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pptx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ppt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第28讲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考纲再现,1、种群的特征()2、种群的数量变化()3、实验:探究培养液在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1、构建种群特征的概念模型,理解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2、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了灵活运用。3、构建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型并进行比较,总结出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分析各曲线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特别是“S”型曲线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如K值和K/2的应用,对人类有害、有利动物种群数量的控制等。4、掌握实验的原理、步骤、计数方法、注意事项,会分析酵母菌数量变化的原因。可与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一起考查。,考纲解读,考点一、种群的特征,1、数量特征
2、,(一)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二)出生率、死亡率(三)迁入率、迁出率(四)年龄组成(五)性别比例,样方法,黑光灯诱捕法,标志重捕法,2、空间特征,均匀 随机 集群,下列是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不宜采用的是( ),A、灰喜鹊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B、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C、野兔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D,(13年全国I)5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
3、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C,(2015年全国I)31.(10分)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种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考生物资料 高中生物专题 新教材生物资料 高中生物课件 高中生物学案 新人教版生物资料 高中生物精品 高中生物试卷 高考生物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