“滋味说”应该是“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详,指描写的细致;切,指描写的深刻。而要达到这个要求,必须赋、比、兴并重,做到言近旨远,形象鲜明,有风力,有藻采,乃可耐人玩味,而感染力
19、强,这才是“诗之至也”。简述诗品序的主要思想。第 60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试论曹丕的文学思想。第 61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60)。1、关于文学的价值,作者本着文以致用的精神,强调文章(主要是诗赋、散文等文学作品)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强调文章要为统治阶级服务。2、其次,关于文气,曹丕认为“文以气为主”,而“气之清浊有体”。曹丕认为作家的气质、个性,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因此,各有所长,难可兼擅,但过分强调作家的材性,而不懂得作家的风格是社会实践和艺术修养的结果,观点不够全面。3、其三,对于文学体裁的区分。本文说:“夫文本同而末异”,所谓本,大致是指基本的
20、规则而言,这是一切文章共同的;所谓末,是各种不同文体的特点。4、其四,关于文学批评者的态度。指出了两种错误态度:一是“贵远贱近,向声背实”;一是“暗于自见,谓己为贤”、“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试论曹丕的文学思想。第 62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试论文心雕龙神思的文学思想。第 63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84)。1、刘勰认为,培养艺术构思能力须具备的条件有: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词。2、“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可以说是刘勰想象论的重要纲领。它一方面说明想象活动必须扎根于现实,一旦脱离了现实,想象活动也就失去了依据;另一方面,“神与物游”也说明了作
21、者的思维活动是与具体物象结合在一起的,实质上就是形象思维。3、文章在论述志气和辞令在想象活动中的作用,同样值得重视,把志气和辞令视为对想象活动起决定作用的两个因素。4、作为艺术思维的想象活动本身是一种极复杂的心理现象。刘勰认为作家运思行文,一方面是基于作家的才能禀赋和构思方式,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作品的大小规模和体裁特点,对于这些情况需要做具体分析,而不能一律相绳,妄分高下。试论文心雕龙神思的文学思想。第 64 页 共 182 页第四章第四章 唐唐第一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第二节 戏为六绝句第三节 诗式第四节 与元九书第五节 答李翊书第六节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第七节 上崔华州书第八节 与李生论诗书
22、第 65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句话评论的是()。A.阮籍嵇康 B.左思鲍照 C.初唐四杰 D.唐宋八大家第 66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C(P122)。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句话评论的是初唐四杰。“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句话评论的是()。A.阮籍嵇康 B.左思鲍照 C.初唐四杰 D.唐宋八大家第 67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是最早的出现的论诗绝句。A.论诗三十首 B.戏为六绝句 C.诗式 D.与元九书第 68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B(P122)。戏为六绝句是最早的出现的论诗绝句。
23、()是最早的出现的论诗绝句。A.论诗三十首 B.戏为六绝句 C.诗式 D.与元九书第 69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作者须知复变之道,()曰复,不滞曰变。第 70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126)。作者须知复变之道,反古曰复,不滞曰变。作者须知复变之道,()曰复,不滞曰变。第 71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要达到诗歌如上的诗歌艺术标准,皎然提出()问题。第 72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126)。要达到诗歌如上的诗歌艺术标准,皎然提出了取境问题。要达到诗歌如上的诗歌艺术标准,皎然提出()问题。第 73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诗者:根情,苗言,
24、华声,()。第 74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139)。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第 75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名词解释:转益多师是汝师。第 76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122)。转益多师是汝师:具体地说,就是把同一个问题向不同的良师益友,甚至诤友提出,以收“综听则明”之效。但实际上是不好兑现的。往往会因为门派之见,令求教者左右为难,不好抉择。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手段之一。在征询意见或建议之后,只要勇于实践就会有结果。在这里,师,是广义的,句尾的“师”应理解为“指导”比较好些。名词解释:转益多师是汝师。第 77 页
25、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名词解释:诗式。第 78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126)。诗式,作者皎然。即诗的法则,与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与社会意义不同,皎然侧重于诗歌艺术,主要讲述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发挥了较多的创见。名词解释:诗式。第 79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简述白居易的文学思想。第 80 页 共 182 页练一练练一练解析:(P139)。1、首先,白居易从文学同现实的关系着眼,认为文学不仅消极地反映社会生活,而且应该和当前的政治斗争相联系,积极干预生活。2、在“为时”“为事”的前提下,白居易反复阐明诗歌应该发挥其“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3、白居易强调“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中国古代 文论 选读 PPT 课件 章节 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