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练习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普通动物学练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动物学练习题.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普通动物学题库普通动物学题库无脊椎动物部分无脊椎动物部分解释名词解释名词2 2、伸缩泡伸缩泡:原生动物体所具有的结构,其作用是调节机体水分和渗透压平衡,如眼虫、草履虫等。3 3、完全变态完全变态:昆虫变态的一种类型,指成虫和幼虫的形态结构完全不同,生活史中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的变态形式。如蝴蝶和蛾类的变态。4 4、原肾管原肾管:由外胚层陷形成的排泄器官,由帽细胞和管细胞构成的焰细胞、排泄管、排泄孔组成,具有排泄作用。5 5、角质膜角质膜:表皮细胞分泌而形成的无生命的结构,位于体表,基本结构包括上角质膜 上表皮、外角质膜外表皮、角质膜表皮,具有保护作用。6 6、疣足疣足:体壁外凸形成
2、的中空的结构,具有运动、呼吸等功能,存在于环节动物的多毛类。7 7、外套膜外套膜:软体动物脏团背部的皮肤延伸下行而形成的结构,位于贝壳的侧,包围着鳃,对于水循环、保护、呼吸等作用。8 8、凯伯尔式器凯伯尔式器:位于河蚌围心腔前端的弥散状结构,又名围心腔腺,是河蚌的排泄器官。9 9、书肺书肺:节肢动物体壁陷后突出形成的书页状结构,其功能是呼吸作用。1010、化性、化性:指昆虫在一年中所发生的世代数,由此而有一化性、二化性、多化性的术语,对应的昆虫叫一化性昆虫、二化性昆虫、多化性昆虫。1111、双名法、双名法:任何一种动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所组成,前面一个字是动物的属名,为主格单数名
3、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面的一个字是动物的种本名,为形容词或名词,第一个字母不大写。国际上统一使用。1212、刺丝泡刺丝泡:原生动物纤毛虫类表膜之下整齐排列且与表膜垂直的结构,有孔开口于表膜上。当动物受到刺激时,刺丝泡放出刺丝,有防御的机能。1313、皮肌囊、皮肌囊: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肌肉紧贴在一起而构成的体壁,具有保护作用,如扁形动物、原腔动物、环节动物的体壁。1414、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昆虫变态的一种类型,指成虫和幼虫的形态无太大差别,只是生殖器官未发育,翅未充分长成,生活史经过幼虫、若虫或稚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如蝗虫、蜻蜓等。1515、后肾管、后肾管:由外胚层陷形成的排泄器官
4、,基本结构由肾孔、排泄管、肾口组成。肾口开口于体,肾孔开口于体外。1616、混合体腔混合体腔:节肢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体腔囊并不扩大,囊壁的中胚层细胞也不形成体腔膜,而分别发育成有关的组织和器官,囊的真体腔和囊外的原体腔合并,形成混合体腔。1717、刚毛、刚毛:环节动物的上皮陷形成刚毛囊,刚毛囊底部一个大的形成细胞分泌几丁质物质,从而形成刚毛。它是环节动物的运动器官。1818、黄色细胞黄色细胞:黄色细胞是由中胚层的脏体腔膜特化而来的,位于消化管的外侧,其作用目前尚不明确,可能具有排泄作用。1919、外套腔、外套腔:指软体动物外套膜与脏团之间的空腔,外套腔有鳃、足以与肛门、肾孔、生殖孔等开口。2
5、020、鲍雅诺式器、鲍雅诺式器:指河蚌的一对肾脏,由后肾管特化形成,肾口开口于围心腔,肾孔开口于外套腔。1/72121、原口动物、原口动物:是在胚胎发育中由原肠胚的胚孔形成口的动物。2222、生物圈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是地表有机体包括微生物与其自下而上环境的总称,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层。它也是人类诞生和生存的空间。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土壤圈全部。2323、实质组织、实质组织2424、马氏管:、马氏管:马氏管全称马尔比基氏小管,是昆虫的排泄和渗透调节的主要器官,帮助他们保持水和电解液平衡。以发现者意大利解剖学家马
6、尔比基Marcello Malpighi命名。2525、后口动物:、后口动物:在胚胎发育中原肠胚期,其原口形成动物的肛门,而在与原口相对的一端,另形成一新口称为后口的动物称为后口动物。2626、外套膜:、外套膜:展附于软体动物体表覆盖脏囊的膜状物。2727、分类阶元:、分类阶元:生物分类学确定共性围的等级。现代生物分类采用的有:界 Kingdon、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等 7 个必要的阶元。2828、混合体腔:混合体腔:节肢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体腔囊并不扩大,囊壁的中胚层细胞也不形成体腔膜,而分别发育成有关的组织和器官,囊的真
7、体腔和囊外的原体腔合并,形成混合体腔。混合体腔充满血液,又称血体腔。2929、龄期:、龄期:龄期是指昆虫幼虫在连续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简答题简答题1 1、同律分节与其意义、同律分节与其意义同律分节是指身体由许多相同的体节构成的,不仅表现在外部形态上,而且表现在部结构上,如排泄、神经、生殖等。同律分节的意义在于增强了动物的运动机能,并为生理分工奠定了基础,它是动物发展的基础,在动物系统演化上有重要意义。2 2、裂体腔的形成过程、裂体腔的形成过程体腔形成的一种方式,其过程是在原肠胚孔的两侧、外胚层之间的中胚层细胞不断分裂,体积逐渐扩大,形成中胚层细胞团,然后中间出现真体腔。是所有原口动物体腔
8、形成的方式。3 3、马氏管与其功能、马氏管与其功能马氏管为中后肠交界处发出的许多细盲管,它们直接游离浸浴在血体腔的血液中,能大量吸收代谢分解产物,并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具有高效的排泄功能。4 4、原口动物、原口动物胚胎时期的胚孔 原口 发育成动物的口,肛门是在相对的一侧开口形成的,节肢动物以前的无脊椎动物类群属于原口动物,原口动物的另一个特点是以裂体腔法形成体腔。5 5、中胚层产生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中胚层产生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其意义表现在:1:减轻了外胚层的负担,为动物体结构和机能的复杂化奠定了基础;2促进了新代谢的加强。中胚层的出现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6 6、异律分节与其
9、意义、异律分节与其意义身体由许多不同的体节构成的,即体节有了分化,相同的体节又愈合而形成不同的体部,如头部、胸部和腹部。异律分节的出现增强了动物的运动,提高了动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7 7、外骨骼的结构与来源、外骨骼的结构与来源由表皮细胞分泌到体表的坚硬的无生命的几丁质结构,具有保护、防止体水分蒸发等多方面的作用。其结构包括上表皮、外表皮和表皮三层。对于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有重要作用。8 8、肠体腔的形成过程、肠体腔的形成过程胚胎发育中原肠背侧的胚层突起形成体腔囊,体腔囊逐渐扩大,最后与胚层脱离而形成体腔。2/7体腔的壁与肠壁相贴,外壁与体壁肌肉相贴。是后生动物形成体腔的方式。9 9、节肢动
10、物的气管与其功能、节肢动物的气管与其功能体壁陷形成的高效的呼吸器官,由开口于体外的气门、气管和许多分支的支气管组成,体还有纵行和横行的器官。由于气管把氧气直接输送到靶组织和器官,所以非常有效,是节肢动物利用空气中氧气的一种方法。1010、后口动物、后口动物胚胎时期的原口发育为动物的肛门或封闭,而相对的一侧形成新的开口发育为动物的口。具有这种发育方式的动物称为后口动物。棘皮动物以后的动物类群具有。1111、说明节肢动物门的主要进步性特征与适应意义说明节肢动物门的主要进步性特征与适应意义坚厚的外骨骼:防止体水分蒸发、保护作用身体分节和附肢分节:实现运动和支持作用强健的横纹肌:加强运动的机能发达的神
11、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对陆地多变的环境条件作出反应高效的气管呼吸:有效地利用空气中的氧气高效的马氏管排泄:与时有效地排除废物1212、中胚层的产生与进化意义中胚层的产生与进化意义其意义表现在:1:减轻了外胚层的负担,为动物体结构和机能的复杂化奠定了基础;2促进了新代谢的加强。中胚层的出现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1313、说明环节动物门的主要进步性特征与进化地位、说明环节动物门的主要进步性特征与进化地位分节现象:在动物系统演化上有重要意义,是动物发展的基础。次生体腔出现:动物结构上的重大发展,为动物体结构的复杂化、机能的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基础。具有运动器官:刚毛和疣足为动物运动能力的提高
12、和其他机能的完善提供了条件。具有较完善的循环系统:提高了营养和氧气的运输能力。索式神经系统:神经系统集中,动物反应迅速、动作协调。后肾管排泄:有效地排除机体废物。1414、论述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性特征、论述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性特征形态上的适应:如身体呈线形、扁平的带状,体表具钩、吸盘、棘,身体的外被为皮层或角质膜。这些结构增强了寄生虫的固着、保护和吸收营养机能的实现。生理上的适应:如消化系统退化或消失;厌氧呼吸;神经系统不发达;生殖器官发达、产卵量大等方面。行为上的适应:大多数寄生虫的生活史复杂,生活史中有更换寄主的现象,这对于寄生虫种群的繁衍是良好的适应性对策。1515、比较说明节肢
13、动物、环节动物运动器官的类型与结构、比较说明节肢动物、环节动物运动器官的类型与结构,并对其功能效率进行评价并对其功能效率进行评价环节动物的运动器官为疣足和刚毛,疣足是由体壁向外突出的扁平叶状结构,刚毛为几丁质结构,与身体之间无关节,附肢不分节,无肌肉附着。节肢动物的运动器官为分节的附肢,其原始构造包括最基部的原肢和其相关节的端肢,其基部和身体侧面相连,相连处形成关节,附肢分节,有大量的肌肉附着。疣足加强游泳和爬行效用,但是运动较缓慢,而节肢动物的附肢十分灵活。1616、软体动物外套膜的结构、功能与其应用意义、软体动物外套膜的结构、功能与其应用意义外套膜是由脏团背侧的皮肤褶向下延伸而成其外表面为
14、单层上皮。靠近体外侧的细胞分泌形成贝壳,靠近脏团的上皮细胞具纤毛,纤毛摆动,可形成水流,边缘的上皮细胞具有分泌和感觉功能。外套膜与脏团之间形成的空隙为外套腔,外套腔的水循环可辅助完成呼吸、排泄、摄食和排遗等。论述题论述题3/71 1、节肢动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性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节肢动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性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坚厚的外骨骼:防止体水分蒸发、保护作用身体分节和附肢分节:实现运动和支持作用强健的横纹肌:加强运动的机能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对陆地多变的环境条件作出反应高效的气管呼吸:有效地利用空气中的氧气高效的马氏管排泄:与时有效地排除废物2 2、说明寄生虫对寄生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15、。、说明寄生虫对寄生环境的适应性特征。形态上的适应:如身体呈线形、扁平的带状,体表具钩、吸盘、棘,身体的外被为皮层或角质膜。这些结构增强了寄生虫的固着、保护和吸收营养机能的实现。生理上的适应:如消化系统退化或消失;厌氧呼吸;神经系统不发达;生殖器官发达、产卵量大等方面。行为上的适应:大多数寄生虫的生活史复杂,生活史中有更换寄主的现象,这对于寄生虫种群的繁衍是良好的适应性对策。3 3、环节动物在动物进化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环节动物在动物进化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的进步性特征有哪些?其主要的进步性特征有哪些?分节现象:在动物系统演化上有重要意义,是动物发展的基础。次生体腔出现:动物结构上的重大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 动物学 练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