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教案.pdf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教案.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水水 1.11.1 水到哪里去了水到哪里去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解释水去哪儿了,对水的蒸发有一定认识。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解释。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湿毛巾 小组准备:学生活动手册、烧杯,滴管,塑料薄膜,橡皮筋,塑料水槽, 水 一、回顾和聚焦一、回顾和聚焦 1.导入: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我们运用看一看、摸 一摸、闻一闻等方法,学习了观察一瓶水一课,谁来说说水有哪些特
2、 点? 2.教师趁机用湿毛巾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大的“水”字,然后请学生自由发 表。 3.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随机板书:液体、无固定形状、没有颜色 4.提问(在黑板上“水”字消失之际) :刚才的水到哪里去了? 5.聚焦:除了液体的水,水还可能有其他的形态吗? 二、探索二、探索 1 1 材料:各组一份,滴管 1 根,装了半杯水的烧杯 1 个 1.过渡: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用滴管滴一小滴水在手上,过一段 时间后,你觉得会发生什么现象? 2.领取器材,分组实验,教师巡回观察。 3.组织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怎么解释? 学生自由发表。 4.拓展: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现象,谁能举例说说? 学生自由发言,包括晾衣
3、服、烘手机、水洼里的水 三、探索三、探索 2 2 1.如果在两个杯子里放入等量的水,其中一杯用塑料薄膜盖好,用橡皮筋 固定。放在通风向阳处,过一定时间,你觉得水量会有什么变化? 2.观看“水量的变化”小视频(也可以提前2-3 天做实验,课堂上看结果) 3.研讨:看到什么现象,怎么解释? 四、探索四、探索 3 3 材料:各组一份,塑料水槽 1 个 1.说明“塑料盒里的变化”的实验要求 学生自由提问,猜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2.带学生到室外阳光下,将透明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观察盒里的变化。 3.组织研讨:看到什么现象?如何解释? 五、小结五、小结 1.组织交流:学了这节课,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还想研究什
4、么?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1.1.水到哪里去了水到哪里去了 水水蒸气 液体没有颜色气体 摸得到没有气味透明摸不到 看得到无固定形状看不到 会流动 1.21.2 水沸腾了水沸腾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 2.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3.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4.发展意愿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5.意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珍爱生命的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 度不再发生
5、变化。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探究活动中,发现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观看电水壶烧水的视频,再出示水沸腾时的图片。 学生观看视频,并仔细观察水沸腾时的图片,说一说,水沸腾时有什么现 象产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 板书课题:1.21.2 水沸腾了水沸腾了 二、讲授新课二、讲授新课 (一)初识沸腾(一)初识沸腾 1、出示一杯水,引导: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 况? 2、回忆我们生活中的情景,我们会发现,在“烧水”的过程中,水都是由 最开始的冷水(也就是常温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加热后会慢慢沸腾
6、出现“白汽” “气泡”等现象。 3、说一说或画一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以画几个图帮助你把想法呈 现出来哦! 4、我的看法:水温逐渐升高、水中有大小不同的气泡产生、水沸腾了、变 得热气腾腾。 5、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和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二)测量水温的方法。(二)测量水温的方法。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观看测量水温的方法视频。 (三)学习使用酒精灯。(三)学习使用酒精灯。 (1)认识酒精灯。 酒精灯
7、是以酒精为燃料的加热工具,用于加热物体。 酒精灯由灯帽、瓶塞、灯芯、酒精和玻璃瓶组成。 (2)酒精灯的火焰。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最外面的一层叫外焰,中间的一层叫内焰,最里面 的一层叫焰心。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 (3)点燃酒精灯的方法。 点燃酒精灯时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4)熄灭酒精灯的方法。 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重盖一次,以免下一次 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焰,以免引起灯内酒精燃烧造成 爆炸。 提醒: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火;不能用嘴吹灭火焰;熄火时要用灯帽盖灭。 观看酒精灯的实验方法视频资料,加深印象。 (
8、四)实验给烧杯里的水加热(四)实验给烧杯里的水加热 1、实验材料:烧杯、清水、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温度计。 2、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清水,放在火上加热。 (2)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 (3)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的各种现象。 (4)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观察袋子的 变化。 3、实验现象: 加热过程中,烧杯壁开始变模糊并冒热气,小气泡越来越多,逐渐扩散到 空气中,有水汽形成,加热一段时间后,液面开始沸腾。漏斗上的塑料袋 鼓起来,温度计 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水变成水蒸气 后,体积会
9、大大增加。 4、温馨提示: A 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B 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C 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D 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 不要用手触 摸。 5、实验分析: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水会逐渐变为沸腾的状态,水开始翻 滚,期间会伴随气泡增多、声音变大、体积增大等变化。 实验结论:一般情况下,当温度上高到 100时水会沸腾。水加热后有气体 产生。 6、出示水沸腾时的现象记录。 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温度计的示数不断升高。 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 在水面上方会形成一些雾气,这是蒸发的水蒸气液化
10、形成的。 7、水在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杯壁会变模糊,水 面开始冒热气;在 60左右,杯底产生少量气泡并上升;在 6090之间, 气泡逐渐增多,上升速度加快;在 90100之间,小气泡上升速度越来越 快;当温度达到 100时,大量气泡迅速上升,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大, 到达液体表面后破裂。 8、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水沸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是在 100沸腾的。沸腾后水面翻滚,水的温度不变,水 的体积增大,同时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一直上升到 液面后破裂。 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沸腾是水受热超
11、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 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我们正确掌握了测量水温 的方法和怎样正确使用酒精灯。意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 保护水,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课堂小练习四、课堂小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错误的打“” 。 1.给水加热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 () 2.使用温度计时要符合操作规范。 () 3.水沸腾后,如果不持续加热,就不会持续沸腾。 () 4.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 5.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 100不变。 () 6.用酒精灯烧水时,冒泡就说明水沸腾了。 () 2、选择 下列哪个现象不
12、是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 A.有“白汽”出现 B.温度计示数不断升高 C.沸腾时没有气泡出现 1.31.3 水结冰了水结冰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科学概念: 1、当环境温度低于 0,水的温度下降到 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 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 2、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初次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
13、温度变化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观察水结冰的过程,明白水为什么会结成冰。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准备: 图片:冰晶 材料:冰 分组实验材料:分组实验材料: 冰、温度计、保温杯、纯净水、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冰的观察一、冰的观察 1、出示图片或实物,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冰块。 ) 你能说说冰是什么样子吗? 2、学生交流:依据生活经验,谈谈对冰的认识。 3、观察冰。 出示观察材料: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冰块,我们一起仔细观察冰块什么样。 学生观察,教师提示学生:仔细观察冰的样子,并记录下来。 不要长时间拿着冰,以免冻伤手。 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冰的样子 (在观察过程中学生很容易看
14、到冰化成水。) 4、比较水与冰 提出问题:冰可以化成水,我们来比较一下冰和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活动:比较冰与水,并填写维恩图。 交流汇报:分析维恩图,从中归纳出固体与液体的不同 5、小结:像冰这样的物体,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我们称它为固体。冰 变成水以后,形态发生了改变,从固体变成液体。 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1、提出问题 水还会变成冰吗?你认为在什么温度时会变成冰? 2、学生实验 介绍实验方法: (1)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一半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 度。 (2)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包裏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 碎冰中。用温度计观
15、察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 试管里的水温。 (4)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实验中的问题及时提示 汇报交流:水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由 液态变成固态? 3、总结 水在 0时会结冰。 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由液态变成固态水 在变成固态时释放热量,水温降低。 三、拓展三、拓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41.4 冰融化了冰融化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当环境温度高于 0时,冰开始融化。 冰在融化过程
16、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 因素。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给冰块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 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 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 更多的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在自然环境里,水蒸气、水、冰三态共存,水的三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冰融化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难点:持续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冰块、吸管、蒸发皿、结冰的试管、烧杯
17、、热水、记号笔、 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一、聚焦 1、出示图片:冰慢慢融化的场景。提问:冰在什么条件下融化成水呢? 2、出示一块冰。提问:如果给这块冰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 3、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冰融化的场景,唤起学生前概念“温度升高,固态 的冰会融化成液态的水” ,并将冰融化需要吸收热量的道理暗含其中。 二、探究二、探究 观察一:冰块融化了观察一:冰块融化了 1、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给冰块加热? 2、教师出示吸管并指导:用吸管对着冰块的某一部分不断吹热气。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4、引导学生说说发现:冰块发生了什么变化?冰
18、融化成水的原因是什么? 观察二:冰融化的过程观察二:冰融化的过程 1、引导小组讨论实验方法。 (1)预测冰在融化过程中会有哪些变化? (2)我们可以怎样用实验验证? 2、出示实验材料:一杯热水和一支试管(内有冰) 。 提问:你能利用这些材料使试管中的冰温度越来越高吗? 3、明确实验步骤和观察重点。 (1)在试管的冰面处做好标记。 (2)将试管浸入水中,观察变化。 (3)冰完全融化后,标记水面的高度。 4、分发材料,小组观察,教师指导。 5、引导学生汇报发现。冰在融化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6、小结:冰吸收热量,温度上升,固态的冰融化成液态的水,体积变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预测冰
19、融化成水可能出现的变化,是希望学生能注意 到试管里冰的体积、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冰融化的过程, 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冰如何融化成水这一现象的直接认识。 三、整理水的三态变化。三、整理水的三态变化。 1、呈现资料。 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 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2、小组讨论。 (1)水、水蒸气和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画转化图的方法,引导学生整理概括水的三态变化,进一 步感受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以及水的三态变化的规律。 四、
20、研讨四、研讨 1、水、水蒸气和冰是同一种物质吗? 2、出示图片(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 。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中,水的三种状态是怎么样转化的?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讨论,明确水、水蒸气和冰三者是同一种物质,只 是状态不同。让学生通过对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的思考,将课堂中的观 察所得与自然现象进行联系。 五、课堂总结五、课堂总结 1.51.5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 能用搅拌使
21、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来说明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食盐 20g,平均分成 8 份;小苏打 20g,平均分成 8 份;装有 水的烧杯 2 个、玻璃棒 2 根、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课件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聚焦一、聚焦 1.出示图片:红糖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 三年级 上册 科学 第一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