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pdf(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目录 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6 1 范围.6 2 规范性引用文件.6 3 勘查的目的任务.6 3 1 预查阶段.6 3 2 普查阶段.7 3 3 详查阶段.7 3 4 勘探阶段.7 4 勘查研究程度.7 4 1 地质研究程度.7 4 1 1 预查阶段.7 4 1 3 详查阶段.7 4 1 4 勘探阶段.8 4 2 矿石质量研究.8 4 2 1 预查阶段.8 4 2 2 普查阶段.8 4 2 3 详查阶段.9 4 2 4 勘探阶段.9 4 3 矿石选(冶)和加工技术条件研究.9 4 3 1 预查阶段.9 4 3 2 普查阶段.9 4 3 3
2、 详查阶段.9 4 3 4 勘探阶段.10 4 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10 4 4 1 预查阶段.10 4 4 2 普查阶段.10 4 4 3 详查阶段.10 4 4 4 勘探阶段.11 4 5 综合勘查综合评价.11 4 5 1 综合评价.11 4 5 2 预查阶段.12 4 5 3 普查阶段.12 4 5 4 详查阶段.12 4 5 5 勘探阶段.12 5 勘查控制程度.13 5 1 勘查类型的确定.13 5 1 1 目的.13 5 1 2 确定因素.13 5 1 3 类型.13 5 2 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13 5 2 1 勘查工程布置.13 5 2 2 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14 5
3、 2 3 勘查手段的选择和应用.14 5 3 勘查控制程度的确定.14 6 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14 6 1 测量工作.14 6 2 地质填图.15 6 2 1 目的.15 6 2 2 比例尺选择.15 6 2 3 精度要求.15 6 2 4 利用遥感资料.15 6 3 物探、化探工作.15 6 3 1 工作内容.15 6 3 2 评价.16 6 3 3 放射性工作.16 6 3 4 要求.16 6 4 重砂测量工作.16 6 5 探矿工程.16 6 5 1 槽探.16 6 5 2 井探.16 6 5 3 坑探.17 6 5 4 钻探.17 6 5 5 钉入式半合管钻探.17 6 6 化学样品
4、的采集、加工和测试.17 6 6 1 要求.17 6 6 2 基本分析样品采集.17 6 6 3 光谱全分析样品采取.18 6 6 4 矿石化学全分析样品采样.18 6 6 5 组合分析样品采取.18 6 6 6 样品加工.18 6 6 7 样品分析.19 6 7 重砂样品采集与分析检查.19 6 7 1 人工重砂样品采集与分析.19 6 7 2 人工重砂分析检查.20 6 7 3 自然重砂分析质量检查.20 6 8 矿石物质组分研究样品的采集、加工、化验.20 6 8 1 样品采取.20 6 8 2 样品加工.20 6 8 3 单矿物分析.21 6 9 矿石选(冶)试验样品的采集试验.21
5、6 9 1 样品采集.21 6 9 2 样品要求.21 6 9 3 精矿产品质量要求.21 -2/55-Sunny Created on 2008-6-15 23:38 6 10 岩石、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测试样品的采集与试验.21 6 10 1 试验项目一般包括.21 6 10 2 大小体积质量(体重)样.22 6 10 3 岩矿石物理力学样.22 6 11 原始资料编录、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等.22 6 11 1 资料编录、整理要求.22 6 11 2 报告编写要求.22 6 11 3 验收.22 6 11 4 编写提纲.23 6 11 5 报告的提交.23 6 11 6 原始资料的处理.23
6、7 可行性评价.23 7 1 可行性评价工作.23 7 2 概略研究.23 7 3 预可行性研究.23 7 4 可行性研究.24 8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24 8 1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24 8 1 1 分类.24 8 1 2 储量.25 8 1 3 基础储量.25 8 1 4 资源量.25 8 2 矿产资源/储量类型条件.26 8 2 1 储量.26 8 2 2 基础储量.26 8 2 3 资源量.27 9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27 9 1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27 9 1 1 工业指标.27 9 1 2 工业指标的项目与内容.28 9 2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原则
7、.28 9 3 确定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要求.29 9 3 1 面积测定.29 9 3 2 平均品位计算.29 9 3 3 平均厚度计算.30 9 3 4 矿石体积质量(体重).30 9 3 5 参数获取困难时办法.30 9 4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结果表.30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31 附录 B(资料性附录)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32 附录 C(资料性附录)稀有金属性质、用途及主要矿物.33 C 1 稀有金属性质、用途.33 C 1 1 锂的性质及用途.33 C 1 2 铷的性质和用途.33 -3/55-Sunny Created on 2008-6-1
8、5 23:38 C 1 4 铍的性质和用途.34 C 1 5 铌、钽的性质和用途.34 C 1 6 锆的性质及用途.35 C 1 7 铪的性质和用途.35 C 2 稀有金属主要矿物.35 附录 D(资料性附录)稀有金属矿床分类及主要工业类型.39 D 1 稀有金属矿床分类.39 D 1 1 碱性长石花岗岩型矿床.39 D 1 2 碱性花岗岩型铌稀土矿床.39 D 1 3 碱性岩碳酸岩型铌稀土矿床.39 D 1 4 伟晶岩型矿床.39 D 1 5 气成热液型矿床.39 D 1 6 火山岩型矿床.40 D 1 7 白云鄂博型铌-稀土矿床.40 D 1 8 风化壳型铌铁矿矿床.40 D 2 稀有金属
9、矿床主要工业类型的地质特征、矿物组合、矿床规模.40 附录 E(资料性附录)稀有金属矿床勘查类型的确定及勘查工程间距参考.45 E 1 勘查类型的确定.45 E 1 1 确定的因素.45 E 1 2 矿体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类,具体划分标准如下:.45 E 1 3 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划分三类:.45 E 1 4 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46 E 1 5 厚度稳定程度:根据厚度变化系数划分为稳定、较稳定、不稳定三种,各种不.46 E 1 6 构造影响程度分为三种:.46 E 1 7 矿床勘查类型划分.46 E 2 勘查工程间距.47 附录 F(资料性附录)矿体圈定和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说明.47
10、 F 1 矿体的圈定和连接.47 F 2 块段的划分原则.48 附录 G(资料性附录)稀有金属矿床参考性工业指标.50 附录 H(资料性附录)各种稀有金属精矿质量指标.52 H 1 披精矿.52 H 2 锂精矿.52 H 3 铯精矿.53 H 4 铌钽精矿.53 H 5 锆铪精矿.53 H 6 各种稀有金属精矿质量标准说明.54 附录 I(资料性附录)花岗伟晶岩中宝石、玉石、彩石的质量要求参考指标.55 -4/55-Sunny Created on 2008-6-15 23:38 图表目录 表 1 自然重砂分析允许偶然误差.20 表 A 1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表.31 表 B 1 稀有金属
11、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表.32 表 C 1 稀有金属主要矿物表.35 表 D 1 稀有金属矿床主要工业类型简表.40 表 E 1 矿体规模及类型系数分级表.45 表 E 2 主要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表.46 表 E 3 矿体厚度稳定程度表.46 表 E 4 稀有金属矿床勘查类型工程间距参考表.47 表 G 1 铍矿床参考性工业指示.50 表 G 2 锂矿床参考性工业指标.50 表 G 3 伴生绝铷综合回收参考性工业指标.50 表 G 4 锆矿床参考性工业指标.50 表 G 5 铌钽矿床参考性工业指标.51 表 G 6 伴生铍锂钽铌综合回收参考性工业指标.51 表 H 1 绿柱石精矿质量标准(Y
12、B746-75).52 表 H 2 锂辉石精矿质量标准(YB836-75).52 表 H 3 锂云母精矿质量标准(GB3201-82).52 表 H 4 低铁锂辉石精矿质量标准.53 表 H 5 中国钽铌精矿质量标准.53 表 H 6 锆英石精矿质量标准(YB834-75).53 表 I 1 花岗伟晶岩中宝石、玉石、彩石的质量要求参考指标.55 -5/55-Sunny Created on 2008-6-15 23:38 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DZ/T02032002 1 范围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锂(Li)、铷(Rb)、铯(Cs)、铍(Be)、铌(Nb)、钽(Ta)、
13、锆(Zr)、铪(Hf)等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目的任务、勘查研究程度、勘查控制程度、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各类型条件、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等。本标准适用于稀有金属矿产勘查各阶段工作部署和资源/储量估算;也适用于验收、评审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报告;还可以作为矿业权转让、矿产勘查开发筹资、融资、股票上市等活动中评价、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依据。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14、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DZ/T00332002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GB127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DZ013094 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 DZ/T0091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 DZ/T0078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DZ/T007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3 勘查的目的任务勘查的目的任务 3 1 预查阶段预查阶段 对锂、铷、铯、铍、铌、钽、锆、给矿成矿远景区的资料进行综合研究
15、、类比及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的工程验证,初步查明区内稀有金属矿产资源远景,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6/55-Sunny Created on 2008-6-15 23:38 3 2 普查阶段普查阶段 通过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开展地质、物探、化探、重砂测量工作和取样工程,寻找有工业价值的矿点、矿床,并通过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对已知矿化区做出初步评价,对有详查价值地段圈出详查区范围。3 3 详查阶段详查阶段 对详查区内采用各种有效的勘查方法和手段,进行系统的工作和取样,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圈出勘探区范围,为勘探提供依据,并为制订矿山总体规划、项目建议书提供资料
16、。3 4 勘探阶段勘探阶段 对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区或经详查圈出的勘探区,通过应用各种有效的勘查手段和方法,加密各种采样,开展可行性研究,为确定未来矿山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开采方式、开拓方案、矿石加工选(冶)工艺、矿山总体布置、矿山建设设计等方面提供依据。4 勘查研究程度勘查研究程度 4 1 地质研究程度地质研究程度 4 1 1 预查阶段预查阶段 收集预查区内的地质、物探、化探、重砂、遥感地质以及有关的地质研究成果,通过(1:50000)(1:25000)的路线地质踏勘和有效的物探、化探、重砂测量等辅助工作,初步查明预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以及与成矿有关的矿化蚀变情况,对有找矿远景的
17、物探、化探、重砂异常和矿(化)体,用极少量的工程揭露。对已发现的矿体,应初步查明其规模、产状、品位及变化,初步查明稀有金属矿石物质组分。4 1 2 普查阶段 对选定的普查区,通过(1:50000)(1:25000)比例尺地质填图等地质工作,大致查明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矿化蚀变等地质特征。对发现的矿体、矿化点,通过(1:10000)(1:2000)比例尺地质填图和有效的物探、化探、人工重砂等方法手段及有限的取样工程,大致查明地表或浅部矿体的规模、产状、形态、矿体数量、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大致查明稀有金属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石质量,并进行相应的评价。4 1 3 详查阶段详查阶段 对普查阶段圈出
18、的详查区,通过(1:10000)(1:2000)比例尺地质填图(矿体部位 -7/55-Sunny Created on 2008-6-15 23:38 也可用 1:1000),应用各种有效的综合勘查方法和手段,投入比普查更密的系统取样工程,基本查明地层、构造、岩浆岩、蚀变的地质特征与成矿关系。通过系统取样工程,基本查明矿体的产状、形态、厚度、品位变化、矿体规模、数量、空间分布特征;基本查明矿体的连续性以及矿体中的夹石分布情况,控制矿体界线,描述矿床的地质模型。根据矿床的风化特点,基本查明风化带的发育程度、分布范围、风化深度、矿物组合和可选性能,基本确定全风化带、半风化带、原生矿带的界线。综合各
19、种勘查资料,为矿区转入勘探或为矿山(区)总体规划以及矿山项目建议书提供依据。4 1 4 勘探阶段勘探阶段 4 1 4 1 矿区地质矿区地质 通过(1:2000)(1:1000)(必要时矿体部位可用 1:500)比例尺填图,加密取样工程,详细查明矿区地层特征;详细查明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的岩性、岩相、产状、形态、规模及其含矿性;详细查明控矿构造特征以及成矿后构造的破坏影响程度;详细查明与成矿有关的蚀变类型、蚀变强度和蚀变分带及分布范围、变化规律及其与矿化关系。4 1 4 2 矿床(体)地质矿床(体)地质 通过加密的取样工程,详细查明勘探区内的矿体数量、赋存部位、顶底板岩性、分布范围;详细查明工业矿
20、体规模、形态、产状、内部结构、厚度、品位及其变化特点,肯定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矿体内部的无矿地段及夹石的规模、形态、产状及分布规律。对风化壳矿床,详细查明风化壳的发育程度、矿物组合,稀有金属矿物在各粒级中的分布与单体的自然解离度以及可选性能。确定全风化带、半风化带、原生带的界线;对露采的矿床(体),要对矿体四周采场底部矿体边界进行系统控制,掌握矿体底部界线的起伏变化规律。通过勘探工作,估算各种类型的矿产资源/储量,对矿床工业价值做出评价,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4 2 矿石质量研究矿石质量研究 4 2 1 预查阶段预查阶段 初步查明矿石品位、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以及矿石自然类型。4
21、2 2 普查阶段普查阶段 大致查明矿石品位、矿石矿物、脉石矿物、嵌布特征、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特征、矿石 -8/55-Sunny Created on 2008-6-15 23:38 自然类型,以及可供综合利用的有用组分。通过数量有限的人工重砂分析等手段初步评价矿石的经济价值。4 2 3 详查阶段详查阶段 基本查明矿石矿物种类和脉石矿物种类、共生组合、嵌布特征、结构构造;基本查明矿石的有用、有害组分含量、赋存状态、分布规律;基本确定含矿品位和品级,基本查明主要稀有金属组分的集中率和分散率,划分矿石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对矿石的工业利用价值做出评价,为矿山建设的项目建议书和预可行性研究提供依据。4
22、2 4 勘探阶段勘探阶段 4 2 4 1 矿石组分及赋存状态研究:详细查明矿石的稀有金属矿物、脉石矿物的种类及含量、共生组合、嵌布粒度特征及矿石的结构构造特征;详细查明矿石的化学成分,共、伴生的有用组分及有害组分的含量变化特征、赋存状态、分布规律;详细查明主要稀有金属组分的分散率和集中率,对风化壳矿石应详细查明稀有金属矿物在矿石的各粒级段的分布及单体自然解离度,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伴生组分进行综合评价。4 2 4 2 矿石类型划分研究:按矿石中所含稀有金属种类,结合脉(岩)体的内部构造(或岩相带)划分矿石品种;按矿石中稀有金属矿物晶体大小划分手选矿石和机选矿石;按矿石中所含的主要稀有金属组分的
23、富集程度划分贫矿和富矿。对风化壳矿床,按稀有金属矿物种类、含量、组构特征、风化程度,划分全风化矿石、半风化矿石和原生矿石等自然类型。4 2 4 3 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及选冶特点划分主要和次要工业类型,并研究其分布范围和所占比例。矿石质量研究应满足矿山开采设计和可行性研究的需要。4 3 矿石选(冶)和加工技术条件研究矿石选(冶)和加工技术条件研究 4 3 1 预查阶段预查阶段 通过类比研究,做出矿石是否可选的预测。4 3 2 普查阶段普查阶段 一般进行矿石选(冶)性能对比研究,做出是否可选的评价。对组分复杂、粒度较细,国内尚无成熟的经验的新类型矿石,应进行可选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大致查明其可选
24、性能。4 3 3 详查阶段详查阶段 基本查明主要矿石类型的选(冶)性能。一般情况下,应进行矿石可选(冶)性试验或 -9/55-Sunny Created on 2008-6-15 23:38 实验室流程试验;对生产矿山附近的,有类比条件的易选矿石可进行类比评价,不做可选(冶)试验;对成分或结构较复杂的矿石,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对难选矿石或新类型矿石还应做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不论哪一种矿石,详查阶段的试验程度应达到可供设计要求。4 3 4 勘探阶段勘探阶段 对易选矿石,一般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流程进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提高流程的可信度。对难选矿石和新类型的矿石,应进行半工业
25、试验,拟建大型矿山应进行工业试验,为确定矿山设计最佳工艺流程提供依据。4 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 4 4 1 预查阶段预查阶段 收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资料,初步了解开采技术条件,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依据。4 4 2 普查阶段普查阶段 大致了解区域和普查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对开采技术条件简单的矿区可依据与同类型矿山开采条件对比,对开采技术条件做出评价;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区,应进行适当的水文地质工作,大致了解地表水体分布,地下水的类型、水质、水量及近矿围岩的强度等。4 4 3 详查阶段详查阶段 4 4 3 1 水文地质:基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稀有金属 矿产 地质 勘查 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