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雨花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
《南京市雨花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雨花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京市雨花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 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政府二一六年十二月3目 录第一章 总 则3第二章 规划调整背景6第一节 区域概况6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7第三节 规划中期评估9第四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10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13第一节 土地利用战略13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14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17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7第二节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18第五章 土地利用调控21第一节 土地片区发展引导21第二节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22第三节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23第六章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25第一节 优先划定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25第二节
2、 划定全域永久基本农田26第三节 严格保护耕地数量和提升耕地质量27第四节 合理利用其他各类农用地28第七章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30第一节 划定城市(镇)开发边界30第二节 严格保护生态用地32第三节 完善生态用地管理33第四节 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35第八章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38第一节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38第二节 优化与合理配置中心城区建设用地38第三节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38第九章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41第一节 重点交通水利项目41第二节 其他重点项目42第十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43第一节 经济措施43第二节 行政手段44第三节 公众参与45第四节 技术监管
3、46第十一章 附 则48附 表4919第一章 总 则1、规划目的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依据国家、江苏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编制南京市雨花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2、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的系列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保护资源、节约集约、维护权益、创新改革”的工作要求,按照“保护为先、优化为本、调控为要”的原则,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为前提,以节约集约
4、用地为核心,严控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加快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开发格局,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保障。3、基本原则(1)保护优先、统筹兼顾。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引导形成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总量控制、布局优化。综合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确定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形成功能清晰、协调有序的城乡建设开发格局。(3)节约集约、城乡统筹。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进“控制总量、优化增量、盘活存量、用好流量
5、、提升质量”的节约集约用地“五量调节”战略的实施,引导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调整。(4)多规合一、公众参与。围绕“多规合一”的目标,推进“三线划定”。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密切协作;坚持开门规划,充分征求群众、专家学者及部门意见。4、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1年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08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9年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14年修订);(8)中华人
6、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9)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2004年修订);(1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国土资源部第43号令);(11)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省政府第105号令);(12)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13)关于印发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通知(苏国土资办发201547号);(14)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61096号);(15)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3-2010);(16)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
7、020-2009);(17)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18)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9)南京市雨花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国家、省、市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5、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雨花台区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总面积13238.84公顷。6、规划期限规划基期年2005年,规划调整基期年2014年。规划期限2006-2020年,规划调整期限为2015-2020年。第二章 规划调整背景第一节 区域概况雨花台区位于长江之滨,雨花台畔,是南京的“南大门”。地处东经1183600-1185230,北纬315330-3
8、20540,东、南与江宁区接壤,西与浦口区隔江相望,北与秦淮区、建邺区相邻。雨花台区距新街口3公里,距长江新生圩港18公里,距禄口国际机场20公里,是南京市区进出空港的必经之路。宁芜、宁溧、宁丹、宁马、沪宁、绕城、机场路等多条主干道以及京沪高铁贯穿全境、辐射东南。赛虹桥立交、长江三桥、南京地铁总站以及南京南站等重要交通枢纽均位于境内,形成了快速便捷的内外交通网络。雨花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冷夏热,无霜期长,光、热、水资源均较丰富。年平均温度15.3。年均降水量1033毫米,降水日数年均为123天,季节分配不均。年均日照总时数2188.1小时,全年无霜期216.5天。雨花台区地
9、处长江下游,宁芜火成岩丘陵区边缘,全区地形由西北向东南逐渐上升,区内有平原圩区、黄土岗地、低山丘陵3大地貌类型。雨花台区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全区森林覆盖率达26%,绿化覆盖率达48.3%,人均占有公共绿地17.8平方米。境内牛首山、将军山、韩府山自然植被保存完好。区内河流、湖泊、水库交织成网,大石湖生态环境绝佳,秦淮新河两岸风光怡人,是繁华大都市中最难得的一片“世外桃源”。2014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为25.17万人,比上年增长3.3%;年末常住人口为41.95万人,比上年增长0.9%。近年来雨花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4年,全区完成考核口径地区生产总值36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6亿元,同比增长229.0%;第二产业增加值78.66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工业增加值51.22亿元,同比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284.64亿元,同比增长12.0%。三次产业比重为0.3:21.6:78.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目前全区产业结构发展更趋合理,经济运行质量全面提升。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1、土地利用现状2014年末土地总面积13238.84公顷,其中农用地3748.95公顷,建设用地8520.59公顷,其他土地969.30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8.32%、64.36%和7.32%。农用地中,耕地133
11、9.54公顷,园地443.57公顷,林地1214.98公顷,草地74.11公顷,其他农用地676.75公顷,分别占农用地面积的35.73%、11.83%、32.41%、1.98%、18.05%。建设用地中,城镇工矿用地3874.48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2744.81公顷,交通水利用地1515.48公顷,其他建设用地385.82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面积的45.47%、32.21%、17.79%、4.53%。其他土地中,水域939.83公顷,自然保留地29.47公顷,分别占其他土地面积的96.96%、3.04%。2、土地利用特点及问题(1)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林地、水域面积较大全区沿江拥河,地貌类型
12、主要为圩区和低山丘陵,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其中林地、水域面积较大。2014年,全区林地面积达1214.9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18%,低于10.9%的全市平均水平,但远高于2.4%的全省平均水平;全区水域面积达939.8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1%,接近南京市7.2%的平均水平。(2)土地开发强度高,城乡建设用地格局亟待优化2014年全区建设用地总面积为8520.59公顷,土地开发强度高达64.4%,远超28.1%的南京市平均水平。全区城乡建设用地6619.29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半壁江山。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2744.8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7%,而同期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1
13、%,人口与用地错配。在空间上,工矿与农村居民点小、散、乱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乡建设用地格局亟待优化。 (3)交通用地比重大,土地破碎程度高雨花台区是南京市区的南大门,也是南京市区对外联络的必经之路之一,以机场高速、绕越高速及京沪高铁等为代表的交通干线构建了全区发达的水陆交通体系。2014年,全区交通用地达1300.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82%,同比高出全市5.4个百分点。同时,发达的境内过境交通将全区分割得支离破碎,不仅增加了耕地与生态保护的难度,而且限制了产业、住宅用地的集聚发展。(4)土地产出效益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至2014年末,全区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为426
14、.38万元/公顷,是2009年183.70万元/公顷的2.3倍,土地产出效益总体较高,但仍低于465.1万元/公顷的全市平均水平。根据2014年专项调查成果,全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潜力为769.2899公顷,主要为低效产业用地、旧城用地和旧村用地,其中低效产业用地无论是地块数量还是潜力规模,其比例均在60.0%以上,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第三节 规划中期评估1、规划实施成效规划实施期间,南京市雨花台区严格执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及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2014年耕地保有量是规划目标的125.93%,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是规划目标的100.42%
15、,有效地保护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障了粮食安全。规划实施以来,全社会依法用地、节约用地意识明显增强,土地利用更加规范,城市化、工业化合理用地需求得到有效保障;通过强化节约集约用地,全区单位GDP占用的土地从2005年的181.88公顷/亿元降低到2014年的36.33公顷/亿元,促进了土地产出效益和节地水平的不断提升。2、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雨花台区大部分的农村建设用地将随着城镇化进程转化为城镇用地,农村建设用地规模逐年减少,农村建设用地拆旧潜力很小,且实施难度较大。近几年来雨花只开展了少量的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各类重点建设项目占用较多的耕地,
16、而雨花台区辖区面积小,限制建设区面积更小,除少量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外,几乎没有其他类型的土地整治补充耕地潜力,自身难以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第四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1、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迈入“十三五”时期,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总量突破6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总量突破9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总量突破5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超过12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0元;城镇登
17、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99%以上。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需要用地作保障,而规划空间的不足制约了其快速发展。因此需要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使规划更具有前瞻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有效解决雨花台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推动雨花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土地利用面临的挑战(1)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保护形势日趋严峻,土地后备资源不足2014年全区农用地面积为3748.9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8.32%,其中耕地面积1339.54公顷,仅占土地总面积的10.12%。全区经济建设的大力推进将不可避免地占用部分耕地,同时,由于全区耕地后备资源有限,生态环境压力制约了耕地资
18、源补充的能力,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保护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2)建设用地需求量大,土地供需矛盾突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雨花台区作为南京市“南大门”,已逐步由南京市城乡结合部向全域城镇化转变,城镇工矿用地总量需求大,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需求突出,新兴的制造业新增用地需求明显,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各项建设用地的供给面临着较大的压力。(3)统筹协调土地利用的任务艰巨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的不断加快,亟待转变土地利用模式和方式,优化行业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促进国土开发新格局的形成,对调整区域土地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加大了调整和优化行业、
19、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难度,统筹协调行业、区域土地利用的任务日益繁重。(4)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压力加大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全区水源保护地、沿江地区等生态敏感区的保护与管控带来了压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用地的矛盾日益凸显,而经济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产业的支撑,协调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成为雨花台区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3、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1)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为缓解结构性用地矛盾提供了条件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三角地区将逐步在壮大东部地区经济实力、推动长江流域快速崛起、带动中西部加快发展、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引领我国全面参
20、加全球竞争中,发挥核心作用。雨花台区联接皖南、皖北和苏南、苏北,处于上海、浙江、安徽三省市环抱之中,是连接华东、华中、华南、华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不仅是江南江北联动的重要节点,而且是南京市辐射皖南、皖北、苏南、苏北、浙北的重要窗口,全区土地利用面临着调整和转型升级机遇。(2)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为土地利用布局优化调整指明了方向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后,历时一年多研究制定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于2013年4月获得国务院批准。这是我国第一个以区域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战略规划。规划提出了积极探索苏南地区经济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政治
21、文明建设的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苏南实际、体现时代特征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为适应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的实施,雨花台区将进一步加大区域统筹发展力度,以软件谷建设为重点,打造成为中国“硅谷”。(3)江苏省节约集约用地“双提升”为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创新了途径为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江苏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方案的批复,江苏省政府于2014年5月召开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会议,在全省正式启动节约集约用地“双提升”行动计划。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重点实施“空间优化”、“五量调节”和“综合整治”三大战略,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
22、双提升。为贯彻落实江苏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方案,雨花台区结合实际,制定了包括节地提效保发展、国土资源管理转型创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创新、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等在内的一系列工作制度,集中力量突破,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工作转型,为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的资源支撑和保障。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第一节 土地利用战略1、土地利用战略任务正确处理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保障合理用地需求,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国土空间格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以及城市开发边界”,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提升雨花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发挥中心城区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
23、。2、土地利用基本策略(1)划定三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优先保护全区各类生态本底资源,划定生态红线;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科学规划城市用地规模,引导城市用地理性拓展,划定城市开发边界。(2)节约集约,控制国土开发强度。通过“控总量”、“盘存量”、“提效率”、“优结构”等路径,调整盘活存量用地,大力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不断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内部结构,有效抑制建设用地快速扩张的趋势。(3)统筹城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强化雨花台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着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在协调发展中挖掘潜力、拓展空间、增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京市 雨花台 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 2006 20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