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成因—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训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自然灾害的成因—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的成因—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训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灭第一节自然灾害的成因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训练一、单选题(共18题)1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据报道,在海啸来临前的某海滩上,一个英国小女孩根据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发现了海啸前兆,劝父母和其他人离开了海滩,使数百人免于灾难。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浪,其波长可达数百千米,浪高达数十米。海啸来临时,必然伴随的现象是( )海面突然上升和下降 海水变浑浊,发出异味和异常声音 狂风 大雨或暴雨ABCD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和泥石流B台风与干旱C洪涝与干旱D台风与寒潮3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A致灾因子强度B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C
2、孕灾环境大小D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4下列各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中,可能主要由人为原因诱发的是()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环境污染、森林毁坏火山爆发、台风ABCD5下图为我国洪灾危险程度区划图,以下因素中与洪灾危险程度关系最密切的是( )A降水强度和降水量多少 B地势高低 C城市化水平D植被覆盖率6关于洪水和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A洪水必然造成洪灾B洪灾仅指物质、人员方面的损失C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D洪水发生在任何地区都会形成洪灾7若冬季冷锋快速南下,则我国大部分地区常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是A寒潮B台风C干旱D洪涝8在我国,最为常见、危害范围较广的自然灾害是
3、A旱涝B地震C台风D寒潮9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下面所示的灾害链中,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泥石流洪涝灾害B旱灾森林火灾滑坡C寒潮荒漠化虫灾D地震海啸洪水10亚洲的孟加拉国是全球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患的原因有( )。地势低平 位于赤道上,全年多雨 热带气旋频频侵袭 春季积雪大量融化 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ABCD11读下图,分析可知马来西亚 ()A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多旱涝灾害B地处热带,易形成热带气旋C降水多,易诱发滑坡、泥石流D纬度低,常受到锋面系统的影响12导致森林病虫害多发的人为原因是( )A森林树种丰富B单一的人工林太多C森林的抗病虫害能力差D原始森林面积大13下列地理
4、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C1976年唐山大地震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14读醉林示意图,推测导致醉林现象发生的地理现象是()A崩塌B滑坡C水土流失D地震15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洪水干旱台风泥石流寒潮ABCD16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其中影响地区最广、受灾人口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是A旱涝灾害B地震灾害C台风灾害D蝗虫灾害17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B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C自然灾害不
5、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D自然灾害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18在下图所示的某山区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及成因中,依次是( )A地震地壳活跃多暴雨滑坡植被破坏岩石破碎B地壳活跃岩石破碎地震多暴雨植被破坏滑坡C地壳活跃多暴雨地震岩石破碎滑坡植被破坏D地震地壳活跃多暴雨滑坡岩石破碎植被破坏二、综合题(共4题)19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材料二 截至28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 463人遇难,失踪30
6、2人,受伤住院人数72人,舟曲县内三分之二被水淹,300余户村庄被掩埋,周边多处路段交通阻断。材料三 涌进县城的泥浆(1)根据材料一、二、三的描述,此次泥石流是否为自然灾害?为什么?(2)材料二、三中分别体现了此次泥石流造成的哪些方面的影响?其还有可能造成哪些方面的影响?(3)我们可采取哪些方面的措施降低其影响?20读图回答问题。2019年8月13日6时31分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6度,东经104.87度)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下图为“四川长宁6.0级地震烈度图”。(1)此次地震,理论上长宁居民感觉到()A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C只左右摇晃 D
7、只上下颠簸(2)此次长宁地震的地震波传到古登堡界面时()A横波速度突然增加 B纵波速度突然增加C横波突然消失 D纵波突然消失(3)此次长宁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哪个圈层?该圈层主要特点有哪些?(4)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我们要了解四川地区地球内部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请你说出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及其原理。21(自然灾害与防治)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22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沙砾岩等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
8、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下图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2)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 参考答案1A【详解】本题考查自然灾害。抓住关键句子“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浪”,波浪具有不稳定性,虽然势力强大,但是不会影响大气运动。故错误。答案选A。2C【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灾害。【详解】由于我国受季风气候影响广泛,故旱涝灾害是影响我国最大的自然灾害。3B【详解】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环境破坏等,B正确。故选B。4B【分析】该题难
9、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人为原因诱发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的认知与分析能力。【详解】滑坡、泥石流发生于山地地区,山地岩石本身的不稳定性,山地地区洪水的多发性是该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人类不恰当的活动可能加剧滑坡、泥石流的发生,不符合题意,可排除A、D项。火山爆发、台风完全是自然原因导致的自然异变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项错误,可排除C项。故B为符合题意的选项。5A【解析】试题分析:因洪灾的形成是因降水强度大、降水量多,所以洪灾危害程度受降水强度大小和降水量多少影响最大;而地势高低和植被覆盖率不是洪水形成的必要条件;城市化水平高低对洪水危害更小。故选A。考点:水文灾害6C【分析】本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考地理资料 高中地理专题 新教材地理资料 高中地理课件 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设计 高考地理专题 高中地理试卷 高考地理解题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