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雨和雪》教案3(2021新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雨和雪》教案3(2021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雨和雪》教案3(2021新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5.雨和雪【教学内容】本课与前两课是并列关系,将雨、雪这两种天气现象放进一课是因为它们都是云中的水点或是冰晶降落所致,也是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的天气现象。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比较雨和雪的异同,是一种经验层面的认知,聚焦研究的主题,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也是对接下来探索雨雪形成的原因作铺垫。第二个活动是模拟雨的形成,是本课动手实践的一个主体活动,为雨和雪的形成原因的解释提供直观感性认识。第三个活动是根据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这是抽象概括的学习,是一种图表学习方式。模拟实验与抽象概括的示意图两者结合,能更好地揭示事物内在的联系。第四个活动是观察雪花的形状,
2、说说不同的降水形式的特点。这些都是直观的图片观察,是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教学目标】能够比较雨和雪的异同,知道雨和雪是常见的降水形式。做模拟雨的形成实验,并能够结合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了解更多的降水形式,描述不同降水形式的特点。【重点与难点】重点做模拟雨的形成实验,结合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难点根据示意图描述雨和雪的形成过程。【教学准备】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培养皿、热水、冰块、火柴。【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兴趣,形成初步猜测,引入后续模拟实验。1.聚焦问题:下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下雨前的天气通常会有什么样的特征呢?2.提问:根据大家的交流,你们
3、能推测雨是怎么形成的吗? 3.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4.师:那怎么来验证我们的猜测呢?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下雨前的天气特征,结合前面学到的云的形成,引导学生猜测雨是云的小水滴里降落下来而形成的,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二)模拟实验,认识雨的形成1.谈话: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来验证。2.播放实验方法视频:(1)烧杯中倒入半杯热水。(2)点燃酒精灯,用试管夹夹住玻璃片,在火焰上方约二厘米处不断晃动,均匀加热玻璃片。(3)加热约一分钟后用热的玻璃片盖住烧杯,观察玻璃片的底部是否有水珠。(4)接着在玻璃片上放置冰块,观察玻璃片底部有什么变化。每隔三十秒左右连续三次观察玻璃片底部的变化。设计意图在雨的模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雨和雪 小学 科学 苏教版五 年级 上册 第四 单元 15 教案 2021 新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