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pdf(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观|点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吴(贵阳护理职业学院娟贵州贵阳550081)摘要当下社会发展逐渐多样化,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因素也日益增多。大学是学生身心快速发育的一个时期,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难题。积极心理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积极的理念,提供了新的解决方向。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G643中图分类号:心理健康教育A文献标识码:根据调查显示,超半数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对它们产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起到预期的帮助作用,或者说作用较小,久而久之,对这门课程就产生了抵触心理,即使后续产生心理问题,老师也不再是寻求帮助的备选,进而出现心理
2、咨询室人迹罕至的尴尬局面,可以说是一个艰难的恶性循环。3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3.1 以学校为主导开展定向教育对于学校而言,改善师资力量是第一步。以财政支持为基础,严格人才引进的门槛,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与前沿的行业知识保持密切的互动。此外,还应当注意教师自身的心理状态,想要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教师的心态、情绪也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与此同时,还要增加大学生对外实践的机会,如今“宅”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但是这种自我封闭可能会滋生许多的心理问题,以班级、社团为媒介,组织各种实践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多多融入社会,也可以提前体验社会上的挫折,这也
3、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式。最后,学校还应当注重校园风气的建设,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任何人的人格都不能一丝不苟的按照遗传基因进行发展,而是有个体和社会相互融合的过程。校园作为知识的传播地,理应具备强烈的文化氛围,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给予学生一种熏陶,使得学生具备强大又柔和的心理素养,这才是学校应当承担的责任。3.2 在家庭进行辅助教育家庭作为孩子的成长地,对于孩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诚然,家长正确的教导会对孩子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但负面作用有时也不可避免,其实家长也是在不断的学习成长。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行为是最能对他产生影响的,根据研究显示,生长在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拥有健康心态的几
4、率更大,因此父母应当抛弃旧有的暴力模式,化身良师益友,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管理,不管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它的产生都是正常的,但任何一种情绪,都应当保持适当的度。4 总结语这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时代,强健的身体和心理是每一个大学生必备的生存技能,社会生活是残酷的,只有拥有坚强勇敢、阳光积极的品格,才能不断向前。参考文献1蔡检林.对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中国培训,2019(05):5758.2章雪,昌晓莉.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反思及改进J.江苏高教,2019(05):119124.3石杭科,潘小承.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以暨阳学院为例J
5、.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05):161162.4陈花兰,云芸.积极心理学取向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OL.品牌研究,2019:12.0 引言大学生是国家储备的后生力量,在对他们进行知识素养的培育同时,心理素养的养成也不容忽视,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列入教育培养方案,其重要性可见非同一般。1 积极心理学概述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初刚刚诞生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最早的倡导者是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马丁发现,进入新世纪,人类的物质需求得到空前的满足,物质匮乏的境况一去不返,但是膨胀的物欲使得人们的心理承受巨大的压力,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频发。在这种境况下,
6、积极心理学在继承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它倡导采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人的心理问题,辅之以科学的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心理疾病的患者重返健康,还能使得心理健康的人保持积极的心态来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困境,激发人类内心存在的积极因子,以获得健康幸福的生活。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各高校加大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扶持力度,开展的课程、活动也非常丰富,虽然有所进步,但客观来看,仍然存在以下问题需要改进:2.1 教育理念及内容滞后教育理念是展开实践教学的基础,现有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局限于解决学生现有心理问题,对于拥有正常心理的学生存在教育缺失。且在心理健康教学中,模式相对固定,即教师列举出理论
7、上高发的心理问题,分析成因,进而提出对策,教学内容既僵化又枯燥,仅仅具有普世意义,而对于个体的差异却难以适用,严重脱离实际,并不能产生实际效果。2.2 教育方式单一在理论层面上,学者提出了众多心理教育方法,但由于操作成本、难度等因素,多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仍然是使用最传统的方式,即课堂教学、心理讲座及少量的心理咨询实践,当然心理咨询活动的课时比例也十分有限。单一的教育方式,只能起到基本的知识科普作用,想要真正将其应用于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恐怕难以实现。2.3 师资力量乏善可陈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科,目前大多数的医学院开设的心理学专业,都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再展开学习,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不亚于临床医学教育。虽然教育部明确下达文件指示,每所高校都应当4000 的师生比来配备具备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并至少按照 1:心理老师,但现实中这个比例远远不能实现。即使按照规定配备了足数的教师,但大多数教师的专业技能都有所欠缺,仅仅拘泥于理论学习,而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面对前来咨询的大学生,也并不能进行科学的处理。2.4 教学效果难达预期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 年第 32 期/11 月(中)5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