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地球的表面》教案3(2021新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地球的表面》教案3(2021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地球的表面》教案3(2021新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9.地球的表面【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中的第1课本课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地球表面陆地地形特点。先借助摸地形地球仪让学生感受地球并不是一个光滑球体,它的表面高低起伏,有陆地和海洋两种表现形式。再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陆地地形,用卡通人物提示海底地形也是起伏不平的。第二部分是描述各种地形的主要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四种地形,从地势高低和起伏大小两个方面准确描述它们的特点。第三部分为制作一个包含两种地形的立体模型。教材呈现了两种立体地形模型的表现技法,学生可以参考这两种立体模型的材料和做法来设计制作自己的
2、地形模型。通过制作活动,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地形特征,培养学生设计与物化地形模型的能力【教学目标】能整体描述地表特征,能识别常见的陆地地形。能细致观察各种地形,学会描述地形主要特征。能制作立体地形模型,学会运用常见材料表现地形特征。【重点与难点】重点描述五种典型地形的主要特征。难点设计制作立体地形模型。四、【教学准备】政区地球仪 地形地球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本25页第3单元的一首小诗:世界上最高的山是什么山?当然是喜马拉雅山呀!世界上最大的洋是什么洋?当然是太平洋啊!那喜马拉雅山上怎么会出现海洋生物的化石呢?2.学生读一读这首小诗,初步了解这首小诗的内容。3.通过朗读这首小诗,提
3、问:你们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是什么?4.提问: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什么?5.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上会出现海洋生物的化石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探究地球的表面和内部的奥秘。6.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活动一:触摸两种地球仪,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1.教师出示政区地球仪和地形地球仪,引导: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两种地球仪吗?这两种地球仪,一个是政区地球仪,一个是地形地球仪。2.学生分别观察两种地球仪,初步了解两种地球仪的不同之处。3.学生触摸这两种地球仪,说一说政区地球仪和地形地球仪有什么不同之处?活动二:了解地球表面的陆地地形1.教师引导:在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究竟是什么样子的?2.出示地形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的表面 小学 科学 苏教版五 年级 上册 第三 单元 地球 表面 教案 2021 新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