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平面度误差测量精选文档.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二节平面度误差测量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平面度误差测量精选文档.ppt(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节平面度误差测量本讲稿第一页,共二十页课堂习题课堂习题v课堂习题:判断下面的对错,并说明原因课堂习题:判断下面的对错,并说明原因v1 1、两端点连线法评定直线度误差的评定结果肯定大于最小、两端点连线法评定直线度误差的评定结果肯定大于最小包容区域法的评定结果。包容区域法的评定结果。v2 2、长距离准直测量,光线基准比重力水平基准精度高。、长距离准直测量,光线基准比重力水平基准精度高。v3 3张丝法适合水平面内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张丝法适合水平面内直线度误差的测量。v4 4、对角线法评定平面度误差只能用于对角线测量方法取得、对角线法评定平面度误差只能用于对角线测量方法取得的测量数据。的测量数据。
2、本讲稿第二页,共二十页5252平面度误差测量平面度误差测量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 1、测量方法:、测量方法:直接测量法:统一基准直接测量法:统一基准 间接测量法:节距法间接测量法:节距法 互检法互检法 (基准、仪器、辅具、布线、特点、过(基准、仪器、辅具、布线、特点、过程)程)2 2、平面度误差的评定方法、平面度误差的评定方法重点:重点:水平仪法测平面度水平仪法测平面度 平面度误差的评定方法平面度误差的评定方法本讲稿第三页,共二十页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v平面度误差:平面度误差:实际平面相对理想平面的变动量。实际平面相对理想平面的变动量。理想平面的位置应符合最小条件。理想平面的位置应符合最小条
3、件。v平面度公差:平面度公差:用以限制平面的形状误差,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用以限制平面的形状误差,其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 t的两平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行平面之间的区域。v平面度最小包容区域:平面度最小包容区域:包容实际平面且有最小宽度的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包容实际平面且有最小宽度的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v测量基面:测量基面:测量过程中获得测量值的参考面测量过程中获得测量值的参考面.v评定基面:评定基面:评定误差的理想平面,有最小区域面、对角线平面、三远点平面、最小二评定误差的理想平面,有最小区域面、对角线平面、三远点平面、最小二乘平面。乘平面。平面度公差平面度公差本讲稿第四页,共二十页(d
4、)自准直仪法)自准直仪法二测量方法二测量方法 由于任一平面都可看成由若干条直线组成,因此可以用几个截面由于任一平面都可看成由若干条直线组成,因此可以用几个截面的直线度误差来综合反映该平面度误差。测量直线度误差所用的仪器的直线度误差来综合反映该平面度误差。测量直线度误差所用的仪器和方法,也能适用于测量平面度误差。和方法,也能适用于测量平面度误差。平面度误差的常见测量方法平面度误差的常见测量方法(a)指示表法)指示表法(b)平晶法)平晶法(c)水平仪法)水平仪法 本讲稿第五页,共二十页(一)直接测量法(一)直接测量法统一基准法统一基准法v 通过测量可直接获得平面上各点坐标值或能直接评定平面度误通过
5、测量可直接获得平面上各点坐标值或能直接评定平面度误差值的方法。具体如下:差值的方法。具体如下:1 1、平晶干涉法、平晶干涉法v适用于精研表面、小平面适用于精研表面、小平面v2 2、平板测微法(指示表法):、平板测微法(指示表法):v用三点法或四点法(对角线法)进行测用三点法或四点法(对角线法)进行测量量v步骤步骤v适用于中小平面的测量适用于中小平面的测量3 3、其他:、其他:v刀口尺、光轴法、液面法刀口尺、光轴法、液面法图图5-20 平晶干涉法平晶干涉法若被测平面为铲刮面,如何若被测平面为铲刮面,如何解决示值不稳定的现象?解决示值不稳定的现象?v测量时为什么要让三点测量时为什么要让三点或四点等
6、高?或四点等高?v如何判断凹凸?如何判断凹凸?本讲稿第六页,共二十页(二)间接测量法(二)间接测量法v特点:特点:测量精度高,但数据处理麻烦。因被测平面需测若干个截面(若干条线),测量精度高,但数据处理麻烦。因被测平面需测若干个截面(若干条线),而各截面内的偏差值在测量时不是由同一基准产生,故须经复杂的数据后,而各截面内的偏差值在测量时不是由同一基准产生,故须经复杂的数据后,才能获得各测量截面相对统一基准的坐标值。才能获得各测量截面相对统一基准的坐标值。适用于中大平面的测量。适用于中大平面的测量。v测量方法分类:测量方法分类:按测量仪器分有水平仪法、自准直仪法等按测量仪器分有水平仪法、自准直仪
7、法等按布点方式分有网格布点法、对角线布点法及其他方法按布点方式分有网格布点法、对角线布点法及其他方法v常见测量布线方法常见测量布线方法1 1、水平仪法、水平仪法v原理:原理:将固定有水平仪的桥板置于被测平面上,按一定的布点方式首尾相界地拖动桥将固定有水平仪的桥板置于被测平面上,按一定的布点方式首尾相界地拖动桥板,测出被测平面上相邻两点连线相对测量基面(水平面或其垂直面)的倾斜角,通过板,测出被测平面上相邻两点连线相对测量基面(水平面或其垂直面)的倾斜角,通过数据处理求得平面度误差。数据处理求得平面度误差。v分类:分类:依布线方法不同又有水平面法和对角线法。依布线方法不同又有水平面法和对角线法。
8、本讲稿第七页,共二十页(1 1)水平面法:)水平面法:采用网格布点,基准平面为过被测表面上的某给定点且与水采用网格布点,基准平面为过被测表面上的某给定点且与水平面平行的几何平面;测量时应采用同一桥板,各测点的统一坐标值用累积法平面平行的几何平面;测量时应采用同一桥板,各测点的统一坐标值用累积法求得,计算比较简单。求得,计算比较简单。例例有一块有一块400400mm400400mm的的1 1级平板。设计测量方案,测量平面度。级平板。设计测量方案,测量平面度。A A、测量仪器选择、测量仪器选择 B B、测点布置:、测点布置:见图见图5-225-22。选择。选择a1a1点为起始点点为起始点。问问1
9、1:测量时选择的起始点不同,对测量结果是否有影响?:测量时选择的起始点不同,对测量结果是否有影响?问问2 2:是否存在一个最佳结果。:是否存在一个最佳结果。图图5-22 水平面法水平面法本讲稿第八页,共二十页(2 2)对角线法:)对角线法:采用对角线布点。采用对角线布点。过渡基准过渡基准平面是:平面是:过被测表面的一条对角线,且平行于被过被测表面的一条对角线,且平行于被测表面的另一条对角线的平面。测表面的另一条对角线的平面。测量时常须用三块长度不同的桥板。数据处理较复杂。测量时常须用三块长度不同的桥板。数据处理较复杂。结论:结论:v测量时选择不同的起始点和不同的测量线,其数据处理的方测量时选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平面 误差 测量 精选 文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