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ppt
《抗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物常见不良反应.ppt(6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抗菌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第一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v 药物的不良反应指的是在常用剂量下由于药物或药物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与防治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包括药物引起的毒性反应、变态反应(过敏反应)以及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二重感染等。v抗菌药物应用于临床已有几十年历史,治愈了众多感染性疾病,挽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但也出现许多不良反应,严重时致残或致死。因此医务人员了解和掌握抗菌药物的特性,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极为重要。第二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药物变态反应类型v I型变态反应(速发型):机体初次接触药物后,诱导体内产生相当量的IgE抗体,并和组织
2、中的肥大细胞,循环中的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使机体呈致敏状态。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或有交叉反应的药物时,造成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将颗粒中贮存的过敏介质释放出来,导致过敏性休克、哮喘、荨麻疹。青霉素治疗过程中有8%过敏,但致死性反应仅5-10万分之一.v 型变态反应(溶细胞型):临床表现有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v 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型):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出血坏死反应)、血清病、过敏性肺炎。v 型变态反应(迟发型):接触性皮炎属于此型.第三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抗菌药物的变态反应v抗菌药物变态反应是应用抗菌药物后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几乎每种抗
3、菌药均可引起轻、重不一的变态反应,最多见者为皮疹,其他尚有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型反应、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接触性皮炎等。第四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变态反应是B型不良反应v 药物变态反应是B型药物不良反应,约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的 l/101/4,死亡率为万分之一,5的成年人至少对一个药物表现过敏。v变态反应具有B型药物不良反应的共同特点:v 是一类与药物原有药理作用完全不同的异常反应,不是由于药理作用过度所致,故不能从已知的药理作用预测v 反应的发生率与剂量无关。v 发生率较A型为低,但死亡率较A型为高。v 处理这类反应不是调
4、整剂量,而是停用。第五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v 变态反应是指外源性抗原(变应原),在机体内引起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形成,并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引发对机体有害的反应,导致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v抗原:凡能被机体的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识别”为“异己”的成分,能引起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产生,并能与其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导致免疫反应发生的物质。v抗体:在药物变态反应中常被涉及的抗体为IgE、IgG与IgM,抗体的每一个基本结构单位有两个抗原结合点,以此与抗原相结合。每一抗体有其特异性,它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特异结合。第六张,PPT共六十五页,
5、创作于2022年6月抗体的产生有个体差异v 抗体的产生有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同一抗原决定基所产生的抗体,在数量及种类都可不同。这有助于解释同一药物在不同个体引发不同的变应性表现、不同药物有引发同一类型的表现、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对同一药物可有不同表现等复杂情况。第七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变态反应的特点v药物过敏与病人的过敏体质有密切关系 患有其他过敏病者,发生率比无其他过敏病者高410倍。有半数兼有多种药物过敏.v药物过敏绝大多数为后天获得 过敏体质虽然与遗传有密切关系,但药物过敏不能直接由亲体遗传。v药物过敏首次发病有潜伏期 长短不定,一般至少约经1周左右。此段时间体内形成
6、对该种药物的特异性抗体。v绝大多数药物过敏发生于第二次用药或多次用药之后而绝少发生于首次接触者。v任何用药途径均可致敏 口服致敏率46.5%(皮疹占99.2%,休克占0.8%),注射致敏率38.5%(皮疹占84%,休克占16%)第八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变态反应的特点v 再次发病无潜伏期v 与剂量大小不成平行关系v 仅见于少数人v 一般应具有较典型的症状或体征v 表现形式多种多样v 主要致敏药物正随着时代而演变 这种演变,取决于某种药物应用的广泛性及致敏度的高低。v药物过敏有增多的趋势 在30年代初期发病率仅为05,50年代后期,增至32,1980年增至792v与患者疾病有
7、关 如氨苄西林斑丘疹发生率5%,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人为69%-100%.第九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过敏性休克v在药物过敏反应中过敏性休克占4.4%,在药物所致过敏性休克中静脉用药占65.4%,肌注占15.9%,口服占14.0%,抗菌药物占43.2%v过敏性休克 以青霉素引起者最为常见,发生率为0.0040.015,病死率5-10。v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常极为迅速,约半数病人的症状发生在注射后5min内,30min内发生者占90。但也有个别病例于数小时内或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甚至3周后)发病。v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多见于2040岁的成年人,女性比男性多,年老者和12岁以下儿童比较少
8、见v各种途径如注射、口服、外用都可引起过敏性休克,以注射给药者最为多见。第十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症状v 呼吸道阻塞症状 由喉头水肿、气管支气管痉挛、肺水肿等引起,表现为胸闷、心悸、喉头阻塞感、呼吸窘迫、脸色潮红等,伴有濒危感;v微循环障碍症状 由微血管广泛扩张所致,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畏寒、冷汗、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v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表现为昏迷、抽搐、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等,乃脑组织缺氧或缺血所致;v皮肤过敏反应 如瘙痒、荨麻疹、其他皮疹等。v第一、二组症状较多见,第三组症状乃严重呼吸道阻塞或微循环障碍的后果。重症患者可在短时间内死亡。第十一张,
9、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抢救过敏性休克首选肾上腺素v 肾上腺素兼有a受体和受体激动作用。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多,周围血管收缩,消除支气管粘膜水肿,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和扩张冠状动脉。v 由于本品能有效地升高血压、兴奋心脏、解除支气管痉挛等,所以常用于抢救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可以迅速缓解过敏性休克所致的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为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第十二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肾上腺素的用法用量v抢救过敏性休克时用0.3 0.5毫克。肌注或缓慢静注(必须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10ml),多数情况即可改善,如果疗效不满意,还可将
10、本品4毫克溶于5%一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缓慢静滴,至血压接近或恢复正常即可停药。v抢救过敏性休克时,1毫克是一个危险用量,一次注入往往会迅速引起高血压危象、肺水肿,甚至急性脑出血死亡,老年人对此尤为敏感。第十三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青霉素类用药前必须详问既往史v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既往史,内容包括:是否用过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苷类、磺胺药等药物;v应用后有无荨麻疹、瘙痒、胸闷、发热等反应;v对其他药物和食物有无过敏;v个人有无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等;v家属中有无上述类似病史第十四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青霉素类制剂用前
11、均需做皮试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临床用药须知明确规定“按我国卫生部规定,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前均需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v目前,由于口服青霉素类抗生素引起过敏反应,甚至导致死亡的病例越来越多,对其用药前做过敏试验越来越重视。因此,青霉素类抗生素无论是注射剂还是口服制剂,使用前均须严格做皮肤试验,阳性者禁用。第十五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规定v青霉素类药物用前必须先做青霉素皮试。v皮试液浓度为500 U/ml。v用75%酒精消毒前臂屈侧腕关节上约6.6cm皮肤v皮内注射0.1 ml,小儿0.02-0.03ml。v等20min后如局部出现红肿,直
12、径大于1cm或局部红晕或伴有小水泡者为阳性,阳性反应者禁用。v对可疑阳性者应在另一前臂用生理盐水做对照试验。v更换同类药物或不同批号或停药3天以上须重新作皮内试验。v青霉素皮试液配制后冰箱中保存不应超过24h。第十六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发达国家青霉素皮试方法v目前发达国家只针对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进行皮试。先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阴性再采用皮内试验。皮试液包括主要抗原决定簇复合物:青霉噻唑酰、多聚赖氨酸;次要抗原决定簇混合液:青霉素、青霉烯酸盐、青霉吡唑酸盐。组胺作为阳性对照,溶解皮试液的溶液为阴性对照。我国人人都进行青霉素皮试的作法和国际上所通用的选择性青霉素皮试做法有
13、很大的差异。第十七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青霉素过敏原的研究v青霉素引起过敏的过敏原已经基本明确。青霉素本身引起机体过敏反应较少,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主要是青霉素的降解产物。青霉素降解产物作为半抗原与蛋白质结合后可使机体产生IgE,是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的基础。使用新鲜青霉素液皮试,可能有接近10%的过敏患者被漏掉。青霉素的降解是一个十分复杂过程。在青霉素的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青霉素的降解产物都会自然产生。第十八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我国皮试方法的解释v为什么我国与国际上青霉素皮试的方法有这么大的区别呢?中文文献中没有检索到我国青霉素皮试方法的具体出处和研究
14、依据。根据临床医生和药师的一般观点:我国之所以采用人人做皮试的方法是因为我国的青霉素制剂不纯,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各个生产批号的青霉素含有的杂质量不同。而青霉素引起过敏反应是由杂质所致。因此即便是同一个人换用另一个批号的青霉素也必须进行青霉素皮试。此外,可能因为人种的原因,中国人可能更容易产生青霉素过敏。这些观点尚未得到以循证为基础的证实。第十九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现行青霉素皮试方法是否需要改进v采用青霉素原液进行皮试来诊断青霉素过敏,存在大量的假阴性。主要原因是青霉噻唑衍生物半抗原在皮试部位不能迅速产生并与蛋白成分结合,从而导致假阴性。从国外的研究报道看,新鲜青霉素只能
15、诊断出不到5%的过敏者。我国还没有关于青霉素过敏的流行病学资料,但以WHO 的青霉素即刻过敏及速发型过敏反应占人群约0.01%的标准,新鲜青霉素皮试100 万人口只能检测出不到5 例真正的阳性患者。如果去除有明确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不做皮试,进行新鲜青霉素皮试能诊断的青霉素过敏患者就更少了.青霉素皮试方法的不完善,如不设阴性对照可能导致错误的诊断为青霉素过敏。而不设阳性对照则可能导致假阴性的发生。当然对其他几种非IgE 介导过敏反应类型的青霉素过敏反应,皮试是无法诊断的。第二十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皮试液溶媒的选择v配制皮试用的溶媒必须是灭菌生理盐水。中国药典规定:青霉素注射
16、前必须先用青霉素钠及氯化钠注射液配制的溶液做皮内敏感试验。v有人在生理盐水与注射用水配制的皮试液假阳性率比较中,发现前者比后者降低62.6%。因为注射用水为低渗液,水份迅速进入细胞使其膨胀,引起局部疼痛,疼痛刺激皮肤,使局部充血、潮红出现假阳性;而生理盐水为等渗液。v又有人通过万例临床观察认为,用0.2%利多卡因代替生理盐水配制皮试液,因疼痛明显减轻,假阳性率可从4.5%降至2%。第二十一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皮试注射部位和进针方向的选择 常规操作方法是:在病人前臂屈侧或前臂屈侧上1/3 处进行皮内注射,与腕横纹皮肤纹方向呈垂直进针。实践表明,常规注射部位神经末梢分布较多,
17、进针与皮纹垂直,会使皮纹产生机械断裂损伤,加上药液逆流阻力,病人有撕裂样痛。局部疼痛会影响皮试结果的准确性。有人在前臂腕横纹上3 横指正中处(病人同身指)与腕横纹皮纹平行进针进行皮内注射,结果88%的病人微痛和无痛。因为此处神经末梢分布最稀少,皮肤感觉不敏感;与皮纹平行方向进针,机械损伤小,无断裂现象,并且药液是顺流,阻力小,故病人无痛或只有微痛感觉。第二十二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皮肤消毒液v有人将364 例病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0.5%碘伏和75%酒精作为皮肤消毒液,结果结果实验组出现假阳性2 例,对照组出现假阳性11 例,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0.5%碘伏对皮肤无刺激,能
18、降低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v又有人对28天14岁的641例住院患儿用酒精消毒皮肤后再用生理盐水擦拭皮肤2次做青霉素皮试试验,并与只用酒精比较.结果试验组皮试阳性率1.85,与对照组8.32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第二十三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不同量青霉素皮试液的观察v有人对1800例患者均分两组,对照组给皮下注射0.1 mL 皮试液,实验组给皮下注射 0.05 mL 皮试液。v结果可疑阳性率实验组2.0%,对照组7.1%.可疑阳性患者假阳性 率实验组55.6%对照组87.5%,存在明显差异,此外,采用0.05 mL 做皮试还缩短了注射时间、对皮肤刺激性小,机械损伤更轻。第
19、二十四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假阳性问题v国产青霉素皮试阳性率为1.5%3.7%。有人曾选出因皮肤潮红定为青霉素皮试阳性,而改用其他抗生素疗效不佳的100 例儿童患者,再次谨慎做了青霉素皮试液,与生理盐水皮试对照,结果仅1 例呈阳性反应,其余99 例均给予了青霉素治疗而获得了较好疗效。说明临床上假阳性率是很高的。第二十五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假阳性的发生原因v医护人员怕担责任而放宽了皮试阳性的标准。v皮试后可疑阳性时,不愿对侧用生理盐水作对照。v人体生理周期的影响 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有周期性,晚间皮质激素水平低下,晚间皮试阳性率高于白昼。v皮试液配制
20、过久 皮试液应现用现配,超过3h 容易出现阳性结果。v皮试液配制不标准 皮试液配制浓度过高,加之注射皮丘不标准,注入药液过量易出现假阳性。第二十六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假阳性的发生原因v从冰箱内取出即进行皮试。可使阳性率增加。v病人心理因素 询问病人全身情况时,要用非诱导方式询问,问用药前后全身有什么异样感觉。v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假阳性率儿童(17.1%)高于成人(10.3%),成人女性(12.2%)高于成人男性(9.2%)。可能是儿童和女性的皮肤痛阈值较低所致。v婴幼儿结果判断与成人标准相同时婴幼儿阳性率甚高(28%),远远超过文献报道的3%6%。婴幼儿IgE 水平很低
21、,过敏试验阳性率应低于成人。第二十七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假阴性的发生原因v使用激素、抗组织胺药物 有人挑选64 例有青霉素皮试阳性反应史的合作者做试验。分别在其服用速效伤风胶囊2h,及非用药状态下做青霉素皮试。结果发现,前者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后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还发现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以及某些复方剂型的平喘药如复方氯喘(通)等,都对皮试结果有一定的抑制作用。v进针过深:因为同样的反应硬结,若在皮肤深层就难以发现,成为假阴性。第二十八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换批号或厂家要不要重做皮试v中国药典明确规定:更换同类药物或不同批号须重新作皮内试验。必须执
22、行。v但也有人认为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主体结构相同,它们之间具有完全的交叉过敏。中国药典规定青霉素类均以青霉素钠做皮试。这就是说,药品批号与青霉素皮试结果及过敏无关。国家对药品生产的质量标准要求是一致的,只要符合药典标准,在连续注射过程中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或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青霉素不必另做皮试.第二十九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停药间隔多久需要重做皮试v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规定停药3天以上须重新作皮内试验.v停药间隔多久需要重做皮试?在不同医院,有不同做法。有医院规定24h,有的 72h,也有规定:成人7 天、小儿3 天须重做皮试.v大多认为,用过青霉素制剂,停药间隔时间规定以3
23、日(72h)为宜,因为变态反应的发生时间一般是在接触抗原35 日开始。规定时间过短,会徒然增加工作量,增加病人负担。第三十张,PPT共六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新生儿应用青霉素要不要做皮试v有人观察了57676 例新生儿的青霉素皮试,结果呈阴性反应。其中1 060例呈假阳性,用青霉素后没有发生过敏。v又有人对148 例428 天新生儿采用青霉素皮试液及生理盐水自身对照观察,结果420 天的新生儿青霉素皮试价值不大,2128 天新生儿青霉素皮试已有价值。由此提出20 天内新生儿应用青霉素前可以不做皮试。v须做皮试者的理由是:虽然多数新生儿尚未直接用青霉素,但用过青霉素的孕妇,10%的新生儿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菌 药物 常见 不良反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