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3 植树的牧羊人 教案教学目标 1.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主题。2.培养热爱大自然,以及充满自信并持之以恒的做事精神。教学重难点1.植树人的精神品质;2.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课前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但假如每一代人都想着后一代人去栽树,何时才有树可乘凉呢?沙漠里想一下子长出大树的想法只能说是痴人说梦,而唯一的结果只能是被活活晒死!所以做人,要具有奉献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位植树的牧羊人。 2、 作者作品(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让乔诺(1895-1970),法国作家、
2、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当过步兵,遭受了严重的精神创伤,由此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代表作有屋顶上的轻骑兵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和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等。3、 写作背景本文原是让乔诺因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平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个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后来,美国Vogue杂志发表了这篇文章。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四、检查字词(初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慷慨( kn ki ) 水渠( q ) 干涸( h ) 溜达( li ) 山毛榉( j )
3、废墟( x ) 坍塌( tn ) 琢磨( zhu mo ) 酬劳( chu )2.解释下面的词语。慷慨:大方,不吝啬。干涸:干枯,没有水。坍塌: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毛,地面上的植物,多指庄稼。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五、层次结构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交代一个好人应该具备的品德,引出下文。第二部分(2-20):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我”与牧羊人的三次相见及高原上的变化。第三部分(21):赞颂了牧羊人的崇高精神,表达了“我”对他的崇敬之情。六、全文分析(教师提问,学生思考作答)1.作者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有什么含义?明确:在英文中,“牧羊
4、人”还是基督耶酥的意思。文中的牧羊人日复一日的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作者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饱含赞美之情。2.文章首段的写法有何好处?明确:用“慷溉无私,不图回报”“难得的好人”对下文岀现的牧羊人这一人物形象进行高度的概括,引出下文内容。3.第2段描绘了阿尔卑斯山地怎样的环境特征?有什么作用?明确:第2段通过描写山地的海拔、野生的薰衣草、废弃的村庄、干涸的泉眼、干早的土地、荒废的房屋、坍塌的钟楼等,表现了阿尔卑斯山地环境的恶劣,衬托出牧羊人在这里生活的艰难,与下文这里几十年后美丽、充满机的景色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牧羊人的伟大。4.第5段侧重于哪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中考语文资料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