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测量装置的基本特性精选文档.ppt
《第二章 测量装置的基本特性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测量装置的基本特性精选文档.ppt(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测量装置的基本特性本讲稿第一页,共五十四页测量系统测量系统既指众多环节组成的对被测物理量进行检测、调理、变换、显既指众多环节组成的对被测物理量进行检测、调理、变换、显示或记录的完整系统,如含有传感器、调理电路、数据采集、微处理器示或记录的完整系统,如含有传感器、调理电路、数据采集、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微计算机)组成的测量系统或测试仪器;又指组成完整测量系统中的某组成的测量系统或测试仪器;又指组成完整测量系统中的某一环节或单元,如传感器、调理电路、数据采集卡一环节或单元,如传感器、调理电路、数据采集卡(板板)、测试仪器;甚、测试仪器;甚至可以是更简单的环节,如放大器、电阻分压器、至可以是更
2、简单的环节,如放大器、电阻分压器、RCRC滤波器等。滤波器等。测量系统的基本特性是测量系统与其输入、输出的关系,主要应用于测量系统的基本特性是测量系统与其输入、输出的关系,主要应用于如下三个方面: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已知测量系统的特性,可测出输出量,通过该特性和输出量推断第一,已知测量系统的特性,可测出输出量,通过该特性和输出量推断输入量。这就是通常应用测量系统测未知物理量的测量过程。输入量。这就是通常应用测量系统测未知物理量的测量过程。第二,已知测量系统特性和输入,推断和估计系统的输出量。通第二,已知测量系统特性和输入,推断和估计系统的输出量。通常应用于按测量要求组建测量系统的场合。常应用于
3、按测量要求组建测量系统的场合。一、一、一、一、概述概述概述概述本讲稿第二页,共五十四页第三,由已知或观测系统的输入、输出,推断系统的特性,通常应用第三,由已知或观测系统的输入、输出,推断系统的特性,通常应用于系统的研究、设计与制作。于系统的研究、设计与制作。一般用数学表达式一般用数学表达式(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来表示测量系统的基本特性。来表示测量系统的基本特性。根据输入信号根据输入信号x(t)x(t)是否随时间变化,测量系统的基本特性分为静态特性是否随时间变化,测量系统的基本特性分为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它们是测量系统对外呈现出的外部特性,由其内部参数也和动态特性。它们是测量系统对外呈现出的外部特
4、性,由其内部参数也即系统本身的固有属性决定。即系统本身的固有属性决定。本讲稿第三页,共五十四页二、二、二、二、静态特性静态特性静态特性静态特性静态特性是指静态特性是指测量系统的输入为不随时间变化的恒定信号时测量系统的输入为不随时间变化的恒定信号时,测,测量系统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这时,测量系统的微分方程的各阶量系统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这时,测量系统的微分方程的各阶导数为零,于是微分程来就变为导数为零,于是微分程来就变为上式就是理想的定常线性测量系统静态特性的表达式。上式就是理想的定常线性测量系统静态特性的表达式。对于实际的测量系统,其输入与输出往往不是理想直线,故而静态特性由对于实际的测量
5、系统,其输入与输出往往不是理想直线,故而静态特性由多项式表示。多项式表示。灵敏度灵敏度S S0 0,S S1 1,S Sn n为常量。为常量。本讲稿第四页,共五十四页静态特性的获得静态特性的获得 对一个测量系统,必须在使用前对其进行标定或定期进行校验。即在规定对一个测量系统,必须在使用前对其进行标定或定期进行校验。即在规定的标准工作条件下,由高精度输入量发生器给出一系列数值已知的、准确的标准工作条件下,由高精度输入量发生器给出一系列数值已知的、准确的、不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不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x xj j(j=1(j=1,2 2,m)m),用高精度测量仪器,用高精度测量仪器测定被校测量系统对
6、应输出量测定被校测量系统对应输出量y yj j(j=1(j=1,2 2,m)m),从而可以获得由,从而可以获得由y yj j,x xj j数值列出的数表,然后绘制曲线或求得数学表达式,以表征被校测量数值列出的数表,然后绘制曲线或求得数学表达式,以表征被校测量系统的输出与输入的关系,称之为静态特性。如果实际测试时的现场工作系统的输出与输入的关系,称之为静态特性。如果实际测试时的现场工作条件偏离了标定时的标准工作条件,则将产生附加误差,必要时需对读数条件偏离了标定时的标准工作条件,则将产生附加误差,必要时需对读数进行修正。进行修正。静态校准条件:静态校准条件:指没有加速度,没有冲击,振动,环境温度
7、为指没有加速度,没有冲击,振动,环境温度为205205,相对湿度不大于,相对湿度不大于8585,大气压力为,大气压力为0.10.08MPa0.10.08MPa的情况。的情况。本讲稿第五页,共五十四页1.1.线性度线性度线性度线性度是指测量装置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与理想直线的偏离程是指测量装置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与理想直线的偏离程度。度。本讲稿第六页,共五十四页根据理想直线的定义方法,可将线性度分为:根据理想直线的定义方法,可将线性度分为:理论线性度理论线性度:理想直线由:理想直线由0 0点和满量程输出点确定。点和满量程输出点确定。独立线性度独立线性度:理想直线由最小二乘法确定。:理想直线由最小
8、二乘法确定。有时,系统的输出输入在局部范围内是直线,则取此段做为有时,系统的输出输入在局部范围内是直线,则取此段做为标称输出范围标称输出范围。2.2.灵敏度灵敏度灵敏度灵敏度定义为单位输入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的变化,通常使用理想直线的定义为单位输入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的变化,通常使用理想直线的斜率作为测量装置的灵敏度值。斜率作为测量装置的灵敏度值。灵敏度是有量纲的,其量纲为输出量的量纲与输入量的量纲之灵敏度是有量纲的,其量纲为输出量的量纲与输入量的量纲之比。比。本讲稿第七页,共五十四页灵敏度越高,系统反映输入微小变化的能力就越强。在电子测量中,灵敏度越高,系统反映输入微小变化的能力就越强。在电子测量中
9、,灵敏度越高往往容易引入噪声并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及测量范围。在同灵敏度越高往往容易引入噪声并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及测量范围。在同等输出范围的情况下,灵敏度越大测量范围越小,反之则越大。等输出范围的情况下,灵敏度越大测量范围越小,反之则越大。3.3.回程误差回程误差回程误差回程误差(迟滞迟滞)表征测量系统在全量程范围内,输入量由小到大表征测量系统在全量程范围内,输入量由小到大(正行程正行程)或由大到小或由大到小(反行程反行程)两者静态特性不一致的程度。用引用误差两者静态特性不一致的程度。用引用误差形式可表示为形式可表示为 本讲稿第八页,共五十四页4.4.分辨力分辨力分辨力分辨力又称又称灵敏度阈灵敏度阈
10、,它表征测量系统有效辨别输入量最小变化,它表征测量系统有效辨别输入量最小变化量的能力。一般为最小分度值的量的能力。一般为最小分度值的1/21/21/51/5。具有数字显示器的。具有数字显示器的测量系统,其分辨力是当最小有效数字增加一个字时相应示值测量系统,其分辨力是当最小有效数字增加一个字时相应示值的改变量,也即相当于一个分度值。的改变量,也即相当于一个分度值。5.5.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 零点漂移零点漂移是测量装置的输出零点偏离原始零点的距离。是测量装置的输出零点偏离原始零点的距离。灵敏度漂移灵敏度漂移是由于材料性质的是由于材料性质的变化所引起的输入与输出关系变化所引起的
11、输入与输出关系(斜率斜率)的变化。的变化。本讲稿第九页,共五十四页三、动态特性三、动态特性三、动态特性三、动态特性 测量装置的动态特性测量装置的动态特性是当被测量即输入量随时间快速变化时,是当被测量即输入量随时间快速变化时,测量输入与响应输出之间动态关系的数学描述。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测量输入与响应输出之间动态关系的数学描述。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用数学模型描述,主要有三种形式:性用数学模型描述,主要有三种形式:时域中的微分方程;时域中的微分方程;复复频域中的传递函数;频域中的传递函数;频率域中的频率特性。频率域中的频率特性。1 1测量装置的测量装置的微分方程微分方程 是系统本身物理参数所决定的常数。
12、是系统本身物理参数所决定的常数。和和本讲稿第十页,共五十四页2 2 2 2测量装置的测量装置的传递函数传递函数为分析方便,可采用拉氏变换的方法,引出为分析方便,可采用拉氏变换的方法,引出传递函数传递函数。将微分方程两端取拉氏变换,得:将微分方程两端取拉氏变换,得:测量装置的测量装置的传递函数定义为传递函数定义为本讲稿第十一页,共五十四页传递函数有以下几个特点:传递函数有以下几个特点:1 1)与输入与输入 及系统的初始状态无关,它只表达系统的传输特性。对及系统的初始状态无关,它只表达系统的传输特性。对具体系统而言,它的具体系统而言,它的 不会因输入不会因输入 变化而不同,却对任一具体输入变化而不
13、同,却对任一具体输入 都能确定地给出相应的、不同的输出。都能确定地给出相应的、不同的输出。2 2)是对物理系统的微分方程取拉普拉斯变换而求得的,它只反映系统传输特性是对物理系统的微分方程取拉普拉斯变换而求得的,它只反映系统传输特性而不拘泥于系统的物理结构。同一形式的传递函数可以表征具有相同传输特性的不同而不拘泥于系统的物理结构。同一形式的传递函数可以表征具有相同传输特性的不同物理系统。物理系统。3 3)对于实际的物理系统,输入)对于实际的物理系统,输入 和输出和输出 都具有各自的量纲。用传递函数描述系都具有各自的量纲。用传递函数描述系统传输、转换特性理应真实地反映量纲的这种变换关系。这关系正是
14、通过系数统传输、转换特性理应真实地反映量纲的这种变换关系。这关系正是通过系数 和和 来反映的。这些系数的量纲将因具体物理系统和输入、输出的量纲来反映的。这些系数的量纲将因具体物理系统和输入、输出的量纲而异。而异。4 4)中的分母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分母中中的分母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分母中 的最高幂次的最高幂次 代表系统微代表系统微分方程的阶数。分子则和系统同外界之间的关系,如输入分方程的阶数。分子则和系统同外界之间的关系,如输入(激励激励)点的位置、点的位置、输入方式、被测量及测点布置情况有关。输入方式、被测量及测点布置情况有关。一般测量装置总是稳定系统,其分母中一般测量装置总是稳定系统,其分母中
15、 的幂次总是高于分子中的幂次总是高于分子中 的幂的幂次,即次,即 。本讲稿第十二页,共五十四页3 3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 若装置的输入若装置的输入 为单位脉冲为单位脉冲称称 为装置的为装置的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为测量装置特性的时。脉冲响应函数为测量装置特性的时域描述。域描述。,单位脉冲函数的拉普拉斯,单位脉冲函数的拉普拉斯 变换为变换为则测量装置在单位脉冲作用下的响应为则测量装置在单位脉冲作用下的响应为对于任意输入对于任意输入,测量装置的响应为,测量装置的响应为本讲稿第十三页,共五十四页4 4频率响应函数频率响应函数在初始条件为零的条件下,输出在初始条件为零的条件下,输出
16、 的傅里叶变换的傅里叶变换 与输与输入入 的傅里叶变换的傅里叶变换 之比定义为测量系统的之比定义为测量系统的频率响应特频率响应特性性。拉氏变换的表达式中,拉氏变换的表达式中,s=s=+jj,如果取实部,如果取实部=0=0,这时拉氏变换的,这时拉氏变换的表达式变为表达式变为这实际上就是单边傅里叶变换,于是就有频率特性这实际上就是单边傅里叶变换,于是就有频率特性表达式为表达式为本讲稿第十四页,共五十四页很明显,频率特性是传递函数的很明显,频率特性是传递函数的特例特例。也可写为。也可写为 输入和输出的傅里叶变换输入和输出的傅里叶变换X()X()、Y()Y()以及频率响应特性以及频率响应特性H()H(
17、)都是都是频率频率的函数,一般都是复数,因此的函数,一般都是复数,因此H()H()可用指数式表达,即可用指数式表达,即以以为横轴,为横轴,A()为纵轴的为纵轴的A(A()-曲线称为曲线称为幅频特性幅频特性曲线。若以模曲线。若以模的分贝数的分贝数20lgA()20lgA()为纵轴则为纵轴则20lgA()20lgA()-曲线称为曲线称为对数幅频特对数幅频特性性;以;以为横轴,为横轴,()为纵轴的为纵轴的()-曲线称为系统的曲线称为系统的相频特性相频特性。本讲稿第十五页,共五十四页频率特性的实验求取频率特性的实验求取 通常有两种方法。通常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傅里叶变换法,即在初始条件全为零的情况
18、下,同时测得第一种方法是傅里叶变换法,即在初始条件全为零的情况下,同时测得输入输入x(t)x(t)和输出和输出y(t)y(t),并分别对,并分别对x(t)x(t)、y(t)y(t)进行进行FFTFFT求得傅里叶变换求得傅里叶变换X()X()、Y()Y(),其比值就是,其比值就是H()H()。第二种方法是依次用不同频率但幅值不变的正弦信号第二种方法是依次用不同频率但幅值不变的正弦信号 作为测量系统的输入作为测量系统的输入(激励激励)信号,同时测出系统达到稳态时的相信号,同时测出系统达到稳态时的相应输出信号应输出信号的幅值。这样,对于某个的幅值。这样,对于某个 ,便有一组,便有一组 与与 。全部全
19、部 和和 ,i=1i=1,2 2,3 3,便是测量系统的频率特性。,便是测量系统的频率特性。本讲稿第十六页,共五十四页5 5环节的串联和并联环节的串联和并联 对对n个环节串联组成的系统,有个环节串联组成的系统,有 两个环节串联两个环节串联 本讲稿第十七页,共五十四页两个环节并联两个环节并联 对对n n个环节并联组成的系统,有个环节并联组成的系统,有本讲稿第十八页,共五十四页6 6一阶、二阶系统的特性一阶、二阶系统的特性 一个大的系统往往可以分解成一些小系统的组合,这些小系统一个大的系统往往可以分解成一些小系统的组合,这些小系统可分为可分为一阶系统,二阶系统一阶系统,二阶系统。其他高阶系统可由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章 测量装置的基本特性精选文档 第二 测量 装置 基本 特性 精选 文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