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教案(共4课)6(2021新版).docx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教案(共4课)6(2021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教案(共4课)6(2021新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光与色彩1.光源【教学目标】观察各种发光的物体,能指出哪些物体是光源。会按照光源的特征给发光物体分类。乐于研究光现象,乐于分享与发现。【教学重点】举例说明发光物体的特征,鉴别光源与非光源物体。【教学难点】观察某些物体的发光过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考考你:每天早晨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刷牙、吃饭、上厕所?明确:睁开眼睛,因为我们要看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需要光。2、电影阿凡达里神奇的发光植物,展现了绚丽多彩的梦幻般的外星世界奇观,一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播放视频。3、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让这种发光植物从大荧幕转到现实生活中来。美国一家科技公司利用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了 “星光阿凡达”的发光
2、植物,它可代替灯泡照明。在科学上,我们把能自行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白天,阳光照亮大地;夜晚,灯光和烛火给我们带来光明。太阳、开启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它们能自己发光。讲授新课一、交流(一)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1、生活中经常能看见各种自己能够发光的物体,也就是光源。你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看见过光源,它们发光有怎样的特点?解释概念:天然材料就是大自然中存在的自然物。人工材料就是经过人类的加工与改良的人造物。2、根据光源的来源,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种。自然光源是大自然中不被人类掌控与操作、没有经过加工和改良的光源,如太阳、雷电、萤火虫、发光水母等。人造光源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
3、发展而人工制造出来的光源。按出现的先后顺序,人造光源有点燃的火把、油灯、蜡烛,开启的电灯等。3、慧眼识别: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4、随堂练习:给光源分类给这些光源分类,是自然光源的在“”里写“1”,是人造光源的写“2”.(二)光源和反光物体1、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会发光,它们都是光源吗?(1)玻璃幕墙能发光,是光源吗?它在什么环境下发光?明确:玻璃幕墙能发光,是在有光的情况下发光,是反射太阳的光,其本身不会发光,所以玻璃幕墙不是光源 。2、天上的月亮能发光,月亮是光源吗?水面是光源吗?它在什么环境中能发光?明确:月亮本身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亮是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水面能发光是夜色中月光
4、照射导致的。它们都不是光源。3、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要看物体是自己发光还是因为有其他发光体存在而发光。我们把因有其他发光体存在而发光的物体称为反光物体。你还知道哪些发光的物体不是光源而是反光物体?明确:汽车的后视镜、平面镜子4、蜡烛是不是光源?明确:点燃的蜡烛是光源,因为自身能发光。熄灭的蜡烛不是光源,因为自身不能发光。5、判断光源的方法:能否自行发光是否正在发光6、随堂练习:给发光物体分类是光源的在“”里画“”,不是光源的画“”。二、动手实验实验器材:火柴、蜡烛、钢丝球、两节电池、带导线的鳄鱼夹、细沙、托盘。1、实验1:点燃蜡烛(1)注意观察是烛芯在燃烧,还是烛芯中蜡油在燃烧?蜡烛的形状发生什
5、么变化?燃烧的过程是怎样的?(2)蜡烛发光过程 :点燃烛芯,蜡油受热熔化,熔化的蜡油随着烛芯燃烧,发光发热,蜡烛变短。2、实验2:给细钢丝通电(1)实验过程从钢丝球中抽出一根细钢丝,将两个带导线的鳄鱼夹分别夹在细钢丝的两端。将两个鳄鱼夹立在沙盘中,把其中一根导线固定在电池的电极上。用另一根导线碰触电池的另一极,观察细钢丝发光的现象。观察钢丝发光的过程(2)温馨提示实验过程中,细钢丝会处于高温状态,千万不要触碰它。两节电池最好放置在电池盒中。注意观察通电前后钢丝的变化。(3)实验现象通电时,细钢丝发热,逐渐变红发光。3、根据两个实验现象,能得出怎样的结论?三、作业布置我们的家里有很多发光物体,告
6、诉父母哪些是光源,哪些不是。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根据光源概念与生活经验,讨论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进而学会给光源分类。通过分析图片呈现的发光现象,知道可见的物体分为两类:光源与反光物体,进而学会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通过“点燃蜡烛”“给细钢丝通电”两个活动,了解物体发光的过程,认识发光需要能量。【教学后记】2.光的传播【教学目标】在观察活动中,发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设计、安装和制作适宜的实验装置,观察与发现光在空气中的行进路径。通过对光在空气中传播现象的研究与发现,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乐于跟同伴分享与合作。【教学重点】认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
7、播的特征。【教学难点】设计实验,观察与发现光在空气中的行进路径。【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在生活中经常能看见各种光源发出的光投射出来,你们看到过这些现象吗?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见到过?引导学生回答。2、你认为光源发出的光在传播时有什么共同特点?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明确:阳光穿过树叶间隙或云间空隙、汽车远光灯、激光灯都光束射出,而且光束看起来都是直线。3、提出问题: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吗?学生可能回答:根据声音是曲线传播的,推测光也会曲线传播。根据观察到的光线是一束一束的,推测光是直线传播。 讲授新课一、研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一)实验设计1、在做实验之前,请同学们想想,在什么环境中容易看到光束?明确
8、:清晨,雾气朦胧的森林中,一束束的光就像射线一样遍洒大地;夜晚,华丽喧闹的城市里,色彩斑斓的激光束直射天空2、这是一个空塑料盒,打开激光笔,让光束射进,看到什么现象?明确:光线能穿过塑料盒,形成光斑,看不到光的行进路径,即光束。3、怎样才能在盒子中看到光束呢?明确:空气对光的散射不够强烈,人们在侧面难于看到光束。根据自然界中光束的形成条件:空气中有烟雾环境黑暗被照物体有缝隙为了增强效果,常常会用人造烟雾使光束明显可见。(二)实验1:利用烟雾对光的散射作用显现光束1、实验材料玻璃托盘、激光笔、透明玻璃容器、线香、火柴、橡皮泥等。2、实验演示,播放视频。3、动手操作把几支点燃的线香固定在橡皮泥上,
9、放入透明的玻璃容器内,盖上盖子。(或者把透明的玻璃器皿倒扣在线香上面)待充满烟雾后,打开激光笔,并使光束从各个方向射入玻璃容器,观察光束在烟雾中传播的现象。4、温馨提示不能用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眼睛。点燃线香的方法要正确:先划着火柴,一手拿着点燃的火柴棍,一手倒着拿几只线香靠近火焰。线香不要有明火。火柴棍熄灭后放到玻璃器皿中,不要乱扔,注意用火安全。5、实验现象光线轻微跳动在光线较强的情况下,能过看到一条光束6、凭什么判断光束是直线的?明确:借助玻璃器皿边缘或直尺进行比对,光束是直线。(三)实验2:利用光束在小孔中行进证明光线沿直线传播1、实验材料硬卡纸和剪刀、手电筒、铁夹等2、实验演示,播放视
10、频。3、动手操作剪三张同样大小的硬卡纸,在每张硬卡纸中间挖个小孔。用小铁夹(或橡皮泥)固定硬卡纸,使它们保持直立。左右移动硬卡纸,观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4、温馨提示三张硬卡纸应该形状、大小一样,小孔的位置应该相同。硬卡纸竖立时要保持与桌面垂直。在黑暗的环境中操作,手电筒是唯一的光源。顺着箭头指示的方向看。5、实验现象当硬卡纸上的小孔处在一条直线时,可以看见手电筒发出的光。只要移动其中的一张,就看不见手电筒发出的光。6、从以上两个实验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明确: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7、随堂练习: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现象,选择正确答案。做活动手册第1题。8、思考他们排整齐了吗?你是
11、如何判断的?展示图片。明确:在不能低头或仰头的要求下,只要能够向左(或向右)看到相邻人员的腮部,且看不到其后边的人,排就站整齐了。其原理是光着直线传播。二、小孔成像1、阅读资料,思考:什么是小孔成像?它是怎么形成的?明确:光从 门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 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它的原理就是光沿直线传播。2、设计实验两千年前的墨子发现了“小孔成像”现象,今天我们能否通过实验验证墨子的伟大发现?(1)实验材料玻璃器皿半透明塑料膜纸杯橡皮筋蜡烛(2)实验演示,播放视频。(3)动手操作将塑料膜蒙在纸杯口上,用橡皮筋扎牢 用笔尖在纸杯底部扎一个小孔将纸杯底部的小孔对着点燃
12、的蜡烛,慢慢调整纸杯与蜡烛之间的距离,直到能看到清晰的像为止(4)注意事项在纸杯底部扎出的小孔的直径要小于 3 毫米。注意蜡烛和纸杯的高度,使蜡烛火焰、小孔和纸杯塑料膜中心大致在一条直线上。蜡烛和小孔的距离不宜过大。仔细调整蜡烛或纸杯的位置,可以在塑料膜上看到蜡烛火焰倒立的像。(5)随堂练习:分别从蜡烛火焰顶端A 和底端B 画直线至小孔,解释小孔成像为什么是倒立的。引导学生做活动手册。解释: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烛焰上部发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照在塑料膜的下部,烛焰下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照在塑料膜的上部,所以在塑料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6)实验结论:小孔成像是光直线传播的原理。三、作业布置为什么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与色彩 小学 科学 苏教版五 年级 上册 第一 单元 色彩 教案 2021 新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