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口腔医学精华.pdf





《预防口腔医学精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口腔医学精华.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预防口腔医学绪论第一节 口腔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发展第一节 预防口腔医学的基本概念1、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发展流行病学定义:1、预防医学的定义和内容预防医学的内容:以社会人群为研究对 象,用预防为主的策略思 想,采用多种科学方法探 查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与疾病的作用 规律,用流行病学与卫生 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分析并评价,制定防治对策,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发生、控制疾病发 展的目的研究人群中疾病或健 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 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2、口腔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其作用口腔流行病口腔流行病 学学定义:定义:是用流行病学的是用流行病学的
2、 原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则、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口腔研究人群中口腔 健健康与口腔疾病分布的规律及其康与口腔疾病分布的规律及其 影影响因素,响因素,三级预防:1st:一级预防(病理 形成前期)针对致病因素采取措 施健康教育与促进特殊的防护措施(社 区公共卫生措施)监测危险因素与疾病 发展趋势2nd:二级预防(病理 形成期)三早预防阻止病 理过程进展,尽可能达到完全康复早期发现疾病早期进行正确诊断早期采取适当治疗措 施3rd:三级预防(疾病 发展晚期)功能恢复防止伤 残与康复功能恢复器官的功能缺陷恢复一定的生产能力 和生活自理能力2、预防口腔医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口腔预防医学口腔预防医学 的
3、的定义:定义:口腔预防医学涉口腔预防医学涉 及及到口腔医学的各个方到口腔医学的各个方 面面,通过预防或减少通过预防或减少 口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达到促进良好的达到促进良好的 口口腔健康与功能。腔健康与功能。口腔预防医学口腔预防医学 的的三级预防: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初级一级预防(初级):氟化物应用,饮食控制氟化物应用,饮食控制,窝沟封闭,保护牙髓等。窝沟封闭,保护牙髓等。防防(干干预预):牙牙体体外外科科学学,牙牙周周病病学学,正正畸畸学学及及其其他他领领域域的的早期诊断与适当早期诊断与适当 治治疗。疗。三级预防(修复三级预防(修复):固定与活动修复固定与活动修复口腔预防
4、医学的 研究对象:以研究人群的集体预 防措施为主要对象,以研究个人预防保健 方法为基本要素,通过研究发现并掌握 预防口腔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促进整个社会口腔 健康水平的提高。(口腔预防医学有 很强的社会实践性)3、社会口腔医学的发展(略)第二节 预防口腔医学发展简史(略)第三节 预防口腔医学的发展前景(略)第二章口腔流行病学二二级级预预为为a.b.c.a.b.c.提提供依据的科学供依据的科学。a.探索病因及其影探索病因及其影 响响因素,因素,b.制定口腔健康目制定口腔健康目 标标和规划,和规划,c.选择疾病防制策选择疾病防制策 略略和效果评价和效果评价口腔流行病学口腔流行病学 的的作用:作用
5、:描述人群口腔健康与 疾病的分布状态研究口腔疾病病因和 影响流行的因素研究疾病预防措施并 评价其效果监测口腔疾病的发展 趋势制定口腔卫生保健规 划并评价其进展3、口腔流行病学的发展(略)第二节 口腔流行病学的方法口腔流行病学的研 究方法:描述性研究(横断面 研究、纵向研究、常规资料分析)分析性研究(病例 对照研究、群组研究)实验性研究(临床实 验、现场实验、社区干预实验、“类 实验”)第三节 龋病流行病学1、龋病常用指数龋病常用的指数恒牙龋失补指恒牙龋失补指 数数(DMF、DMFT、DMFS)乳牙龋失补指乳牙龋失补指 数数(dmf、dmft、dmfs)*WHO的标准-9 岁以下儿童丧失了不该脱
6、落的乳牙,即为 龋失牙。龋均和龋面均龋均和龋面均:反映了受检人 群龋病的严重程度a.龋均:受检人群中 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数。b.龋面均:牙面数。患龋率:患龋率:在调查期间某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常以百分数表示。龋齿发病率龋齿发病率:至少在一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 的频率。与患龋率不同的是仅指 在这个特定时期内新龋发生的频率。龋面充填构成龋面充填构成 比比:一组人群中的龋、失、补牙面之和中已充填的龋面(继发龋面不算)所 占的比重,常以百分数表示。根龋指数:根根龋指数:根 龋龋数目(包括已充填的根龋)占数目(包括已充填的根龋)占 牙牙龈退缩牙面数目的比率。龈退缩牙面数目的比率。无龋率:无
7、龋率:全口牙列均无龋的人数占全部受检人 数的百分率。2、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龋病的流行特征:地区地区分布(各地不同,衡量标准如下)WHOWHO龋龋病流行程度的评价指标病流行程度的评价指标(1212岁岁)龋均(龋均(DMFTDMFT)等级等级0.00.01.11.1很低很低12122.62.6低低2.72.74.44.4中中4.54.56.56.5高高6.66.6 以以上上很高很高时间时间分布*发达国家60年代是高峰,70年代起逐渐下降。*一些发展中国家近20年来龋病呈上升趋势。*我国第三次口腔健康 调查显示乳恒牙龋病呈下降趋势。人群人群分布*年龄:龋病患病随年 龄变化而变化。*性别:目前尚无明
8、确定论。(乳牙:男略高于女;恒牙:女略高于 男)*城、乡居民:城 市儿童高于农村。一 些富裕地区的农村儿童可能高于 城市。*民族:因饮食习惯、人文、地理环境不同所致。(彝 族最高,回族 最低)影响龋病流行的因 素:氟摄入量 饮食习惯 家族影响第四节 牙周病基本流行情况1、牙周健康指数简化口腔卫简化口腔卫 生生指数指数(Oral HygieneOral Hygiene Index-SimplifiedIndex-Simplified:O OHI-S)HI-S)*只检查6个牙面:16、11、26、31的唇(颊)舌面和36、46的舌面VS口腔卫生指数(OHI):检查28颗牙,评价12个牙面a a .
9、简简化软垢指数化软垢指数DI-SDI-S(DebrisDebris Index-SimplifiedIndex-Simplified)0=牙面无软垢1=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以下2=软垢覆盖面积为牙面1/3与 2/3之间3=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DI-SCI-Sb b .简简化牙石指数化牙石指数CI-SCI-S(CalculusCalculus Index-SimplifiedIndex-Simplified)0=龈上、龈下无牙 石1=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1/3以下2=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1/3与2/3之间,或在牙颈部有散在龈下 牙石 3=龈上石覆盖面积 占牙面2/3以上,或在 牙颈部
10、有连续而厚的龈下牙石菌斑指数菌斑指数(plaque(plaque indexindex:P PLI)LI)0=龈缘区无菌斑1=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诊不可见,若用探针尖的侧面可刮出菌斑2=在龈缘或邻面可 见中等量菌斑3=龈沟内或龈缘区 及邻面有大量软垢PLIQ-H PLI*Turesky*Turesky 改改良的良的Q-HQ-H 菌菌斑指数:斑指数:0=牙面无菌斑1=牙颈部龈缘处有散在的点状菌斑2=牙颈部菌斑宽度不超过1mm3=牙颈部菌斑覆盖面积超过1mm,不足牙面1/34=菌斑覆盖面积在牙面1/3与 2/3之间5=菌斑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牙龈指数牙龈指数(GingivalGingi
11、val IndexIndex:GI)GI)0=牙龈健康1=牙龈轻度炎症,牙 龈颜色有轻度改变并轻度水肿,探诊不出血2=牙龈中度炎症,牙 龈色红,水肿光亮,探诊出血3=牙龈严重炎症,牙 龈明显红肿或有溃疡,并有自动出血倾向龈沟出血指数龈沟出血指数(SulcusSulcus BleedingBleeding IndexIndex:SBISBI0=龈缘和龈乳头外观健 康,轻探龈沟后不出血1=龈缘和龈乳头呈轻度 炎症,轻探龈沟后不出血2=牙龈呈轻度炎症,有 颜色改变,无肿胀或水肿,探诊后点状出血3=牙龈呈中度炎症,有 颜色改变和轻度水肿,探诊后出血,血溢在龈 沟内 4=牙龈呈重度炎症,不 但颜色改变,
12、而且明显肿胀,探诊后出血,血 溢出龈沟 5=牙龈有色的改变,明 显肿胀,有时有溃疡,探诊后出血或有自动出 血GI社区牙周指社区牙周指 数数(Community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Periodontal Index:CPI)CPI)社区牙周治疗需要 指数(CPITNCPITN)衍变而来。A.使用世界卫生组织 推荐的CPICPI 牙牙周探周探针针。a.检查牙龈出血情况。b.探测龈下牙石。c.探测牙龈沟或牙周袋 的深度。B.以探诊为主,结合 视诊。a.检查时将 CPI 探针轻缓地插入龈沟或牙周袋内,b.探针与牙长轴平 行,沿龈沟从远中向近中移动,作上下短距离的颤动。
13、c.CPI探针使用时所用 的力不超过20g。CPI 探针6区段指数牙C.检查指数牙:将口腔分为六个区段a.20岁以上:10颗指数牙,b.15-20岁和15 岁以下:6颗指数牙(避免第 二恒磨牙假性牙周袋)(检查牙龈出血和牙 石,不检查牙周袋深度。)WHOWHO规规定定:每个区段内必须有2 颗或以上功能牙,并且 无拔牙指征,该区段才做检查。检查区段内以最重 情况记分。探查指数牙,若没 有指数牙的区段,探查所有余留牙,以最重情 况记分。以6区段中最高分记分作为个人 CPI值。CPI0 0 牙龈健康。1 龈炎,探诊后出血。1-探诊有牙石存在,但探针黑区全部可见。龈袋深度 3.5mm。3 早期牙周病,
14、龈缘 覆盖部分探针黑区。龈袋深度 4-5mm。4 晚期牙周病,探针 黑区全部在龈下。牙周袋 6mm或以上。X X-除外区段(少于2 颗功能牙)9 9 无法检查(不记录)2、流行特征及其有关因素WHOWHO牙牙周状周状况评价标准(况评价标准(1515岁岁)牙石牙石检出平均区检出平均区段段数数0.00.01.51.5等级等级1.6 62.52.5很低很低2.6 63.53.5低低3.6 64.54.5中中4.6 66.06.0高高很高很高牙周病流行特征地区地区分布A.世界状况:a.一般认为发展中国家 的患病率与严重程度均较高,而发达国家较低。b.但 WHO数据显示严重的牙周病患病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
15、国家无显著 性差异。B.国内状况:a.在不同地区牙周病的患病情况不同,与地 区之间的经济状况有一定关系。b.发展中地区高于发 达地区(牙龈炎、牙结石),农村居民的患病率 高于城市。时时间间分布:逐渐得到控制。年龄年龄分布: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 高。a.5-6 岁就可能患牙 龈炎,随年龄增长,部分可发展成牙周炎b.牙龈出血和牙石百分 率从12岁开始逐渐上升,至3544岁时为最 高峰c.6574岁老年人因牙缺失,牙石检出率有 所下降d.牙周袋检出率也随 年龄增加,老年人最高性别性别分布:多数研究报告为男性重于女性。民族民族分布:彝族最高、朝鲜族最低。影响牙周疾病流行 的因素:口腔卫生 吸烟 营养
16、系统性疾病(自学)第五节其他常见口腔疾病的流行情况1、口腔癌口腔癌的流行病 学特征:(摘自第九章)发病率国家和地区差异大,且有上升趋势最好发:南亚。高发:法国、巴西、中东欧年龄分布发病与死亡随年龄增 长而上升国内高峰:40-60岁;西方60-70岁性别分布男/女3:1,比例因地区而异部位差异影响因素:地区、气 候、种族、生活习惯我国:以舌癌、颊癌、牙龈癌、腭癌等为常见,唇癌较少见美国:舌癌是最常见的 口腔癌,其次是唇癌和口底癌。其它发达国家 情况也类 似印度:颊癌是最常见 的口腔癌种族差异黑人中的癌症比白人 中的多见亚洲人和西班牙人的 口腔癌少于白人和黑人的死亡率全球每年超过200万因性别、部
17、位、种族、地区不同口腔癌的危险因 素1.生活方式:吸烟(吸烟方式、吸烟数量、咀嚼烟草)嚼槟榔饮酒:与口腔癌发生 成正相关营养:维生素缺乏,铁缺乏2.环境因素:光辐射核辐射空气污染3.生物因素:口腔感染与局部刺激病毒与梅毒口腔癌的预防口腔健康教育与口 腔健康促进定期口腔检查政策和措施防止环境污染2、牙颌异常(略)3、氟牙症DeanDean指指数数(与图对照)公共卫生定义正常(0)0.0-0.4阴性可疑(0.5)0.4-0.6边缘性很轻度(1)0.6-1.0轻度轻度(2)1.0-2.0中度中度(3)2.0-3.0重度重度(4)3.0-4.0极重度从每个人的牙列中 找到受损最重的2 颗牙,若轻重程度
18、不同,以其中较轻的 1颗记分。4、唇腭裂(略)5、口腔黏膜疾病(略)第第六节六节 口口腔腔健康状况调查与健康状况调查与 评评价价1、调查目的查明口腔疾病查明口腔疾病 在在特定时间内的发生频率、分布特定时间内的发生频率、分布 特特征及其流行规律。征及其流行规律。了解和分析影了解和分析影 响响口腔健康的有关因素。口腔健康的有关因素。为探索病因,建为探索病因,建 立立和验证病因假设提供依据。和验证病因假设提供依据。选择预防保健措选择预防保健措 施施和评价选择预防保健措施的效和评价选择预防保健措施的效 果果。评估治疗与人力评估治疗与人力 需需要。要。2、调查项目一般项目一般项目 健健康状况项目康状况项
19、目问卷调查项目问卷调查项目3、调查表格设计(见前图)4、指数和标准(前述)5、调查方法普查普查(Mass survey)(Mass survey)a.定义:普查是指在特 定时间范围内,一般为 12 天或12 周。对特定人群中的每一 个成员进行的调查或检查,又 称 全面调查全面调查。b.最大优优点:发现调查人群 中的全部病例(应查 率95%;漏查率可靠 性)c.最大缺缺点:工作量大,成 本高,适用较小范围内。抽样调查抽样调查(SamplingSampling surveysurvey)a.定义:用样本人群调 查的结果,推断总体人群的现况。前提条件是抽取的数 量足够大,调查的数据可靠。b.优点:节
20、省时间、人力和经费,所得资料具有代表性。c.分类:单纯随 机、系统、分层、整群、多级抽样WHO还推荐两种方法:预调查预调查(PilotPilot surveysurvey)(试试点调点调查查)为了在调查前初步了 解被调查群体患病特点,制 订调查计划,有时须 先进行,获得少量的参考资料,以便制订调查计划。捷径调查捷径调查(PathfinderPathfinder surveysurvey)a.定义:采用分层整群抽 样技术,含盖不同患病水平的重要年龄组,确定任一 样本点的指数年龄组 调查人数。b.优点:以最小花费获 得保健规划所需的、可靠的相关临床资料。经济 实用。6、样本含量N=N=Q/PQ/P
21、N:N:受检受检人数(样本含量)人数(样本含量)Q=1-PQ=1-P根据允许误差确定根据允许误差确定。0.1P0.1P4004000.15P0.15P1781780.2P0.2P1 100007、误差及预防方法影响口腔健康影响口腔健康 调调查结果的因素主要有:查结果的因素主要有:随机误差随机误差(randomrandom errorerror)-是在抽样调查过程中产生的变异。(通过抽样设计和扩 大样本来加以控制,做到减少抽样误差。)偏倚(偏倚(biasbias)-是一种错误,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检查结果 与实际情况不符,属于系统误差,应该而且可以设法防 止。a.a.选择选择性偏倚性偏倚(selec
22、tion bias)(样本的代表性很差,破坏了同质性,使调查结果与总体人群患病情 况之间产生的误差。)b.b.无应无应答偏倚答偏倚(unresponsive bias)(漏查。防止的方法:调查前做好组织工作,对受检者做好宣教工作,改善调 查方式,使受检者积 极配合。)c.c.信息信息偏倚偏倚(information bias)(在获得信息的过程 中出现各种误差。)A.因检查器械等造成的 测量偏倚B.因调查对象引起的偏 倚(回回忆偏忆偏倚倚、报告偏倚报告偏倚)C.因检查者引起的偏倚(调调查者之间、调查者本查者之间、调查者本 身身)标准一致性试标准一致性试 验:验:检查者 可靠度的检验。参考检查者
23、龋非龋合计龋abp1检查者A非龋cdp2合计p2q2K K(KappaKappa)=2 2(adad bc bc)/(p1q2 p1q2+p2q1p2q1)0.40以下可靠度不合格0.41-0.60可靠度中等0.61-0.80可靠度优0.81-1.0完全可靠第七节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1、数据的整理与统计指标核对分组计算均数、标准差、标准 误、可信区间、率、构成比2、数据的统计分析P0.05统计学无显著意义 统计0.05P0.01学有显著意义 统计学有P0.01高度显著意义第三章 龋病病因及预防第一节 龋病致病因素1、细菌因素致龋菌(变链变链、乳杆、放线、非变形链球菌)致龋毒性(黏附、产酸、耐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防 口腔医学 精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