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心理健康档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档案管理)心理健康档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 简述表现性测验的编制过程。表现性测验的定义表现性测验的定义表 现 性 测 验(performance assessment,也 有 用“performance-basedassessment”),又译“表现性(型)评价”,是指通过个体完成一定真实性的任务对其进行评价的测验形式,用以测量考生处理结构不清晰(ill-structured)的现实问题的水平。(Zane,2009a)表现性测验一般由三部分构成:提出一个表现性任务,规定学生反应的具体形式,提供一个预先确定的评分系统。编制及心理测量学研究编制及心理测量学研究Bahr(2007)Bahr(2007)将表现性测验的编制总结为将表现性测验的
2、编制总结为 7 7 个步骤。个步骤。1、选择特定年级要评价的问题;2、编写表现性任务,将要考察的概念以一个现实生活的情境体现出来;3、设计一个施测便捷的试卷,估计学生的水平;4、选择评价表现的标准;5、为评分标准制订细则;6、设计一些问题来探测学生的思维过程;7、分别设计出教师和学生用的记录表。随着心理健康教育朝着普遍化、专业化、现代化、本位化等方向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环节。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技术,对于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意义重大。一、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涵义:档案是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原始记
3、录分类保存起来以备考察的文字、团表、音像及其他形式和载体的各种文件和材料。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是指对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特点、心理测验结果、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等材料的集中保存,这些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排列,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如实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它是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每个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建立起来的档案材料。而广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还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关资料,如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课程开设、活动安排、教研活动、研究课题及成果、效果评估及管理工作等的记录。二、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建立的价值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既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
4、展的必要依据,又是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后的必要的原始记录,它将为我们进行心理科学的研究提供大量的、客观的第一手材料,对于学校教育科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可以为学校的科学管理提供宏观的决策依据;(二)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三)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四)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及科学研究的水平,同时,还有助于教师加强学生心理的研究,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五)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为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动态的监测手段。三、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的种类(一)团体
5、资料和个人资料个人资料是反映学生个体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资料,包括学生个人的综合资料、心理测评资料以及个案报告等。团体资料是反映团体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资料,是在学生个体资料的基础上做出的各种类别和层次的团体分析。这类资料可来源于普通式的抽样调查、团体测验,以及对大量个人资料所作的整体分析、统计处理后得出的各种图表、数据和结论。(二)专项资料和综合资料专项资料是反映学生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某一方面属性或特征的资料。综合资料是反映学生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较全面的属性或特征的资料。(三)量化资料和非量化资料量化资料是指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获得的可进一步统计分析的资料,以及较为规范的问卷调查的量化结果等。
6、非量化资料是指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获得的描述性资料,它为我们更全面、正确地了解学生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四、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的搜集方法(一)观察法1、观察法的涵义: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观察学生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表现,对所观察的事实加以记录和客观的解释,以了解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的一种方法。按观察者是否参与学生活动,可将观察法划分为参与性观察法和非参与性观察法;按观察法在观察时是否借助于仪器,可将观察法划分为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2、运用观察法的程序:确定观察内容、选择观察策略、制定观察记录表、训练观察人员、获取观察资料、呈现观察结果和解释结果等。3、观察法的使用:首先要确定观察
7、对象,给观察行为下一个操作性定义。其次,对观察得到的资料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及时地记录下来。(二)访谈法1、访谈法的涵义: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搜集对方有关心理和行为特征等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按访谈内容和过程有无统一的设计要求、有无一定的机构,可分为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按访谈时是否借助一定的中介物,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按访谈对象的特点,可分为一般访谈和特殊访谈。2、访谈法的使用首先,要编制访谈计划,设计访谈问题;其次,要了解访谈对象,接近访谈对象。再次,掌握访谈技术,实施访谈;最后,做好访谈记录。(三)问卷法1、问卷法的涵义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搜
8、集研究对象有关心理和行为特征等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按问卷中提出的问题的结构程度可以将问卷划分为结构化问卷和非结构化问卷;按问卷的传递方式不同可以将问卷划分为发送问卷、访问问卷和邮寄问卷等。2、问卷法的使用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过程中运用问卷法,关键是要设计好问卷。问卷一般包括题目、前言和指导语、问题、选择答案和结束语等部分。问题是问卷的核心,包括事实性问题和态度性问题两大类。(四)作品分析法1、作品分析法的涵义作品分析法是研究者借助学校的各种评定和记录以及学生的作品,来搜集研究对象有关心理和行为特征等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2、日记分析法的使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通过剖析学生的日记,了解学生的内心
9、世界。日记一般有个人日记和集体日记之分。学生一般不会随便把自己的日记给别人看,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充分的信赖关系。日记是学生自我情绪释放的手段,教师必须充分地理解学生,有同感心和同情心,而不能滥用说教和斥责。3、自传分析法的使用自传分结构式自传与非结构式自传。结构式自传的内容框架事先已设计好,学生只需填写规定的内容,这样会使学生自我描述受到限制,有可能遗漏对个别学生来说是特别重要的问题。非结构式自传允许学生作开放式的表述,常可反映出事先未预料的具有重大价值的资料,但在对其内容进行解释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五)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法是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中最主要和最为常用的方法,其关键是选择合适的
10、测验量表进行施测。在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时首先要考虑选择标准化测验,其次要明确测验的目的、功用及适用范围。目前,已经开发出来的“中学生心检系统”和“中学生心检系统”的量表分别各有7类。补补: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内容,又称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项目,是指能从中揭示或了解到的有关学生心理状况、心理特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过程、效果等方面的材料。它一般包括两类:一是学生本身的有关资料,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关资料。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中有关学生的资料主要有学生综合资料、心理测评资料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等三大部分。(一)学生综合资料学生综合资料是指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它主要是
11、提供一些背景资料,以帮助教师深入分析学生心理,正确诊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学生基本情况;身体状况;家庭生活环境;社区生活环境;学校学习生活情况;重大社会生活事件。(二)心理测评资料心理测评资料是指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应记录心理测评的类型、日期、时间、场所、施测者与报告者、结果、分析及教育建议等。包括:能力状况及教育建议;人格特征分析及培养建议;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策略;学习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职业能力倾向类型分析及指导。(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是指针对学生产生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障碍所做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应做好个案记录,阶段性记录及评价。个案报告是记录案主
12、学生资料与个案分析过程的一种书面资料,而个案分析是指运用多种方法,针对学生个体进行连续的追踪或回溯式的研究与辅导过程;它既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工作方式,同时还是为了解现实而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系统、客观、清楚的个案报告是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咨询效果,可以提供给类似情况的案例参考与借鉴。个案报告的撰写格式包括:案主身份;个案建立缘由;原因分析与诊断;辅导过程记录;追踪调查与小结。撰写个案报告应注意的问题: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小心评估并检验其正确性;将辅导过程中案主学生行为改变的资料数量化,显示其进步的情况;个案研究中的会谈记录,不但要记载会谈内容,更须包括每次谈话运
13、用的策略技巧、优缺点的检讨与评价、案主各种行为改变的心理历程;个案报告的重点是处理的方法、过程、结果、检验和追踪辅导,而不是资料的收集和堆砌。补:补: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增进心理健康,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其具体目标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和使用正是为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上述目标服务
14、的。而心理测查的结果则是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档案的一项重要依据。从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大多正处于青春发育初期,是为走向社会做最初准备的时期,因此其心理发展与以往时期相比会有较大的变化。在中学阶段,心理矛盾增多,学习任务和压力增大,还面临升学、就业选择等困扰,因此,更需要进行心理教育和辅导。中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应尽可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心理特点,既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更应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所以,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基本情况(1)个人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家庭住址、小学就读学校、目前所在年级等;(2)家庭生活情况:
15、包括家庭组织结构、家庭成员及工作性质、受教育程度、成员之问的关系、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居住环境、父母管教方式及态度等;(3)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包括学业表现、学习态度、住宿环境、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特长、人际交往水平、担任班级工作情况等;(4)宗教信仰;(5)对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员的死亡、父母离异、生活条件改变、学习成绩突然下降、与同学或老师闹矛盾、饮食睡眠改变、影响生活的重大挫折等;(6)家族是否有精神方面疾病史。2智力状况、学习心理分析及教育建议根据测验的结果,结合其本人的学业表现进行分析,从两个方面来提出教育培养建议。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注意培养学生独
16、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近年来北京某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会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学生对自身创造的期望是较高的,随着年级的增长,他们对自身的创造能力越发不满意,迫切需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教务部门与专业教师应协同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能力给予个别化指导。而相关的心理测量结果可以提供指导的依据。此外,围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应试技能、克服考试焦虑、优化学习方法、减低社会因素对学习的不良影响等方面也需要有关部门和专业教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有的学生还需要在学习技术、学习计划、应试方法、听课方法、读书方法等方面给予具体的
17、指导。还可以通过量表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学生学习的认知因素和社会因素等。3个性特征分析及培养建议中学生正处于个性成熟或定型前的锤炼或塑造时期,学校教育要重视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塑造和培养。通过人格测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充分认识害羞、冲动、偏激、狭隘、嫉妒、放纵、暴躁、依赖、孤僻、怯懦、自卑、神经质等常见的不良个性品质的危害,进而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自我分析的方法,认识到个性的可塑性和发展性。要指导学生交友,发展正常的人际关系。此外,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心理自我调节并帮助其解决心理冲突,排除心理障碍,使其个性健康发展;要教会学生一些自我调节技术;对遇到自身能力不能解决的心理冲突与障碍的学
18、生,则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4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建议当前,中学生所面临的内外压力普遍增大,不少压力已超过了他们所能承受的程度,常常会引起一些不良的身体症状,如焦虑、紧张、不安、抑郁、恐惧等,甚至引起精神症状、自杀等。因此,心理健康方面的建议是根据所测的结果,并结合其平时表现来进一步分析,并提出建议。如确实是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应该立即寻求心理咨询或治疗:如果心理问题较轻,则要进行心理辅导,可以由专业教师辅导,也可以是经过培训的学生进行朋辈帮助;在中学生中还要适当开展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教育与技能的培训,从而促进学生的性心理健康发展。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消除中学
19、生对心理求助的偏见,建立起心理求助是强者的行为,维护和发展自身心理健康是人一生的重要课题的新理念。5职业能力倾向类型分析及指导到九年级以后,根据中学生的能力、兴趣、气质、性格等个性特点,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和有关职业信息,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专业类型,以便为其今后走向社会、求职就业作好准备,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对于职业能力方面的建议,一方面可直接根据量表测得的结果来提出建议。如采用“职业能力自评量表”、“霍兰德职业适应性测验”等,这些量表本身的结果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生适合从事何种类型职业,可以根据测得的结果直接给予指导。另一方面,则可根据其能力、兴趣、气质特点等来指导职业选择。因子分析(Fac
20、tor Analysis)即是用于分析影响变量、支配变量的共同因子有几个且各因子本质为何的一种统计方法。它是一类降维的相关分析技术,用来考察一组变量之间的协方差或相关系数结构,并用以解释这些变量与为数较少的因子(即不可观测的潜变量)之间的关联。目前因子分析包括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和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Analysis)。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是因子分析的两种不同形式。利用因子分析来确定因子的维数,此时称之为探索性因子分析。当研究人员根据某些理论或者其他的先验知识对因子的可能的个数或者因子结构作出假设
21、,利用因子分析来检验这个假设,此时就是验证性因子分析。它们都是以普通因子模型为基础,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一、相同之处:一、相同之处:两种因子分析都是以普通因子模型为基础的。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出能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但在这里,这少数几个随机变量是不可观测的,通常称为因子。然后根据相关性的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不论是探索性因子分析还是验证性因子分析都是为了考察观测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方差协方差。高度相关的观测变量(不管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很可能是受同样的因
22、子影响,而相对来说相关程度不是很高的观测变量很可能是受不同的因子影响的。而因子必须尽可能多地解释变量方差,每个变量在每个因子上都有一个因子载荷,因子的意义需由比较哪些变量在哪个因子上载荷最大来决定。通过寻找潜在公共因子,并合理解释因子的意义,我们就能揭示错综复杂的事物的内部结构。二、差异之处:二、差异之处:(一)基本思想的差异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寻找公共因子以达到降维的目的。在寻找公共因子的过程中,是否利用先验信息,产生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确定性因子分析的区别。探索性因子分析是在事先不知道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完全依据资料数据,利用统计软件以一定的原则进行因子分析,最后得出因子的过程。而确定性因子分
23、析充分利用了先验信息,在已知因子的情况下检验所搜集的数据资料是否按事先预定的结构方式产生作用。因此探索性因子分析主要是为了找出影响观测变量的因子个数,以及各个因子和各个观测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而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决定事前定义因子的模型拟合实际数据的能力。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之前,我们不必知道我们要用几个因子,各个因子和观测变量之间的联系如何;而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要求事先假设因子结构,我们要做的是检验它是否与观测数据一致。探索性因子分析试图揭示一套相对比较大的变量的内在结构。研究者的假定是每个指示变量都与某个因子匹配,这是因子分析最通常的形式。没有先验理论形式没有先验理论,只能通过因子
24、载荷凭知觉推断数据的因子结构。验证性因子分析试图检验观测变量的因子个数和因子载荷是否与基于预先建立的理论的预期一致。指示变量是基于先验理论选出的,而因子分析是用来看它们是否如预期的一样。研究者的先验假设是每个因子都与一个具体的指示变量子集对应。验证性因子分析至少要求预先假设模型中因子的数目,但有时也预期哪些变量依赖哪个因子。例如,研究者试图检验代表潜在变量的观测变量是否真属于一类。(二)分析方法的差异由于两种因子分析的出发点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分析方法,我们分别从两种因子分析的分析步骤来比较它们的差异。探索性因子分析主要有以下 7 个步骤:1.收集观测变量。由于总体的复杂性和统计基本原理的保证,
25、为了达到研究目的,我们通常采用抽样的方法收集数据。所以我们必须按照实际情况收集观测变量,并对其进行观测,获得观测值。2.获得协方差阵(或相似系数矩阵)。我们所有的分析都是从原始数据的协方差阵(或相似系数矩阵)出发的,这样使我们分析得到的数据具有可比性,所以首先要根据资料数据获得变量协方差阵(或相似系数矩阵)。3.确定因子个数。有时候研究者有具体的假设,它决定了因子的个数;但更多的时候没有这样的假设,研究者仅仅希望最后得到的模型能用尽可能少的因子解释尽可能多的方差。如果研究者有 k 个变量,研究者最多只能提取 k 个因子。通过检验数据来确定最优因子个数的方法有很多。Kaiser 准则要求因子个数
26、与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根个数相等;而 Scree 检验要求把相关系数矩阵的的特征根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绘制成图,然后来确定因子的个数。究竟采用哪种方法来确定因子个数,具体操作时可以视情况而定。4.提取因子。因子的提取方法也有多种,主要有主成分方法、不加权最小平方法、极大似然法等,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因子提取方法。其中主成分方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提取因子的方法,它是用变量的线性组合中能产生最大样品方差的那些组合(称主成分)作为公共因子来进行分析的方法。5.因子旋转。由于因子载荷阵的不唯一性,可以对因子进行旋转,而正是由于这一特征,使得因子结构可以朝我们可以合理解释的方向趋近。我们用一个正交阵
27、右乘已经得到的因子载荷阵(由线性代数可知,一次正交变化对应坐标系的一次旋转),使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结构简化。旋转的方法也有多种,如正交旋转、斜交旋转等,最常用的是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6.解释因子结构。我们最后得到的简化的因子结构是使每个变量仅在一个公共因子上有较大载荷,而在其余公共因子上的载荷比较小,至多是中等大小。这样我们就能知道我们所研究的这些变量到底是由哪些潜在因素(也就是公共因子)影响的,哪些因素是起主要作用的,而哪些因素的作用较小,甚至可以不用考虑。7.因子得分。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是将变量表示为公共因子的线性组合,由于公共因子能反映原始变量的相关关系,用公共因子代表原始变量时,有时更
28、利于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因而往往需要反过来将公共因子表示为变量的线性组合,即因子得分。而验证性因子分析主要有以下 6 个步骤:1.定义因子模型。包括选择因子个数和定义因子载荷。因子载荷可以事先定为 0 或者其它自由变化的常数,或者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变化的数(比如与另一载荷相等)。这是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在分析方法上的一个重要差异,我们可以用一个直观的比喻,也就是说探索性因子分析是在一张白纸上作图,而验证性因子分析是在一张有框架的图上完善和修改。2.收集观测值。定义了因子模型以后,我们就可以根据研究目的收集观测值了。这一点与探索性因子分析有一定的相似之处。3.获得相关系数矩阵。与探索性因子分析一样,
29、我们的分析都是在原始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基础上进行的,所以首先就要得到相关系数矩阵。实际上方差协差阵、相似系数矩阵和相关阵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4.根据数据拟合模型。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方法来估计自由变化的因子载荷。在多元正态的条件下,最常用的是极大似然估计,也可采用渐进分布自由估计。5.评价模型是否恰当。这一步可以说是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核心。当因子模型能够拟合数据时,因子载荷的选择要使模型暗含的相关阵与实际观测阵之间的差异最小。最好的参数被选择以后,差异量能被用来作为衡量模型与数据一致的程度。最常用的模型适应性检验是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原假设是模型是适应性模型,备择假设存在显著差异。但是,这个检验受样
30、本量大小影响,包含大样本的检验往往会导致拒绝原假设,尽管因子模型是合适的。其他的统计方法,比如 用Tucker-Lewis 指数、比较建议模型和“原模型”的拟合度。这些方法受样本量大小的影响不大。6.与其他模型比较。为了得到最优模型,我们需要完成这一步。如果研究者想比较两个模型,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缩略形式,研究者就能从卡方统计量的值检查出他们的差别,大约服从卡方分布。几乎所有独立因子载荷的检验都能用来作为全因子模型和简因子的模型之间的比较。为以防研究者不是在检查全模型和简模型,研究者可以比较均方根误差的近似值(RMSEA),它是模型中每个自由度差异的一个估计值。三、两种因子分析的结合使用:三、
31、两种因子分析的结合使用:实际上,验证性因子分析与探索性因子分析是研究过程的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分开,只有两者结合运用,才能相得益彰,使研究更有深度。相对而言,验证性因子分析比探索性因子分析处理要困难得多,验证性因子分析比探索性因子分析要求更大容量的样本,主要是因为验证性因子分析要处理推论统计量。精确的样本量要随着观测值和模型的因子数变化而变化,但一个标准模型至少需要 200 个个体。和探索性因子分析一样,模型中每个因子至少需要 3 个变量;与探索性因子分析不同的是,研究者必须选择与每个因子在很大程度上匹配的变量,而不是可能是潜在变量的“随机样本”。一般来说,如果研究者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支撑,有关观测变量内部结构一般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先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产生一个关于内部结构的理论,再在此基础上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这样的做法是可取的,但这必须用分开的数据集来做。如果研究者直接把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放到统一数据的验证性因子分析中,研究者就仅仅是拟合数据,而不是检验理论结构。合理的做法是用一半数据做探索性因子分析,然后把分析取得的因子用在剩下的一半数据中做验证性因子分析。如果研究者做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拟合效果非常差,研究者就必须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来找出数据与模型之间的不一致。但是研究者在对新数据拟合模型时,任何改动都需要进行检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