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全套-完整版.pdf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全套-完整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全套-完整版.pdf(8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第一节电路一、电路的组成一、电路的组成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2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画图讲解。(1)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蓄电池等。(2)用电器: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常称为电源负载。如电灯等。(3)导线: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作用:把电源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电器。(4)开关:起到把用电器与电源接通或断开的作用。二、电路的状态画图说明二、电路的状态画图说明1通路闭路: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回路,有电流通过。2开路断路:电路断开,电路中无电流通过。3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
2、线直接相连。短路时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防止。三、电路图三、电路图1电路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2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第二节电流一、电流的形成一、电流的形成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提问2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1)要有自由电荷。(2)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二、电流二、电流1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I=2单位:1A 1C/s;1mA 103 A;1A 106A3电流的方向实际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提问:提问:金属导体、电解液中的电流方向如何?参考方向:任意假定。4直流电:电流
3、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画图说明第三节电阻一、电阻一、电阻1导体对电流所呈现出的阻碍作用。不仅金属导体有电阻,其他物体也有电阻。2导体电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的。例:金属导体,它的电阻由它的长短、粗细、材料的性质和温度决定。3电阻定律: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并与导体的材料性质有关。R式中:导体的电阻率。它与导体的几何形状无关,而与导体材料的性质和导体所处的条件有关如温度。单位:R欧姆 ;l米 m;S平方米 m2;欧米 m。4(1)阅读 P6 表 1-1,得出结论。(2)结论:电阻率的大小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电阻率愈大,导
4、电性能愈差。导体:10-6m绝缘体:107m半导体:10-6 m 107 m(3)举例说明不同导电性能的物质用途不同。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1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1)温度升高,自由电子移动受到的阻碍增加;(2)温度升高,使物质中带电质点数目增多,更易导电。随着温度lSqt的升高,导体的电阻是增大还是减小,看哪一种因素的作用占主要地位。2一般金属导体,温度升高,其电阻增大。少数合金电阻,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用于制造标准电阻器。超导现象:在极低温接近于热力学零度状态下,有些金属一些合金和金属的化合物电阻突然变为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3电阻的温度系数:温度每升高1C 时,电阻所
5、变动的数值与原来电阻值的比。假设温度为 t1时,导体电阻为 R1,温度为 t2时,导体电阻为 R2,则即R2 R1R1(t2 t1)R2 R1 1(t2 t1)例例 1 1:一漆包线铜线绕成的线圈,15C 时阻值为 20,问30C 时此线圈的阻值 R 为多少?例例 2 2:习题 电工基础第 2 版周绍敏主编4.计算题(3)。第四节欧姆定律一、欧姆定律一、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它的电阻成反比。IUR2单位:U伏特V;I安培A;R欧姆。注:(1)R、U、I 须属于同一段电路;(2)虽 RU,但绝不能认为 R 是由 U、I 决定的;R(3)适用条件:适用于金属或电解液。
6、例例 3 3:给一导体通电,当电压为20 A,问电压为 30 A 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多大?当电压减为零时,导体的电阻多大?二、伏安特性曲线二、伏安特性曲线1定义: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可画出电阻的UI 关系曲线,叫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2线性电阻: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直线。KIU1;RURK3非线性电阻:假设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例:二极管。课前复习电阻定律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第五节电能和电功率一、电能一、电能1设导体两端电压为 U,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 q,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 q U 而 q I t,所以W U I t单位:W焦耳J;U伏特V;I安培A;t 秒s。
7、1 度1k Wh106J2电场力所做的功即电路所消耗的电能W U I t。3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二、电功率二、电功率1在一段时间内,电路产生或消耗的电能与时间的比值。P或P U I单位:P瓦特W。2额定功率、额定电压:用电器上标明的电功率和电压,叫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假设给用电器加上额定电压,它的功率就是额定功率,此时用电器正常工作。假设加在它上面的电压改变,则它的实际功率也改变。例例 1 1:有一 220 V 60 W 的白炽灯接在 220 V 的供电线路上,它消Wt耗的功率为多大?假设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为110 V,它消耗的功率为多少?不考虑温度对电阻
8、的影响例例 2 2:P8 例题。三、焦耳定律三、焦耳定律1电流的热效应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Q I2R t3单位:Q焦耳J;I安培A;R欧姆 ;t秒s第二章第二章简单直流电路简单直流电路第一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一、电动势一、电动势1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用符号E 表示。2单位:伏特V注意点:(1)电动势由电源本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2电动势的规定方向:自负极通过电源内部到正极的方向。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1复习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I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推导(1)电路UR(2)推导设 t 时间
9、内有电荷量 q 通过闭合电路的横截面。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把 q 从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 W E q E I t,电流通过 R 和 R0时电能转化为热能Q I2R t I2R0t因为W Q所以E I t I2R t I2R0tE I R I R0或 IER R0(3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内的电流,与电源电动势成正比,与整个电路的电阻成反比。其中,外电路上的电压降端电压U I R E I R0内电路上的电压降U I R0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压降之和E I R I R0 U U例例 1 1:如上图,假设电动势 E 24 V,内阻 R0 4,负载电阻R 20,试求:1电路中的电流;2电源的端电压;3
10、负载上的电压降;4电源内阻上的电压降。例例 2 2,求电路中的电流和端电压。例例 3 3 V 的电源,与 8 V,求电源的内电阻。三、端电压三、端电压1电动势与外电路电阻的变化无关,但电源端电压随负载变化,随着外电阻的增加端电压增加,随着外电阻的减少端电压减小。证明:IER R0当 R 增加时,R R0增加,电流 I 减小,U E I R0增加;同理可证,当 R 减小时,U 也减小。2两种特例:1当外电路断开时,R 趋向于无穷大。I 0U E I R0 E即U E应用:可用电压表粗略地测定电源的电动势2当外电路短路时,R 趋近于零,IE趋向于无穷大,UR R0趋近于零。短路时电流很大,会烧坏电
11、源,引起火灾,决不允许将导线或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上,防止短路。应用:测量电动势和电源内阻。例例 4 4:例 1 电工基础第 2 版周绍敏主编。例例 5 5:有一简单闭合电路,当外电阻加倍时,通过的电流减为原来的 2/3,求内阻与外阻的比值。四、电源向负载输出的功率四、电源向负载输出的功率1P电源 I E;P负载 I U;P内阻 I2R0;U ER0同乘以 I,得U I I E I2R0I E I U I2R0P电源 P负载 P内阻在何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设负载为纯电阻当R R0时,E2Pmax4R0这时称负载与电源匹配。2电源输出功率 P 与负载电阻 R 的变化关系曲线3注意:当R RO时,
12、电源输出功率最大,但此时电源的效率仅为 50%。课前复习: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2端电压随外电阻的变化规律。3电源输出最大功率的条件。第二节电池组一个电池所能提供的电压不会超过它的电动势,输出的电流有一个最大限度,超出这个极限,电源就要损坏。对于要求较高电压或较大电流的场合,就要用到多个电池的串联和并联及混联。一、电池的串联一、电池的串联1当负载需要较高电压时,可使用串联电池组供电。设串联电池组 n 个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0的电池组成,则:E串 n Er串 n R02特点:(1)电动势等于单个电池电动势之和。(2)内阻等于单个电池内电阻之和。3 注:用电器的额定电流必须小于单个
13、电池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二、电池的并联二、电池的并联1当负载需要较大电流时,可使用并联电池组供电。设并联电池组 n 个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0的电池组成,则E并 E;R0并 R0n2特点:(1)电动势等于单个电池的电动势。(2)内阻等于单个电池内阻的。3注: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必须低于单个电池的电动势。三、电池的混联三、电池的混联1当单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都小于用电器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时,可采用混联电池组供电。例例1 1:有3个电池串联,假设每个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0,求串联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例例 2 2:有 5 个相同的电池,每个电池的E V,R0,求电路的电流及每个电
14、池两端的电压。课前复习1串、并联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计算。1n2串、并联电池组的应用场合。第三节电阻的串联一、定义一、定义1电阻的串联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依次连接起来,使电流只有一条通路。2特点 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二、重要性质二、重要性质1总电阻U I R;U1 1 I R1 1;U2 2 I R2 2;Un I RnU U1 1 U2 2 U3 3 UnI R I R1 1 I R2 2 I R3 3+RnR R1 R2 R3+Rn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2电压分配IUUU1U;I2;I3;InR1R2R3RnUUU1U23n
15、IR1R2R3Rn结论: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它的阻值成正比。假设两个电阻串联,则U1 1 I R1 1;U2 2 I R2 2;IU13功率分配P I U I2RP1=I2R1;P2 I2R2;P3 I 2R3;Pn I2RnPPP1P23nR1R2R3RnUR1 R2R1R2U;U2 2UR1 R2R1 R2结论:串联电路中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与它的阻值成正比。例例 1 1:有个电阻串联,其中 R1 20,R2 15,R3 10,R4 10,接在 110 V的电压上。求1电路的总电阻及电流;2R1电阻上的电压。例例 2 2:例 1 电工基础第 2 版周绍敏主编。例例 3 3:R1、R2为
16、两个串联电阻,已知R1 4 R2,假设 R1上消耗的功率为 1 W,求 R2上消耗的功率。三、电压三、电压1常用的电压表是用微安表或毫安表改装成的。2毫安表或微安表的重要参数:Ig满偏电流Rg 表头内阻3 电流越大,毫安表或微安表指针的偏角就越大。由于 U I R,则毫安表或微安表两端的电压越大,指针偏角也越大。4如果在刻度盘上直接标出电压值,就可用来测电压,但这时能测的电压值很小。为了能测较大的电压,可串联一电阻,分担部分电压,就完成了电压表的改装。5测量时要与被测电路并联。6关键:会计算串联的电阻R 的大小。设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Ig,内阻为 Rg,要改装成量程为 U 的电压表,求串入的 R
17、RURIgU IgRgIg例例 4 4:例 2 电工基础第 2 版周绍敏主编。课前复习:1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基本特点。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电流分配和功率分配。3串联电阻的分压作用。第四节第四节电阻的并联电阻的并联一、定义一、定义1电阻的并联:把假设干个电阻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连接在一起。2特点: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二、重要性质二、重要性质1总电阻设电压为 U,根据欧姆定律,则I=因为I I1 I2 I3In所以11111R1R2R3RnRUUUU;I1;I2;InR2RnR1R结论: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2电流分配U I1R1
18、;U I2R2;U I3R3;U InRnI1R1 I2R2 I3R3I Rn U结论: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与它的阻值成反比。当只有两只电阻并联时 I13功率分配U2PK U IKRKR2RI;I2 21IR1 R2R1 R2P1R1 P2R2 P3R3PnRn结论: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与它的阻值成反比。例例 1 1:R1 24,R2=8,U 12V,求总电阻及各电阻上的电流。例例 2 2:5 个 25 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多少?例例 3 3:两只电阻并联,其中 R1为 100,通过 R1的电流 I1为,通过整个并联电路的电流 I 为 1A,求 R2和通过 R2的电流 I2。例
19、例 4 4:在240 V 的线路上并接 15、30、40 电热器各一个,求1各电热器上的电流;2总电流及总电阻;3总功率及各电热器消耗的电功率。例例 5 5:例 1 电工基础第 2 版周绍敏主编。三、电流表三、电流表利用并联电路的分流原理,在微安表或毫安表上并联一分流电阻,按比例分流一部分电流,则可以利用微安表和毫安表测量大的电流 扩大量程。RI RURggI IgIR其中:Ig为电流表的满偏电流;Rg为电流表内阻;I 为电流表的量程;R 为分流电阻。例例 5 5:P26 例 2。课前复习:电阻串、并联的基本特点和重要性质。第五节电阻的混联一、混联一、混联既有电阻的串联又有电阻的并联,叫电阻的
20、混联。二、混联的计算步骤二、混联的计算步骤1把电路进行等效变换;2先计算各电阻串联和并联的等效电阻值,再计算电路的总的等效电阻;3由电路的总的等效电阻值和电路的端电压计算电路的总电流;4利用电阻串联的分压和电阻并联的分流关系,计算各部分电压及电流。三、进行电路等效变换的两种方法三、进行电路等效变换的两种方法方法一:利用电流的流向及电流的分合,画出等效电路图。例例 1 1:已知:R1 R2 8,R3 R4 6,R5 R6 4,R7 R8 24,R9 16,U 224 V,求:通过 R9的电流和 R9两端的电压。例例 2 2:例 2。电工基础第 2 版周绍敏主编第六节万用表的基本原理一、表头一、表
21、头简述表头原理。表头的参数:Ig满偏电流;Rg表头内阻。二、直流电压的测量二、直流电压的测量1IURg RI 正比于 U可以用来测量电压。2分压电阻的计算当 U UL(UL为电压表的量程)则I IgUl IgRgUlIgRRg RIg3多量程的电压表例:例:例题。电工基础第 2 版周绍敏主编三、交流电压的测量三、交流电压的测量1补充: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通断条件二极管图2工作原理四、直流电流的测量四、直流电流的测量1利用并联分流原理Ig2工作原理五、电阻的测量五、电阻的测量1A 满偏电流为 Ig、内阻为 Rg的电流表;R调零电阻2调零红、黑表笔短接,调 R,使IgERg R R0RRg RI则指
22、针满偏,红、黑笔间电阻为 0。3测量接入电阻 Rx,IERg Rx R R0随 Rx变化,I 也变化,每个 Rx对应一个 I。4注意1刻度不均匀;2测量随电池内阻 r 的变化有影响,不精确。六、使用万用表的注意事项六、使用万用表的注意事项1了解性能及各符号字母的含义,会读数,了解各部件作用及用法。2观察表头指针是否处于零位。3测量前选择正确的位置:量程选择:应使表头指针偏倒满刻度三分之二左右。无法估算测量值时可从最大量程当逐渐减少到合适量程。4读数1对有弧形反射镜的表盘,应使像、物重合。2估读一位小数。3了解每一刻度的值。5被测位正、负要分清。6测电流要串联。7测电压时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8
23、测电阻时不可带电测量。9测量过程中不允许拨动转换开关选择量程。10使用结束后,要置于最高交流电压挡或off 挡。课前复习: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要注意的问题。第七节电阻的测量一、伏安法一、伏安法1利用 U I R欧姆定律来测量电阻2步骤:1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2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3用 RU公式计算电阻值。I3方法有两种I 电流表内接法II 电流表外接法1电流表外接法R测 R实适用条件:待测电阻值比电压表内阻小得多R Rv。2电流表内接法R测 R实适用条件:待测电阻阻值比电流表内阻大得多R Ra。二、惠斯通电桥二、惠斯通电桥1原理1P32 图 2-26 R1、R2、R3、R4是电
24、桥的 4 个臂,其中 R4为待测电阻,其余3 个为可调已知电阻,G 是灵敏电流计,比较 B、D 两点的电位。2调节已知电阻的阻值,使 Ig 0I1 I2;I3 I4当 R1和 R3上电压降相等,R2和 R4上的电压降也相等,既 I1R1 I3R3,I2R2 I4R4时,两式相除,得R1R3R2R4R4R2R3R12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由下面的因素决定:1已知电阻的准确程度。2电流计的灵敏度。3学校常用的滑线式电桥计算方式Rxl2Rl1课前复习1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2伏安法测量电阻产生误差的原因。3电桥平衡的条件。第八节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一、电位的概念一、电位的概念1零电位点计算电位的起点。习
25、惯上规定大地的电位为零或电路中的某一公共点为零电位。2电位电路中任一点与零电位点之间的电压就是该点的电位。二、电位的计算方法二、电位的计算方法1确定零电位点。2标出电路中的电流方向,确定电路中各元件两端电压的正、负极。3从待求点通过一定的路径绕到零电位点,则该点的电位等于此路径上全部电压降的代数和。如果在绕行过程中从元件的正极到负极,此电压便为正的,反之,从元件的负极到正极,此电压则为负。三、举例三、举例例例 1 1:如图,求 VA、VB、VC、VD、UAB、UBC、UDC例例 2 2:已知:E1 45 V,E2 12 V,内阻忽略,R1 5,R2 4,R3 2,求:B、C、D 三点的电位。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工 技术 基础 技能 教案 全套 完整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