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_一种有限的学习共同体_陈瑶.docx
《课堂_一种有限的学习共同体_陈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_一种有限的学习共同体_陈瑶.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10年第 2期 (总第 224期) 肋 H EDUCATION EXPLORATION No. 2, 2010 Serial No. 224 课堂 :一种有限的学习共同体 陈 瑶 1 2 (1.云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昆明 650092; 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摘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课堂是一种 “ 学习共同体 ” ,而且应当是一种突显学习的社会性、自主性和生活 性特怔的 “ 学习共同体 ” 。然而这是课堂的理想类型,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体制下,课堂则至少可以是一种 “ 有限的学 习共同体 ” 。 关键词:课堂;学习共同体;理想类型;有限 中图分类号 :G40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 0845(2010)02 0031 03 一、 课堂是一种 “ 学习共同体 ” “ 课堂是什么 ” 的提问并非要对 “ 课堂 ” 下一个圆满的定 义,而是要在纷繁复杂的课堂现象、教育现象乃至社会现象 中梳理和探查,从而产生出一个课堂的理想类型。 一些国内外学者将课堂界定为学习共同体,笔者认同 这一说法。日本课堂研究的专家佐藤学从课堂社会学的角 度分析了课堂社会的三种形态 1:第一种形态,是对班集体 的直接性归属意识与对课堂之规范的无意识承认结合而成 的原始共同体社会 ;第二种形态,是由课堂中权利义务的契 约关系与制度性的角色关系所构成的群体性社会;第三
3、种 形态,是意识到上述两种人际关系,并在对其加以变革的实 践中所形成的学习共同体。这第三种形态,即学习共同体 是课堂最本质的形态。 共同体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 1881年,德国著名社会 学家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 123就区分了人类社会 群体生活中的两种基本类型:共同体与社会。简单地说,社 会是由理性主导的,是基于规则的,而共同体是因共享的价 值和观念 而凝聚的,是基于规范的。共同体 (德文为 Gemein- schaft, 英文为 ccnmunily)在德文中的原意是共同生活的意 思,滕尼斯用它来表示建立在自然情感一致的基础上的、联 系紧密的、排他的社会联系或共同生活方式,这种社会联系
4、或共同生活方式产生关系亲密、守望相助、富有人情味的生 活共同体 3。随着时代的发展,共同体的概念也发生了 些变化。在20世纪初开始形成的现代高度组织化的社会 中, “ 共同体 ”的概念和实践甚至被消解,出现一种逆向的发 展倾向,如以“ 全景式监狱 ” 为隐喻的科层制的理性组织结 构,反映 了工业时代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当代人们对重 建共同体精神的呼吁可以被看做是对科学主义笼罩下的现 收稿日期: 2009 12 10 基金项 0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 0 (06Z035G) 作者简介:陈瑶 ( 1973 ),女,云南大理人,副教授,博士研究 生,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代社会的一种批判。我们
5、所谈论的学习共同体则更是对人 类美好精神家园的追求,而绝不仅仅是简单地对以地域或 血缘为连接纽带的原始的共同体的复归。在人们对共同体 的不断追求中,共同体所强调的共同愿景、共同的生活过 程、共同的习惯和 习俗、互相依赖达成目标、平等的合作与 交往、个人的归属感与主体感等特征渐渐明晰。共同体不 同于组织、社会、社区等概念,一个具有明晰边界的社区、组 织或其他类型的团体,不一定就能形成共同体的精神和实 践 ;而一个对其成员的知识建构、身份认同起着决定作用的 共同体,也不一定存在于同一个有形的组织边界内。 社会学中 “ 共同体 ” 的概念被移植到教育领域内,随即 获得了极大的认同。学校本来就是一个共
6、同体, “ 只是人们 的关注点一直集中在学校的学习活动上,而未给予这个古 老的、日常化的、生活化的社会学习形态以足够的承认和重 视 ” M。1995年,时任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的的著名 教育学家Ernest. L.博伊尔 (Boyer)曾在基础学校:为了学习 的共同体的基金会报告中提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建立 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学校为了成为共同体,需要变 成一个 “ 目的明确的地方、交往的地方、公平的地方、遵守纪 律的地方、关心人的地方以及用于庆祝的地方 ” 。而课堂 则是学校这一学习共同体之下的更微观的学习共同体。帕 森斯曾说过,班级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小单位,而作为班级主 要活动时空
7、的课堂则是也应该是以 “ 学习共同体 ” 形态存在 的,因为 在课堂中从来都不缺乏共同目标、共同生活过程、 共同规则、合作与交往、个人的归属感与主体感等特征或要 素。把课堂理解为师生学习的共同体,其本质是在批判以 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建构一种以学生为 本位的新型课堂教学生活世界,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每一 个成员都有着共同的学习愿景,具有特定的身份或角色,带 着一种认同、归属心理积极负责地参与和体验共同体的学 习生活。所以,每个成员的思想、意志、观念都要经历个体 内化、社会认同等过程,并逐步形成群体的共同文化价值。 二、课堂应当是一种突显学习社会性、自主性、生活性 特怔的 “ 学习
8、共同体 ” 学习共同体是对课堂形态最为贴切的表述,但课堂并 不是唯一的学习共同体。那么以学习共同体为承载形式的 课堂,又具有哪些不可或缺的特性?或者说它应该是怎样 的学习共同体呢?当我们运用 “ 理想类型 ” 的分析工具来甄 别这一共同体时,或许可以得出更具逻辑性的判断。 这里,需要对理想类型 (ideal type)做一点说明。理想类 型是马克斯。韦伯社会学方法论的核心,它是韦伯阐释社会 学观察、分析和解释经验现实的概念工具,是通过对许多差 异的、离散的、偶然的、具体的社会现象的综合所构建的近 似的、典型的、理想化的类型。它是思维逻辑中的建构 物,在现实中与其完全匹配的形态几乎不存在,但其变
9、式却 多种多样,故称其为理想类型。但同时,它是价值无涉的。 韦伯所谓的理想类型和价值判断没有关系,除了纯逻辑上 的完善外,它与任何形式的完美毫不相干。这种理想的、客 观化的概念将有助于我们在研究中发展推断的技巧:它不 是 “ 假设 ” ,但提供了形成假设的方向;它不是现实的描述, 但为这种描述提供了一种明晰的表达手段 1。理想类型是 一种心理结构和思想模式,而不是 伦理的理想,也不是自然 科学的平均值。社会科学家不是从理想类型概念推演出社 会现象的,而是把理想类型作为分析具体社会事件的一种 启发性的工具。诸如经济交换、经济人、教派、新教伦理、科 层制、差序格局等均可归于理想类型。理想类型可以用
10、于 说明客观经验事实,它虽然是抽象的,却不是空想的。 社会学语境中的 “ 理想类型 ” 与价值无关涉,我们借用 这一工具分析课堂时,同样也不是试图探求课堂的完美形 式,而是对课堂应当是怎样的一种学习共同体提供一种明 晰的描述。近三年来,我们对从农村到城市的中小学课堂 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调 查,对师生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访谈, 当然我们可以尽可能地以 “ 你心目中的理想课堂 ” 为题去对 校长、老师、学生和家长做调查。其结果可能会使理想课堂 的要素清单越来越长,如有效地授受知识很重要、宽敞明亮 很重要、互动交流很重要等等。可是,作为一个学习共同 体,课堂的核心特怔或结构是什么?学习是学习共同体的 核
11、心特质,在课堂共同体中, “ 学习是三种对话实践的三位 一体:同客体的对话(认知性实践)、同自己的对话 ( 伦理性 实践)、同他人的对话(社会性实践) ” 1。在课堂学习实践 中,这三种对话不仅是手段,更是过程,是经验, 是一种生活 方式。 1. 突显学习的社会性特怔的课堂学习共同体 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应该是一种突显学习的社会性特怔 的学习共同体。课堂首先是一个符合人类知识的社会性建 构方式的社会空间。当代学者以共同体的视角来打量学校 和课堂时,其意识或潜意识就是要摒弃学校及课堂与日常 生活、与社会实践、与真实情境相割裂的状态,而追求学习 的社会化价值,倡导知识的产生过程是社会性的,是不断建 构
12、的。倡导学习不仅是个体化的过程,更是社会实践活动 的过程,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形成、态度的改变是通过全方 位地、充分地参与有组织的社会交往、社 会实践的过程来完 成的。 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比我们所说的 “ 班级 ” 和 “ 班集 体 ”更能突显课堂本质以及学习的社会性建构特怔。 “ 班 级 ” 和“ 班集体 ” 要求所有学生对于同样的内容达到同样的 理解与达成度,而学习共同体是通过针对 “ 同一性 ” 的博弈 而实现的尊重 “ 差异 ” 的共同体,在学习的社会性建构的过 程中,应更注重个人的主体性和独特价值。 2. 突显学习自主性特怔的课堂学习共同体 有了主体真正参与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堂 一种 有限 学习 共同体 陈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