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1 -人名称谓.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文化常识1 -人名称谓.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常识1 -人名称谓.ppt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古代文化常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一体四层四翼,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立德树人,注重核心价值观考查,贯彻全面发展的时代理念; 古今融通,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聚焦能力,注重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提升; 创设情境,凸显考查“四性”(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创新性)。,素养立意:2016年以来高考语文命题走势,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古代文化常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追无尽景,始是登
2、高人,(2015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解析】D.“太子”专指已确定继承皇位或帝位的帝王的儿子。(2015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
3、如武帝、哀帝、炀帝。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解析】C项错在“长子继承”,应为“嫡长子继承”。,高考指津,D,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2016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
4、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解析】“有司”是官吏的通称,可译为“有关官员”,例如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言“召有司案图”。(2016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解析】移疾是指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不一定是受到权臣诋毁。,高
5、考指津,C,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2016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解析】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宴飨、科举等,掌管土地、户籍的是户部。(2017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
6、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解析】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血亲是基于血统关系的亲属。二者性质完全不同。,高考指津,A,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2017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
7、实的取证工作。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解析】“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错误。考通“拷”,是“拷问”之意。(2017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解析】
8、“近侍”的官职未必就高,对帝王的影响也不一定大。,高考指津,B,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2018卷)下列对文中划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作为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C.“践阼”原指踏入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解析】践祚: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无“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之意。 (2018卷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B. 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C. 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D.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解析】“京师”两个字分开,“师”没有“国都”的意思。,高考指津,C,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2018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
10、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B.“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解析】“尹”会意字,左边一撇表示笔,右边是“又”(手),象手拿笔,以表示治事;本义为治理,是官的通称。“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京兆尹”为古代京师的地方长官。都不是“知府”的简称。(2019卷I)下列对文中划横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
11、远。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解析】“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而且汉代董仲舒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知影响最深远的三家应该是“儒、法、道”而非“农”。,高考指津,C,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2019卷)下列对文中划横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
12、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解析】“汤武”指的是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易革中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汤武革命是指商汤与周武王以武力推翻前朝的革命。商汤王起兵打败夏桀王于鸣条之野,一举灭夏。商纣王时的牧野之战,武王伐纣成功。后人把夏商周之间的两场革命称为汤武革命。故选B。(2019卷)下列对文中划横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
13、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解析】三晋指春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故选C。,高考指津,B,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高考指津,红色为设误选项为多次(2次及以上)考查内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高考指津,红色为设误选项;为多次(2次及以上)考查内容,(一)学校与科举(二)山川与地理(三)天文与历法 (四)政区与官职(五)节日与习俗(六)宗法与祭祀(七)礼仪与风俗(八)人名与称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新高考语文押题 高中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考语文新题型 语文模拟试卷 高考作文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