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pdf
《2017全国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全国教师资格证教育学重点.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重点提示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统领后面的教学内容,因而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都可能出,需要重点学习。本章的考查重点是:教育和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在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和主要观点。教育和教育学在历史各阶段发展的特点。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和个案研究法在教育学研究中的运用。应用教育学理论分析教育现象。考纲链接考纲链接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2广义的教育是指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
2、的基本途径。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3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森严的等级性。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
3、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5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XX 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6现代教育的特点:具有鲜明的生产性;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内容日益科学化;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7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的规律。8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根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定出来的,
4、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却不能替代教育规律。9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普通教育学任务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10古代教育学思想: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战国后期,礼记中的 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苏格拉底是以问答法来启迪他人思想。问答法分三步: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在过程中起助产作用。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体现
5、在政治学中。11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洛克提出了白板说,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主张绅士教育。裴斯泰洛齐第一个建立分科教学法并开师范教育先河。12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 普通教育学 被称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赫尔巴特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主要手段的教育观
6、念。1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凯洛夫主编出版的教育学是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1/514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研究方法的多元与互补。15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和个案研究法等。16学习教育学的意义:第一,通过教育学的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教育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的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工作的自觉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加对教育工作的兴趣,提高对人民教育事业的热爱,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第二,我国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7、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批判地继承教育学遗产,吸取当代外国有益的教育经验,阐明教育的普遍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规律及其原则、内容、方法,用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重点提示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学考试,本章的内容多以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形式出现。本章的考查重点是: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学会用教育与社会发展
8、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考纲链接考纲链接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教育相对独立于政经制度。2教育对政经制度的影响: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宣传思想形成舆论。促进社会政治 XX 化。3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
9、生产的手段。教育是发展科学的手段。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科学技术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还为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科学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科技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6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7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8文化对教育的作用: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
10、的发展和完善。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9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10 学校文化的特征: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11学生文化的成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12学生文化的特征: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生成性。2/513教育的
11、相对独立性,指教育经验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表现为: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具有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14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不培养足够数量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没有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有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级科学技术专家、中初级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经营管理人员和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这些人才的培养,则需要依靠教育。因此,我们必须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全国 教师 资格证 教育学 重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