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房屋建筑工程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装配式房屋建筑工程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房屋建筑工程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装配式房屋建筑工程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1.1 施工测量技术(1)测量概述及准备1)主要内容:大地坐标系与建筑坐标系转换,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引测、主楼的垂直度、标高及轴线偏差控制测量,钢结构施工测量,变形观测。2)重点:主楼的垂直度、标高及轴线偏差控制测量,分析总结恶劣天气条件对测量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3)与土方施工单位的交接:(a)资料交接。查验测量资料(包括建筑物工程定位,工程定位桩定位放线,各种监测资料等)是否齐全、完整且符合行业标准;以书面形式进行交接,并对竣工验收要求符合资料管理规程的资料重新整理、归档;完善、整改所有资料以满足整体竣工验收要求。(b)土方施工单位布设的支护及周围市政
2、建筑变形监测点交接。在进场开工时,对现场周边毗邻的道路、市政设施和建筑物进行检查,并对现有的损坏或缺陷做必要的文字、照片和图示记录并将一份完整的此类记录及时递交给监理工程师。查验各监测点位置并重新核测,准确无误后正式书面交接;制定监测专项方案,定期监测(重点为支护变形、滑移)并将成果上报。(c)以书面形式对水准点、坐标点、红线桩交接后,重新复测并核定误差。(2)建立平面控制网1)确定各平面控制网的层级关系,由于本工程地下室单层面积较大,主楼38.10米,故本工程建立三级控制网,如下表所示:表6-1控制网首级控制网在业主提供的控制点、水准点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可靠稳定不受影响的控制网二级控制网布置在
3、0.000楼面或基坑外围的各主要轴线控制点、标高控制点三级控制网引测在柱、梁、剪力墙、门、洞口的轴线控制点、标高控制点2)首级测量控制网移交 进场后在业主监理的主持下办理首级测量控制网的移交手续及进一步的复核确认。3)控制轴线点的埋设:控制桩位须用混凝土保护,地面以上设醒目的围护栏杆,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碰压。图6-2基准控制点埋设及保护示意图围护栏杆控制点(3)平面控制轴线网的引测方法 1)地下部分 由于本工程现场狭窄,周围地势不平,不好做点,给测量放线带来一定难度, 考虑在沿高科路做稳定的永久测量控制点,在基坑周边共布设临时测量控制点。利用全站仪的坐标放样功能,用“外控法”进行地下室的施工测量
4、。 利用全站仪进行日常测量放线,需要先计算各待施测点的坐标。为减小内业的计算量,可在电脑上充分利用CAD 软件来获取所需坐标。为确保数据准确无误,抽取10的点位进行人工计算复核。2)地上部分 主楼地上612层,故拟在建筑物内布设内控点,采用“内控法”利用激光垂准仪向上引测平面控制点。当砼结构施工至0.000m 后,即根据基坑外围布置的坐标基准点和工作点,使用高精度电子全站仪引测激光控制点到0.000m 层混凝土楼面,并做好点位标记。0.000m层由于人员走动较频繁,激光点测放到楼面后需进行特殊的保护,激光点穿过功能楼层时需在浇筑砼前预留200200 的孔洞,浇筑砼后需测放引线在各功能楼层。做法
5、如下表6-3所示。表6-3坐标基准点和工作点做法及保护0.000m 楼面点位做法及保护穿过功能楼层做法说明:将钢板加焊锚脚预埋在砼楼面上然后打上阳冲眼标示中心点位置。说明: 浇筑砼后木盒不拆除,以防楼面垃圾物堵塞孔洞。对点时用麻线绷紧在小铁钉上以便找准中心点,用完后将麻线拆除,以免堵塞激光孔。由于主楼属高层建筑,计划分阶段进行垂直引测(分2阶段) ,每一阶段控制6层左右,综合考虑到下面2个因素:(a)提高工作效率。向上投测内控点时,仪器架设层至施工层之间的预留洞口有可能会被各种材料或者垃圾等堵塞,需要派人清理,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穿越层数越多,效率越低; (b)提高投测精度。投测层数越高,激光束
6、越易飘移,且光斑直径越大,影响投测精度。将激光垂准仪安置在已作好的控制点上,对中整平后,仪器发射激光束,穿过楼板洞口而直射到激光接收靶上,激光垂准仪操作人员将激光点调至最小最亮,转动仪器,使激光点在接收靶上形成圆圈,上面操作接收靶人员见光后移动接收靶,使靶交点与圆圈中点重合,此时固定靶位,接收靶中心即控制点位置。投测时,测量人员互相之间用对讲机进行联络。利用激光垂准仪将内控点投测到转换层后,先用高精度电子全站仪复核内控点间距离和各边角度。3)由于本工程工期较长,将跨越冬季和夏季;施工前需对当地的原始气象资料作针对性的分析,以便在施工过程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将气象环境影响降至最低。在冬季进行测
7、量基准引测时(同时注意避开日照影响)可选定午后24时最高气温条件下进行,而在夏季可选定日出前或者日落后,在这两个时段的气温条件与设计的常温条件相差最小且变动幅度不大,在进行测量基准引测时受温度变形的影响最小,当结构在一定高度范围内施工时甚至可忽略不计。轴线竖向投测允许偏差见表6-4, 施工层放线允许偏差见表6-5。表6-4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项目允许误差(mm)每层3高度(H)H30m530H601060H901590H12020120H15025H15030表6-5施工层放线允许偏差项目允许误差(mm)高度(H)L30530L601060L9015L9020细部轴线2承重墙、梁、柱边线3非
8、承重墙边线3门窗洞口线3(4)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其引测方法1)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换算关系 为了方便对控制点位进行统一的维护,确定高程基点后与基坑周围的二级平面控制网合二为一。点位尽量远离基础沉降区及受重型施工机械施工影响的区域,且通视条件要良好,便于与城市导线网进行联测。测量控制点通过引测、复核也作为高程控制点,布设位置见表6-5。标高竖向传递允许偏差见表6-6。表6-6标高竖向传递允许偏差项目允许误差(mm)每层3高度(H)H30m530H60 1060H90 1590H120 20120H150 25H150302)引测方法: (a)地下室部分,首先用水准仪和5塔尺将标高引测到塔吊标准节上
9、,再用50钢卷尺顺着塔吊标准节往下引测至地下室 34个固定点位形成闭合线路。 因为塔吊基础会有一定的沉降,必须及时将塔吊上的标高转移到比较稳定的地方。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也可沿着测量预留洞口或钢管架向上拉尺传递标高。 (b)地上部分,每2030m划分为一个垂直引测阶段,然后阶段内引测的基准标高通过50钢卷尺顺着激光预留洞口垂直往上引测,然后通过架设水准仪引测到墙柱上,每施工流水段引测3个基准点。(5)施工层标高的抄测基准标高引测上来后,即可进行主体结构标高的抄测。根据基准标高,放出每层结构面+1.000m标高,并用墨线和红油漆作标识。 1.2 建筑物沉降观测 (1)观测方法采用独立水准系,在远
10、离施工影响范围以外两侧各布置一组稳固水准点,沉降变形监测基准网以上述永久水准基准点作为起算点,组成水准网进行联测。基准网观测按照国家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执行,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指术参照下表:表6-7沉降观测技术要求(单位mm)每千米高差 中误差(mm)水准仪等级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 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1 2DS1因瓦尺往返测各一次 L 为往返测段、环线的路线长度(以 km 计)外业观测使用电子水准仪(标称精度:0.3mm/Km)往返实施作业。经精度估算,本方案高程控制网精度如下: 每千米高差中误差: 0.30mm 最大点位中误差: 0.47mm 最大点间中误差: 0.42mm 观测措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装配式 房屋建筑 工程 定位 测量 放线 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